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社会 > 正文

守护健康 初心照亮从医路

 黄淮网 我叫赵文刚,男,1950年12月25日出生,从小我就对医学感兴趣,但是家境贫寒,再加上父亲身体不好,于是初中毕业我就在家照顾父亲,但是我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没事的时候我会看医术。直到1976年,王楼村党支部书记找到我,说村里卫生室缺人,想请我帮忙,我当时啥也没想就答应了。

 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保障好乡亲父老的健康,是我一生的追求。就这样我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用于实践当中,到1978年,县医疗队举办培训,村里派我参加,我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把全部心思投入进去了,一天恨不得24小时学习,最终黄天不负有心人,考试顺利通过,后参加赤脚医生考试,当时报名的60多人,最后考上的仅有5人,我就是其中之一。

 “赤脚医生啊向阳花,贫下中农人人夸。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啊,一颗红心。暖千家,暖千家……出诊愿踏千层岭,采药愿找万丈崖……”这是老电影《红雨》的插曲《赤脚医生之歌》,由歌唱家郭兰英原唱,曾经脍炙人口。虽然没有洁白的工作服,常常两脚泥巴,一身粗布衣裳,却有一颗最真最纯最热的为人民服务之心。

 那个时候当医生不比现在,当时医疗条件特别差,村民预防意识差,所以经常有人头疼脑热的,当时因为经济条件差,来看病的都是穷人,我经常于心不忍,自己垫付药费,这样引起妻子诸多不满,本就收入微薄,还要自己贴钱,妻子经常埋怨。但是都是邻里乡亲,我实在不忍心看着他们因为费用而不看病。

 我记得村里有个孩子,父亲去世早,母亲拉扯着兄妹三人长大很不容易,一天,他母亲抱着他慌慌张张的找到我,说孩子嘴吐白沫,发高烧,让我给看看,我当时就判断孩子是高烧炎症,当时对孩子进行医学处理,可是他母亲不放心,请求我夜里看着孩子,医者父母心,我在他家足足逗留了三晚,孩子高烧退去,我才退去。这样的事情在当时很常见。所以大家对我很尊重,十里八乡的都来找我,越是这样,我更得越用心的对待他们。

 当时我们不是专职的,还需要参加生产队的劳动。但是不管多忙,我都会坚持读书,当时光是笔记本就记了满满十几本! 农村,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很多人不注重预防,这些年来,我除了坚持治病救人,还坚持对村民普及灌输健康知识,让村民对身体健康重视起来,注重平时的健康保养,从而提高乡村的健康水平。

 沧海桑田,“赤脚医生”虽然已退出历史舞台,但我希望自己以及所有救死扶伤的人那“一颗最真最纯最热的为人民服务之心”永远不会消退。30余年的真诚奉献,30余年的责任担当,我仍然坚守初心使命,在乡村一隅,我还是会无偿帮助村民看病,奋战在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一线。

文、图/由徐州经开区徐庄镇人民政府提供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shehui/2022-05-09/453690.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