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社会 > 正文

如何科学备药用药? 专家开出防疫“家庭药箱”指南

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调整,随着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季到来,不少人着手准备“家庭药箱”。如何有针对性备药?居家用药需要注意哪些禁忌事项?对此,南京鼓楼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谢菡,为大家开出防疫“家庭药箱”指南。

可对症备药

并非只有一种选择

根据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力变强、但致病力下降的特点,大部分感染者为无症状感染者,少部分为轻症和普通型,以及极少数可能会出现重症或危重症。

“需要提醒的是,无症状感染者不需要吃药,在家休息,保持好的心情和身体状态就可以了。”谢菡表示,“如果症状比较轻,也可以不用药,多休息、大量喝水通常也能自愈。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则可以通过药物来缓解症状。如体温超过38.5℃时,可适量服用退烧药。”

专家提醒,退热药、感冒药、止咳药、化痰药,这些药品都不能治疗新冠肺炎,只是可以缓解一下新冠肺炎引起的症状。以下非处方药,对新冠肺炎、流感症状缓解都有效。

若出现发热咽痛,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药物。儿童退热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使用时应遵医嘱或按照说明书中的给药剂量及时间间隔。

若出现咳嗽,别着急吃药,可以先试试蜂蜜水。如果咳嗽咳痰,可使用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复方甘草片等止咳化痰的药物,也可尝试雾化治疗。如果出现干咳,也可选用右美沙芬、福尔可定、复方鲜竹沥液等药物。

若出现流鼻涕,可选择扑尔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由于这些药物也会导致嗜睡、头晕等不良反应,建议也不要过早用药,可尝试加强营养、多休息来缓解症状,如果症状依然无法缓解,再服用这些药物进行治疗。

若出现恶心呕吐,应多喝水,包括果汁、盐水,来防止脱水、电解质紊乱,也可服用桂利嗪、藿香正气水等,如果恶心呕吐持续加重,建议前往医院就诊以排除其他因素。

“目前布洛芬、连花清瘟这些药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囤药情况,其实大可不必。”谢菡强调,“应对相关症状,有很多药物可以选择,例如我们熟悉的小柴胡、清开灵等,也能达到治疗效果。”

用药禁忌需了解

避免重复、超剂量

近期,各地医院接诊了一些因用药错误导致急性肝损伤的患者。

“合理用药很关键。”谢菡表示,“同类药物千万不要重复用药,以免出现药物过量风险。比如很多复方感冒药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重复用药容易造成对乙酰氨基酚过量使用,导致急性肝功能损伤。所以用药前,建议认真细读用药说明,防止过量。超剂量药物不仅不能缓解症状,还会导致不良反应风险增加。”除了避免超剂量,还要避免超次数使用。“退烧药每4—6小时才可重复使用1次,如果一种退烧药物效果不佳,可以换用其他退热药物,不可超剂量使用,也不宜叠加使用。”谢菡说。

在选择药物时,应特别注意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等内容,不要凭经验服药。“比如布洛芬,如果患者有胃肠道的基础疾病,一般要评估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风险再使用。如果是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则不建议使用。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需要监测血压和评估目前使用的心血管药物,以免产生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谢菡提醒,“在空腹的情况下不要服用布洛芬,否则会导致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受损,很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的现象,引发胃部疾病。”

此外,谢菡强调用药必须对症,“阿莫西林、头孢属于抗生素,是用来消灭细菌的,而新冠肺炎的症状是病毒感染导致的,抗生素不抗病毒,用多了还伤身。且无论是抗病毒药物还是中成药,都不具备预防功能,没有出现相关症状的时候是不需要服药的。”

毋需盲目囤药

戴口罩种疫苗更有效

针对防疫“家庭药箱”,专家强调,“备”药要科学,“囤”药不可取。

“家中可适量预备一些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中成药、常规感冒药,同类药物准备一种即可,大量囤药没必要。要注意药物的有效期和贮存条件,药物长期不用也会导致过期浪费。特别是糖浆类,如果打开保管不当可能造成药液污染或变质。”谢菡表示,“目前,大家可通过线上线下、互联网医院等多重渠道,咨询用药问题,评估用药风险。”

谢菡建议,一般家中常备3—5天药量即可,如果超过此时间症状并无缓解,可通过互联网医院咨询,也可前往医院就诊。

专家提醒,对抗病毒更需要好好休息,不要熬夜,多喝水,保证营养,清淡饮食,多吃果蔬,规律作息,适量运动,不断提高自身免疫力。

而预防新冠肺炎,最好的方法是做好个人防护,“大家要继续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外出戴好口罩、勤洗手,避免人员聚集,保持社交距离。如果符合条件,及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主动做好健康防护。”

来源:《南京日报》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shehui/2022-12-13/456286.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