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的扬帆远航,离不开掌舵者;民族的复兴征程,更需要领路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情深似海、厚望如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4次亲临山东视察,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山东发展把脉定向、掌舵领航。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勇担使命、砥砺奋进,山东迎来了发展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十年。9月5日起,大众日报推出“领航中国·调研山东看变化”大型全媒体主题报道,展现山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生动实践,激励全省党员干部群众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今天刊发第二组报道《用心用情绘就温暖民生底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牢记总书记嘱托扎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用心用情绘就温暖民生底色
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
行走在齐鲁大地,一张张笑脸令人印象深刻。幸福写在脸上,好日子甜在心里。有的刚搬进黄河滩区迁建的新家,有的完成了一笔异地就医联网结算,有的不出社区就享受到了专业养老服务……百姓可感可知的实惠背后,是一项项惠民举措接连出台,是一个个民生项目落地开花。
“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4次到山东考察调研,对山东人民深情似海,对山东民生工作牵挂在怀。
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十年来,山东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与全国一样,新时代十年是山东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十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民生福祉大幅增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251.6万省标以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0万滩区居民实现了“安居梦”。社会保障扩面提标,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全面进步。平安山东建设深入推进,治理效能显著提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增收入兜底线,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去年,我成功竞聘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技能大师,和胜利油田副总工程师享受同等薪酬待遇。这些年真切感受到,技能人才的工作环境、社会地位得到很大提升。”近日,在石油采油岗位奋斗29年的孟向明告诉记者,牢牢端稳“饭碗”,靠的是日益精进的技术,这离不开社会、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重视与关注。作为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重要举措,山东通过实施“技能兴鲁”战略,推动就业优先与技能提升协同发展。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十年来,山东突出就业优先,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大力实施“创业齐鲁·乐业山东”行动,每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持续保持在110万人以上。
在东明县长兴集乡8号村台的新房内,说起搬家后的生活,60岁的刘士伟笑得合不拢嘴。“前年年底从老村搬来,去年俺到社区附近工厂打工,挣了一套新家具,今年又挣了辆电动三轮车,是一年一个样儿。”离开滩区、住上楼房、到工厂做工,这样的日子刘士伟以前不敢想。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黄河滩区迁建问题,2021年在山东考察时指出,“要扎实做好安居富民工作”“确保人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山东针对深度贫困地区发力,紧盯“黄河滩”、聚焦“沂蒙山”、锁定“老病残”,拿出真招实招硬招、下足绣花功夫攻坚克难,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自2017年全面启动黄河滩区迁建工程,在规划安置新社区时,同步布局适宜产业,拓宽就业渠道,全力解决滩区群众就业发展的长久生计问题。
为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山东不断健全社会救助制度体系,稳步提升社会救助标准。“做大‘蛋糕’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社会保障是关键性制度安排。山东在扩大就业促增收的同时,多措并举加快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扩面提标。”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立雄说。
促均衡优品质,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整洁敞亮的教室里,不时传出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科学实验区,大班孩子认真观看载人飞船发射视频;美术手工区,中班孩子在画白鹭湾,前一天班级活动刚去那里游玩……这一幕,让日照市五莲县潮河镇小庄村幼儿园园长厉宁特别感慨。和十年前她来时相比,幼儿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山东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托幼等民生领域入手,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多元扩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民生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十年来,我省新建改扩建中小学4290所、幼儿园2.3万所。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实现“零证明”“零跑腿”“一网通办”。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大幅提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说起这些年照料瘫痪母亲的经历,家住青岛市市北区合肥路街道的曹蓉感触很深:从和弟弟轮流照顾母亲,到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上门助洁助浴,再到签约家庭病床,自己身上的担子越来越轻,母亲享受的服务越来越好。
山东是老年人口大省,十年来坚持强化政策引导,激发市场活力,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全省各类养老服务床位达66万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从无到有,“物业+养老”“互联网+养老”等新兴业态持续涌现。
为让群众享受更优质便捷服务,山东还通过信息化手段,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391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接入“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居民身份证电子证照申领等五类户籍业务“全程网办”。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孙来斌介绍,“十四五”期间,山东将力求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全面提质扩容,高品质多样化生活服务加快发展。
完善长效机制,让民生保障扎实有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大胆探索创新,构建起多层次民生保障体制机制,坚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各项民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自2019年新春伊始,省委、省政府每年专门出台文件,部署重点民生实事,既有“路线图”,又有“时间表”;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民生支出占比连续多年稳定在80%左右。
社会治理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尤其是基层社会治理,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做好创新社会治理这篇大文章,十年来,山东积极探索形成了“网格化+综治中心+智能化”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如今,省市县乡四级综治中心实体化建成率达100%,全省配备专兼职网格员17.7万人,4.4万个城市社区网格设立了党支部(党小组)。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改善才有不竭动力。山东秉持“抓民生也是抓发展”理念,一方面持续推进棚户区改造、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建设等重大民生工程,一方面以基础设施“七网”建设等为牵引,全面改善城乡基础设施水平,实现增进民生福祉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为人民谋幸福,是念兹在兹的不变初心,更是接续奋斗的永恒坐标。“走在前、开新局”,山东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在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路上,续写增进人民福祉新篇章。(齐静 刘一颖)
专家谈:山东民生举措务实高效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采取了很多务实高效举措,十年民生答卷格外亮眼。
发展是最大的民生。过去十年,山东经济不仅实现了较快增长,质量效益也不断提高,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251.6万省标以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就业是民生之本,山东城镇新增就业连年超过110万人。教育是民生之基,山东教育资源得到更公平配置。医疗是民生之需,除了推进医疗资源分配均等化,山东不断加大医疗保障水平。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有序有力推进各项防控政策,确保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社保是民生之依,山东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60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八连涨”。环境是民生之要,通过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四减四增”等措施,山东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在新起点上做好民生工作,要牢记总书记嘱托,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大投入、完善制度、优化流程、注重实效,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优美的环境。(作者:王金胜 单位: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