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全市上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视察江苏、视察徐州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遵循贯彻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坚定实施“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发展战略,开拓进取、砥砺前行、铿锵奋进,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十年间,全市经济总量翻番、产业发展壮大、生态环境改善、民生品质提高、综合实力跃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扎实推进现代化建设,十年来,呈现出一个“强富美高”新徐州。
一:十年奋进初心不改, 坚持以“强富美高”为发展目标,绘就新徐州壮丽图景。
“经济强”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十八大以来,徐州市深刻认识、准确把握、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心和决心,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综合实力持续跃升。十年间,徐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000亿元、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500亿元,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转变。经济总量实现翻番。徐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于2015年、2017年和2019年分别突破5000亿元、6000亿元和7000亿元大关,2021年跃上8000亿元新台阶、达到8117.44亿元,跃居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第28位、较2012年提升了4位。按可比价计算,2021年经济总量较2012年翻了近一番,年均增长7.7%、快于全省0.3个百分点。财政实力、金融市场规模同步扩大,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12年的366.76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537.31亿元,年均增长4.3%。202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9914.81亿元和8128.51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2.8%和16.6%。
产业结构加快调优。十年来,徐州市坚持高位推进传统老工业城市振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双重任务,持续推进“6+4”现代工业、“6+3”现代服务业、“483”现代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11.1:47.8:41.1优化调整为2021年的9.2:41.6:49.3。特别是“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取得显著成效,先进制造业成为经济发展重要引擎,徐州市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到29.9%,跃升至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24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7.1%、较2012年提高13.3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7.3%、较2015年提高25.8个百分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明显,徐工汉云成为全省唯一获工信部批准的国家级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综合业务排名位居全国第三。服务业经济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继续提升,服务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1656.01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3998.08亿元,年均增长8.9%,快于GDP增速1.2个百分点。农业经济基础夯实,202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297.36亿元、粮食总产量501.79万吨、农业机械总动力788.92万千瓦,分别较2012年年均增长6.9%、0.7%和2.8%;全市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分别达到9家、83家和249家,分别比2012年增加了4家、31家和54家。
“百姓富” 生活品质达到新高度
十八大以来,徐州市深入践行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办好民生实事,增进民生福祉,高质量发展成果得到充分共享。居民收入不断攀升。伴随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张,全市人均GDP先后于2013年、2015年、2017年、2020年连跨四个万元台阶,2021年达到89634元,较2012年翻了近一番,年均增长7.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217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20112元增加至40842元,年均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0280元增加至23694元,年均增长9.7%。城乡收入比由2012年的1.96缩小至2021年的1.72。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96581元,是2012年的2.2倍,年均增长9.1%。全市住户存款达到4988.57亿元,是2012年的2.8倍,年均增长12.0%。生活质量明显改善。2021年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278元,其中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24146元和16723元,较2012年年均分别增长7.8%和9.5%。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由2013年的30.9%和32.1%下降至2021年的29.1%和30.1%。2021年末,城镇、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为51.34平方米和64平方米,较2012年分别增加16.33平方米和19.5平方米。每百户居民家庭中拥有家用汽车37.2辆、洗衣机105台、电冰箱101.3台、移动电话256.8部、计算机51.2台,均较2012年大幅增多。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全市62.78万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269个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两个省级重点帮扶县全部摘帽。
“环境美” 生态修复展现新作为
十八大以来,徐州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聚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绿色发展底色更加亮丽。空气更清新。2021年,全市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9.2%、较2015年提升16个百分点,PM2.5年均浓度下降至42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35.4%。水体更洁净。扎实推进“河(湖)长制”和“断面长制”,2021年44个国省考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达86.4%、较2016年提高7个百分点,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质断面。全市城镇污水处理能力达147.38万吨/天,较2012年提高53.2%,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6%、提高3.5个百分点。土壤更安全。自2016年以来累计治理采煤塌陷地6.72万亩、采石宕口40个,自然湿地保护率由2012年的25.4%提高至2021年的66.3%。
