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本网资讯 > 正文

冲刺“万亿俱乐部”,长三角双城争锋

 眼下,江苏13市前三季度GDP已全部出炉,徐州完成7298.12亿元,同比增长6.0%,增速与淮安并列全省第一。

 2024年,徐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37.12亿元。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徐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写道:“朝着万亿级城市快步迈进,将‘十四五’规划蓝图变为现实。”

 如果把视野放到长三角,浙江温州和徐州一样,也在为共同的目标冲刺。

 稳步向万亿

 迈进“万亿城”,徐州保持着稳健的发展节奏。

 回观过去十年,徐州的经济总量跨越了5个千亿元台阶:分别于2015年、2017年、2019年、2021年、2024年突破5000亿元、6000亿元、7000亿元、8000亿元、9000亿元,每两三年就能跃上一个千亿台阶。

 在江苏省社科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程俊杰看来,徐州的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

 “十四五”开局之年,徐州经济总量突破8000亿元。正是在这一年,徐州市在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到2025年,GDP超过1万亿元,年均增长6.5%左右”。

 今年以来,徐州的经济增速呈现出快步迈进之势,从一季度未进前三,到上半年全省第二,再到前三季度并列第一。

 眼下已进入“夺取全年胜”的关键节点。10月22日,徐州市委常委会会议暨市委财经委员会会议召开,市委书记宋乐伟表示,满弓紧弦冲刺四季度,全力以赴打好收官战。

 重大项目是稳增长的压舱石。今年1至10月,徐州市316个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986.1亿元、完成率94.4%,超序时进度11.1个百分点。其中,193个项目实现投产或部分产线投产。

 “聚焦‘全年GDP增长6%左右’目标,深入跟踪研判工业、投资、消费、外贸、外资等重点领域运行趋势,全力巩固经济回升势头和向好惯性,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快于全省平均水平。”徐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谈及冲刺四季度时说。

 产业动力足

 在徐州市“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里,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被列为“六大战略”之首。

 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徐州曾因煤炭资源享誉全国,也因产业结构的“重”与“旧”面临转型阵痛。“十四五”时期即是徐州重要的产业转型期。2022年,徐州对全市产业发展进行全面梳理,提出培育“343”创新产业集群。2024年,该创新产业集群规模已达7800亿元,徐州跃居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21位。

 程俊杰认为,徐州通过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培育,推动经济增长从资源、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同时,产业转型升级改变了原先单一、偏重的产业结构,降低了经济对资源的依赖,有利于强化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徐州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稳定在40%以上,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全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69.3,较“十三五”时期末提升了4.5。“‘十四五’时期,我市构建了从‘潜力种子’到‘顶级航母’的企业生态梯队,培育了4家省制造业领航企业,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较‘十三五’时期末增加约2000家。”

 今年前三季度,工业对徐州的经济增长起到有力支撑:徐州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列统的38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7个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71.1%。

 时值岁尾,徐州市工信局将精准有效抓监测,聚焦重点产品、骨干企业、规上培育企业,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良性增长;同时千方百计挖增量,集中力量做好产业企业升规、亿元企业孵育等工作,推动重点在建项目快竣工、快投产。

 双城谁争锋

 就全省范围看,2023年常州GDP破万亿,成为江苏第5座“万亿城”。徐州若能如期晋级,江苏在“万亿城”数量上将继续领跑全国。

 放眼长三角地区,截至2024年底,共有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合肥、南通、常州9个“万亿俱乐部”成员。谁能成为老十?

 除了徐州,温州也是有力竞争者。两者近年保持着你追我赶的态势:2023年,徐州GDP领先温州约170亿元;2024年,温州经济总量赶超徐州;今年前三季度,温州在经济总量和增速上均高于徐州。

 作为长三角南北两翼的重要城市,尽管两地均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但由于基础条件、要素禀赋等存在明显差异,其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特色。

 “温州以民营经济为主导,徐州则主要依靠国家战略支持和龙头企业带动,推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升级。”程俊杰说,徐州的发展对于进一步放大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和示范效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徐州和温州谁能以更亮眼的数据撞线,成为这两座城市留给我们的悬念。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yaowen/2025-11-18/463864.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