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本网资讯 > 正文

山东稳岗就业再出13条“新招”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既是民生改善的“温度计”,也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山东作为经济大省、就业大省,为积极应对就业形势变化,近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力稳就业的若干措施》,提出了13条稳就业增量政策措施。

9月23日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同志等解读《关于加力稳就业的若干措施》。这13条新政不仅是一份政策文件,更是一封向广大劳动者发出的诚挚邀请函:就业,优先看山东!

图片

“1-8月,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1.2万人,超时序进度16.3个百分点。”发布会现场,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衣军强用这组数据勾勒出山东就业市场的稳健态势。

作为经济大省,山东的“就业成绩单”背后,是实体经济的坚实根基和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山东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选择主动出击,以13条新政展现出“稳就业、促发展”的坚定决心。

援企助企是稳就业的首要环节,山东此次政策在创新与力度上实现双重突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创新推出的重点行业社会保险个人缴费补贴政策。以往社保补贴多侧重于为企业减负,而此次政策创新将补贴直接发放至劳动者个人账户,按个人社保缴费额的25%给予支持,覆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生活服务业等重点行业,以及高校毕业生、长期失业人员等群体。这一调整不仅减轻了企业稳岗成本,更让劳动者直接受益,切实提升就业获得感。

与此同时,外贸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大幅上调,大型企业从30%提升至50%,中小微企业从60%提升至90%,1-8月全省已发放15.3亿元稳岗资金;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最高额度达5000万元,利率控制在4%以内,已为企业发放185.6亿元贷款,稳定岗位超20.1万个;家政服务业意外伤害保险补贴年龄上限放宽至63周岁。一系列举措环环相扣,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夯实就业“压舱石”。

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是政策温度的直接体现。针对高校毕业生这一就业主力军,山东打出“组合拳”:“鲁惠乐业”青年就业促进行动为异地求职毕业生提供学业、住宿、生活等多方面保障;省教育厅从源头优化人才培养,2024年新增博士点、硕士点中,80%以上聚焦“十强产业”及行业急需领域;“就选山东”“百校千企促就业” 等招聘活动高频开展。据悉,今年秋季学期以来已举办线下校园招聘1511场,同时为低保家庭等困难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求职补贴,目前已有5.11万名2025届毕业生受益。

对于失业人员,山东完善常住地失业登记服务,确保扶持政策精准落地;对创业群体,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鼓励续贷助力创业项目持续发展;对城乡低收入人口和就业困难群体,在政府投资重点工程中推广以工代赈模式,让每一位有就业需求的群众都能感受到政策的关怀与支持。

技能培训是连接劳动力与岗位需求的重要纽带,山东在这一领域持续发力。“技能照亮前程” 培训行动稳步推进,今年已开展补贴性培训30万人次,发放技能提升补贴3.4亿元。此次新政进一步升级培训支持政策,允许各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补贴标准,对培训6个月内实现就业的劳动者提高补贴比例。同时大力推进职工在岗培训,帮助劳动者适应产业升级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需求。为失业人员开通技工院校招生“绿色通道”,让他们通过技能学习掌握谋生本领,实现就业增收。

此外,省财政也给予坚实保障,每年安排5600万元支持技能人才培养与技工教育发展,今年1-8月已有18.83万人次领取技能提升补贴3.36亿元,真正让“一技在手,就业不愁”成为现实。

优化就业服务是提升就业效率的关键举措,山东整合多方资源,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一方面,发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作用,线上开展网络招聘、直播带岗等活动,线下举办小型化、专场化招聘会,并向失业率较高城市与毕业生就业落实率偏低高校定向投放岗位。另一方面,支持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展,“2024年,全省已有1.2万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超过170万家用人单位提供服务,帮助实现就业、择业和流动的人数达1023.7万人次。”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张龙表示,下一步,计划举办全省重点产业人力资源服务供需对接洽谈会,支持各类机构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更精准、“零距离”的对接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 “最后一公里”。

就业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山东此次出台的稳就业新政,不仅是对当前就业形势的积极应对,更是对“就业优先”战略的深化落实。相信在政策与市场的同频共振下,山东的就业土壤将更加肥沃,劳动者的饭碗端得更稳、前程更加光明!

来源:东岳客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yaowen/2025-09-24/463488.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