城市更具吸引力。2021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197.7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31.93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1.9倍和2倍。全市国家A级旅游景区达到60家,省级旅游度假区4家;云龙湖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贾汪创建成为首批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社会文明程度高” 城市底蕴得到新提升
十八大以来,徐州市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文化润泽文明、道德涵养文明、治理保障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养、社会文明程度同步提升,人文徐州的时代底蕴愈加醇厚。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建设,2017年和2020年,徐州两次以较好成绩摘得全国文明城市桂冠。积极制定以“十大行动”为引领的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全市社会文明程度测评指数从2015年首次发布的77.52提高到2021年的89.55,年均提高2.0。
人人参与,营造浓厚新时代文明氛围。2021年,全市居民综合阅读率达到73.73%。拥有公办文化馆(站)177家、公共图书馆为12家,较2012年分别增加20家和4家;“三馆一站”覆盖率、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率和基层公共数字文化覆盖率分别为138%、100%和93%。人均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由2012年的0.074平方米增加到2021年的0.32平方米。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8%,较2012年提高0.5个百分点。
二:十年奋进笃行不怠, 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发展指引,打造全面开放新格局。
坚持以“创新”理念激发发展动力
十八大以来,徐州市坚持把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作为经济结构深度调整、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驱动因素,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完善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创新主体加快集聚,经济创新活力显著增强。创新投入持续增长。2021年,全市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8%、较2012年提高0.19个百分点,科技相关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2.5%。拥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14个、省级以上孵化器60个,省级以上众创空间81个。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通过国家创新型城市验收,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一城一谷一区一院”集聚效应凸显,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正式挂牌成立,“高端工程机械及核心零部件”、“细胞治疗药物”等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建设,江苏师范大学科技园、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科技园分别获批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科技园。
创新创造活力迸发。2021年,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2%,较2012年提升9.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1172家,是2012年的7.4倍。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4564件、是2012年的9.9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2.81件、是2012年的17.7倍;中国(徐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成并正式运行,成为全国第25家、全省第4家建成并运营保护中心的城市,专利授权周期大幅缩减至50天以内。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05.67亿元、较2016年增加81.48亿元、年均增长34.3%,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30%。科技人才加速集聚。2021年末,全市新引进“诺奖”、两院院士及外籍院士等领军人才9人,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等领军人才11人、专门人才5159名;入选省“双创计划”人才45人、科技类双创团队5个,引进国际高端人才(团队)29个,引才聚才取得显著成效。
坚持以“协调”理念提升发展能级
十八大以来,徐州市充分发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要综合性交通枢纽、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优势,抓实“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机遇,深化与中心区城市产业合作,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切实增强城市吸引力、凝聚力、辐射力。中心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徐州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稳居淮海经济区首位,2021年占淮海经济区10市总量的比重达到21.1%、较2012年提高0.2个百分点,中心城市首位度显著提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均居区域首位,增速保持区域领先。区域协同互联,建立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积极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工作等纳入国家重大规划;产业发展互进,宿(州)徐(州)现代产业园、萧县泉山工业园、淮北市段园(徐州)产业园区等省际毗邻地区产业合作示范区陆续成立;城市建设互通,2021年,开通7条城际毗邻公交线路,10市公积金实现互认互贷,环微山湖9个县域协同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健全、基础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质和承载力不断提升。2021年,徐州城镇化率达66.2%,较2012年提高10.9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012年的253.0平方公里扩大为2021年的289.64平方公里,增长14.5%。轨道交通1、2、3号线先后建成通车。县域综合实力稳步提高。徐州始终坚定不移扩大县域经济规模,激发产业园区经济发展活力,打造特色鲜明、极具竞争力的经济板块。2021年,全市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为4029.87亿元,占全市的比重为49.6%,较2012年提高3.5个百分点。县域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占全市的比重分别提高到40.5%、53.9%、53.9%和41.3%。邳州、沛县上榜全国百强县。2021年,全市拥有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和高新区17家,国家级2家、省级15家,数量居全省第3位。
坚持以“绿色”理念提高发展效率
