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徐州日报记者 吴云 蔡洁 孟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告别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劣V类” 讲述人: 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处长朱增娣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水环境治理提出了明确要求:“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给我们指明了方向,鼓舞了士气。 从“十二五”到“十四五”,我市国家、省级考核断面从9个扩展到44个,基本覆盖了我市所有跨境及主要河网体系。截至2022年9月,全市44个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为88.6%,较2013年上升10.6%;全市全面消除劣V类断面。其中奎河黄桥断面水质均值已达到Ⅳ类水质标准,氨氮指标年度均值为0.77mg/L,较2013年下降了69.8%。 非凡十年,我们扎实推进流域治理,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将河道、湖泊环境综合整治和管理工作纳入地区、部门年度目标考核,严格落实奖惩制度和“一票否决”制度,确保整治成效持续巩固。 打好水源地保护攻坚战。构建微山湖、骆马湖双源保障体系,全市生活用水实现由地表水全面取代地下水,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且连续二十年环境安全无事故。 做好南水北调水污染防治。全市1233条大小河道全面实行市、县、镇三级“河长制”;实施水体生态环境保护“清岸”专项行动,制定30条主次河道水污染防治“一河一策”。对全市南水北调涉及的82条主、支河流进行综合治理,关停整治工业污染源100家,取缔整治港口码头299个。 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已全面完成整治36条,完成县级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任务15条,市区建成区已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加快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推动产业绿色转型,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继续为徐州人民打造“清水河” 讲述人: 奎河综合整治工程一线工人李胜杰 我叫李胜杰,来自安徽省宿州市,是奎河综合整治工程(苏堤路—袁桥闸)施工3标段安全员。2020年10月,我和工友们刚到奎河时,这里还是一条居民口中的“臭水沟”。头顶“蜘蛛网”一样的高压线、地下错综复杂的管道线路……作为一名安全员,这些都是我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保障工程进度,早日实现对徐州人民的承诺,大家战酷暑、斗严寒、保工期。随着河道清淤、驳岸加固、道路修复、新建截污管网等工程的推进和完工,奎河一点一点发生了变化,我和附近的居民也慢慢熟悉起来。记得去年冬天,在刚做完驳岸加固工程后,居民们就过来跟我说:“奎河再也不是臭水沟了,感谢你们!”那一刻,我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这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念和信心,如今奎河综合整治工程(苏堤路—袁桥闸)施工3标段正在进行景观提升和截污主干管收尾工程,在满足防洪排涝的前提下,通过干流清淤、护岸改造、水景观提升、管线迁改,让奎河“华丽变身”,成为一条城市综合型生态、休闲、人文、商业河道,进一步拉近人与河道的距离。未来,我将继续立足本职工作,为奎河综合整治工程贡献力量,将奎河打造成人民群众的清水河、景观河、幸福河。 推窗见绿,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讲述人: 泉山区翡翠城小区居民姜传红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生态环境每一个关键词都令人充满期待。 “报告中提到‘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今年40多岁,小时候住在姚庄,和小伙伴一起出游时,要路过欣欣路段上的奎河。”那时的奎河给我的印象是“又黑又臭”,每次从那里过都要掩鼻。城市中这一段黑臭水,不仅影响市容市貌,也让群众躲避不及。 徐州这几年花大力气整治城市中的黑臭水体,现在我住在翡翠城了,经常到离家不到1000米的奎河段去休闲。如今的奎河早就不是小时候的样子了,经过几年的治理后,现在的奎河用焕然一新来形容一点不为过。“不仅水质变清了,再也闻不到臭味,而且沿途两岸还栽种了很多绿植,铺设了供市民休闲锻炼的走道。如今我每天早上都要来奎河边跑上一个小时,一边锻炼一边欣赏着两岸的美景,别提多恣了!”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几年咱们徐州正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理念。山体生态修复、海绵城市建设、公园景点建设、垃圾分类的实施,让城市整体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山绿了,水清了,空气清新了,推窗见绿,出门有景,整座城市更加宜居了,我们也更爱这座城市。 ●四大行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主要成效 到2020年底,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约40%、氮氧化物排放量削减约32%、烟粉尘排放量削减约52%,公路货运量减少近1亿吨,非电行业煤炭消耗总量从2821万吨减少到1284万吨,重点行业企业全面实现超低排放。 ●“无废城市”建设成就 关闭矿井15对,化解产能1287万吨 13个工业园区实现循环化改造全覆盖 全市共计消减工矿废弃地7300公顷 建成市级以上美丽宜居村庄665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