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店”是指行业中的代表品牌或新潮品牌在某一区域的第一家店,并由此延伸出了通过“首店”拉动消费的“首店经济”。
作为当下购物中心的流量密码,人们常常发现那些买杯奶茶要等7个小时,看个展览要提前1个月预约的首店,正成为衡量各个购物中心品牌力的“硬指标”。
2023中国(南京)首店经济发展大会10月17日在南京建邺区举办。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南京共引入商业品牌首店323家,正成为一线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江苏市场的首选地,南京也在不断“加码”政策,争夺首店资源。
从品牌能级看,前三季度落户南京的首店高端、时尚品牌增多。既有全球知名的美妆、珠宝、户外运动品牌等,也有消费者关注度高的餐厅、奶茶、酒店等。区域布局上,在聚焦城市中心新街口商圈的同时,也向百家湖、元通、江北等新兴商圈抛出橄榄枝,遍布全市86个商业载体。
实际上,自2021年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以来,南京持续做强首店经济,近三年来,有550家江苏首店以上各类商业品牌首店落地南京,95%以上的全球一线品牌在金陵齐聚。
有数据显示,南京城市首店进驻魅力在商业中心城市中排名第四。戴德梁行中国区商业部董事总经理甄士奇解释:“南京是所有参评的全国的城市当中,唯一一个人均消费突破8万元的城市,这个数字非常高,得益于整个在宁消费都市圈人口的贡献。”
“年均境内外游客超一亿人次、南京都市圈腹地人口超3500万、全市常住人口近千万、在校大学生近百万,全市超过1万平米以上的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有175家”……这组数字,展示着南京发展首店经济的独特优势。
“2022年,南京发布了新一轮关于促进首店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对引进符合条件的知名品牌首店的商业载体,最高给予100万的奖励。对纳入社零统计、符合条件的首店品牌最高给予20万元的奖励。一年来,两次兑现百万奖励,向52个品牌首店项目予以了资金支持”……这组数据,表明了南京持续加码的决心与行动。
米其林粤菜餐厅名人坊计划近期在南京落户,这是其华东首店,相关负责人陈首全直言:“南京的消费环境比较好,政府也给予了很多支持。”
多元化首店的“圈粉效应”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提升了南京的商业吸引力与辐射力,今年前三季度,南京实现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74亿。
金鹰世界总经理张文平一直在观察,首店除了给商场带来流量,还会留下什么:“今年在首店方面,引入生活业态类居多,整个河西金鹰的首店10家左右,客流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以上。现在消费者选择信息的渠道更多更广,也给我们商业提了更高标准,推动我们去选择更新的品牌。”
一般而言,一间新店的市场蜜月期往往仅有半年时间。在一批首店火起来的同时,也有不少首店“昙花一现”。如何稳固消费“流量”,实现在地化的长期可持续运营?
张文平认为,这是一道平衡题:“对于新品牌的引进,我们的态度一直是既要‘招商’,又要‘养商’,通过商场精细化的运营,帮助品牌在这个城市去扎根。同时,商场也需要不断地去推陈出新的,这个比例其实会做一个控制,每年会保持20%-30%新品牌替换的概率。”
这意味着满足需求的基础上更要创造需求。城市对于“首店品牌”的争夺,带动新品牌、新模式不断出现。如今年国庆节正式开馆运营的《画游千里江山——故宫沉浸艺术展》,将《千里江山图》从北京故宫来到南京大报恩寺,首期试运营吸引了近10万人次前往参观;美食动画IP“我是不白吃”在推出自有品牌的零售和周边后,计划在南京开出首家线下实体店,集零售、体验、亲子互动等为一体。
南京也大力推动本地品牌创新,推动主理人品牌的发展,大会现场,“首创金陵”南京消费品牌沙龙得以揭牌。
甄仕奇认为,很多时候,首店品牌与城市发展共存共荣,未来的首店要从单一的模式走向首店+的概念:“不单单是首店,更多是首发、首展、首演……把所有的新发、第一次都放在大的概念里,多角度地进行包装,形成口碑效应,让整个‘在宁消费’作为首发、首展、首演的代名词,这是未来更综合的一个发展目标和方向。”
(江苏新闻广播/丁凤云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