十八大以来,徐州市始终坚持绿色发展与生态保护两端发力,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由2012年的77.24%下降到2021年的58.3%;单位GDP水耗由2012年的94.36立方米/万元下降至2021年的48.36立方米/万元,年均下降7.2%。同时,洁净、绿色、环保的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壮大,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中新能源产业企业数量达到102家,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8万辆;规上风电、太阳能企业风力发电量21.9亿千瓦时、太阳能发电6.3亿千瓦时,均较往年大幅提升。聚力推进城市绿化工程。2021年,全市完成绿化造林11.08万亩,森林覆盖面积349.6千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7.8%。园林绿地面积达到17749公顷,较2012年增长22.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2012年的42.2%提高至43.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7.8平方米,较2012年增加1.7平方米。“无废城市”试点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四分类工作,生活垃圾“全量焚烧”和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通过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试点城市验收。拥有3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潘安湖湿地公园先后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入选江苏省美丽宜居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沛县、贾汪分别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徐州市“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城市名片更加靓丽。
坚持以“开放”理念拓展发展领域
十八大以来,徐州市全力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全力构建“宽领域、多层次、高水平、全方位、立体化”的平台体系,全市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内外联动”步伐明显加快。2021年,全市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194.17亿美元,较2012年增长133.2%、年均增长9.9%;一般贸易进出口额达到997.56亿元,占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比重提高到79.5%。全市进出口总额相对于GDP比重由2012年的13.0%提升至15.5%,经济外向型程度显著提高。中欧班列自2015年开通后成为开行频次高、开行线路优、稳定高效的国际物流通道,2021年开行411列、同比增长35.2%,累计开行超过千列、达到1020列;吞吐量33768标箱、完成贸易额5亿美元,分别是2016年的50.3倍和27.8倍。2021年,全市实际使用外资达到24.23亿美元,较2012年增长42.5%、年均增长4.0%;战略新兴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由2012年的42.2%提高到67.5%;全市10家外资企业纳入国家重点外资项目库。境外投资合作实现新突破,“走出去”步伐持续加快,全市新备案对外投资项目22个,累计设立境外投资项目95个,并购海外企业11家,协议投资2.2亿美元,徐工集团、上达电子等重点企业向巴西、印度等地投资超1亿美元。淮海国际跨境电商产业园等5家园区获评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淮海国际博览中心一期运营,淮海国际陆港重点基建项目加快推进,连续4年成功举办中国(徐州)国际服务外包合作大会,成功获批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坚持以“共享”理念引领发展方向
十八大以来,徐州市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发展为民,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谋求共享发展,全力推动民生改善提档,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可靠、医疗卫生服务持续完善、教育惠民水平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日益完善,基本建成覆盖全市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2021年,全市公共服务支出达619.3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61.7%,较2012年提升7.2个百分点。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51.91万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58.48万人,参保率分别达到98.1%和98.5%、较2012年分别提高1.6个和2.7个百分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托底作用全面发挥,全市城乡低保月标准在2012年370元和230元的基础上,2019年实现一体化达610元,2021年提至670元。医疗资源配置持续优化,公共医疗服务能力和居民健康显著提升。2021年末,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4580家,其中三级医院24家、较2012增加8家。全市卫生机构床位数、卫生机构人员分别达6.12万张、9.40万人,分别较2012年年均增长5.3%和7.9%;每千人口医院病床位数、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分别为6.8张、3.2人,较2012年分别增长8.7%和8.9%。持续拓展异地就医覆盖面,异地就医住院覆盖全国,跨省门诊覆盖率已达全国30个省份,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率达88.8%。人口健康状况普遍改善,全市平均预期寿命为79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6%、较2012年提升13.4个百分点。教育事业繁荣发展,全民健身蓬勃向上。全市共有各类学校1291所(不含幼儿园)、各类专任教师11万人、在校生182万人,分别较2012年增长6.1%、29.9%和40.0%,年均增长0.7%、3.0%和3.8%。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0.75年,较2010年提高1.26年;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人数增加到12969人,较2010年增长6.5%。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全市有体育场地31169个、社会足球场地186片、健身步道5005.07公里、全民健身路径7518套,较2013年分别增长2.3倍、17.6倍、12.3倍和1.6倍,城市社区“十分钟”体育健身圈、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现全覆盖。
党的十八大以来,勤劳智慧的徐州人民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用拼搏奋斗书写了壮丽的“徐州故事”、展现了宝贵的“徐州经验”。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党的二十大即将隆重召开,站在新的历史节点、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勇于“挑重担、扛重责”是徐州的坚定回答,也将为徐州“把舵定航”,锚定目标破浪前行,驶向更加壮阔的远方,1000多万徐州人民将继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拥抱新时代、展现新气象,继续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徐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徐州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