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本网资讯 > 正文

安徽一项合作机制撬动超万亿信贷资金

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多方分担风险、提供担保增信是有效举措之一。安徽省在全国率先推出“4321”政银担合作机制。近日,记者从省担保集团获悉,截至8月末,这一机制累计撬动担保贷款投放突破万亿元,达10040亿元。

  据悉,早在2014年底,安徽省创新推出“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机制,即在项目出现风险时,由承保的县(市、区)担保机构、省信用担保集团、贷款银行、地方政府分别按40%、30%、20%、10%承担风险责任。两年后,这一创新机制在全国进行推广。眼下,在“4321”政银担合作机制的助力下,更多金融“活水”正精准流向重点流域、薄弱环节。

  “截至8月末,我们累计服务小微企业、‘三农’等普惠领域经营主体45.51万户(次),在保余额1423亿元、经营主体7.04万户,同比分别增长5.12倍、12.8倍,年均增幅18%、29%。其中,支小支农业务占比持续保持99%以上,单户500万元及以下业务占比提升至66%,分别高于国家政策要求19个、16个百分点。”省担保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科技型小微企业也是“4321”政银担合作机制的重点受益群体,截至8月末,累计为2.64万户(次)科技型企业提供担保支持1806亿元,服务全省45.86%专精特新企业、36.83%的“三首”企业。

  “贷得到”,还要“贷得起”。为缓解小微企业融资贵,安徽省在“4321”政银担基础上,创新徽担“总对总”等线上批量产品,持续推动降费提效,截至8月末,“4321”政银担业务平均融资成本较推出前降幅近50%。(记者 何珂)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yaowen/2025-10-13/463612.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