黄淮网 “王书记的办公室是个‘便利店’,要问店里卖什么?全是方便面......”
在徐州经开区徐庄镇王楼村广泛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段子里提到的“王书记”正是王楼村党支部书记王鹏飞,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王鹏飞几乎将家搬进了村部,饿了,泡面充饥,累了,伏案而憩。这是自疫情发生以来,王鹏飞书记的真实写照。
自防疫工作开展以来,王鹏飞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紧急调配物资,部署动员,号召广大党员干部投身抗疫。多少个日夜,他坚守在村,冲锋在疫情防控最前沿、战斗在攻坚克难第一线,筑牢红色战斗堡垒,向疫情“宣战”,尽显责任担当。
“疫”无反顾,冲锋一线
疫情就是命令。在全民抗疫的紧要关头,王鹏飞带领全体党员干部、村组干部迅速反应,在全村主要进出通道建立四个疫情防控卡口,以“我是党员让我上 织密疫情防控红色网”为主题号召基层党员积极参与防疫工作,组建了一支10人党员志愿者队伍,24小时值班,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晓娇,你家远,家里还有孩子要照顾,你先走,我替你值班!”“老张,你年纪大,夜班我来留守。”这是疫情防控期间他说的最多的话。在防疫关建期,他最多时候熬了十来天的夜班,白天还要带着疲惫的身体部署当天的安排以及处理其他事物,本就不胖的他,那段时间瘦了十来斤。
守住家门的同时,他用好宣传抓手引领科学防控。充分利用乡村“大喇叭”、广播、流动音箱、微信群等宣讲疫情防控知识,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及时澄清不实传言。印制疫情防控宣传画册、横幅、宣传单等1千余份,让群众知晓疫情、科学防疫,为全村营造了浓厚战“疫”氛围。他冲锋在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员率先垂范,实现了党旗所指即为党员冲锋的方向。
闻令而动,精锐出击
在接到连续进行多轮核酸检测任务后,王鹏飞立即建立起由青年志愿者为主力组成的服务队伍,进入到核酸检测紧急状态。他一遍一遍反复斟酌,从扫码、测温、信息统计,一米线布置、信息录入、核酸检测,再到样本转运、现场消杀、废弃物转运等每一个细节,他都亲自与工作人员对接,确保万无一失。
每一轮核酸检测下来,他都要带着村组人员对当天的工作复盘,他创新实施“分段分片分群体”检测办法,受检群众由原来的“整体来”变为按照时间节点和组别的“有序来”。在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中,他发现在信息登记环节非常浪费时间,群众有时因等候时间久产生不良情绪意,于是他创新工作方式,建立以家庭为单位,按照门牌号划分采集单元,这样在信息登记环节,只需通过一个门牌号便可登记整户人,大大缩短了登记时间,村民们对次也连连称赞。也正是他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让核酸检测工作由原来的“无经验”变为现在的“无烦恼”。
卯足劲头,全力以“复”
为确保分区分类精准防控有序恢复生产秩序,王鹏飞坚持把疫情防控当做头等大事来抓,把复工复产当做当务之急全力推进,他调动全体党员积极性,在抗击疫情中展现着“党员担当”,在促进经济复苏中贡献着“党员力量”。
他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利用党员中心户向外辐射,为老人孩子注册“反向健康码”,让出行无忧;为商店等场所注册企业“场所码”,筑牢安全防线;设置核酸检测点,使复工复产人员在家门口就能实现便捷、高效的服务,既让疫情防控有保障,又让企业复工人员有希望,实现防疫、复工双重保障。
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真情。王鹏飞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底色,阐释为民情怀的深刻内涵,更加有力的筑牢村级疫情防控严密防线。
文、图/由徐州经开区徐庄镇人民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