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郑州,有一群人乘着夜色外出工作;暮色深沉时,有一群人却披星戴月坚守岗位。他们中既有报社编辑、出租车司机、送奶工、环卫工人,也有值班护士、保安、夜摊摊主……他们生物钟颠倒、工作单调、社交圈狭窄。近日,《黑夜中的行者》调查结果出炉,这是由30名郑州轻工业学院大学生用14天时间,对130名夜间工作者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夜间工作者的收入普遍较低,且仅18%的人表示熬夜对自身没影响。
40%的人是被生活所迫
来自农村的任惠(化名)儿子、儿媳在家种地,孙子、孙女则在郑州上学。“俺没啥文化,呆在家里也没法挣钱,所以就到这摆摊了。”为了供给孩子们高昂学费、生活费,任惠白天接送照看孩子之余,夜间出来摆地摊。
调查显示,像任惠一样,因为家里花销大,自己又没能力在白天找到合适工作,只能晚上
打零工赚取微薄收入的人占40%。其中,环卫工人和医疗工作者较为明显。15%的人是因为夜间工作对学历要求较低、入职门槛低。此外,还有26%的人是出于对于夜间工作环境的喜欢而做出如此选择。
由于这些夜间工作者主要是为了家庭考虑,所以他们的工作方式普遍被家人理解。
熬夜坚守苦楚多
累,是编辑小陈参加工作后最大的感受之一,编辑稿件、排版……往往在电脑前面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记者随机采访了某报工作人员后,多数人表示:键盘敲多了,手指都变得僵硬了,坐久了后肩膀会酸,眼睛有时候也会觉得很涩、发干。
“有次媒体聚会,我发现编辑不少都是面如土色,气色很差,尤其是女记者,脸上斑斑点点多,肤质看上去比同龄人差很多。”这场聚会,让小王记忆深刻。调查中,29%的人表示自己的饮食规律被打破,12%的人因为熬夜患上了职业病,仅有18%的人表示对自己没什么影响。
不过,有部分环卫工人表示,由于要凌晨4点起床工作,所以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
薪酬与劳累程度不成正比
薪酬和付出不成比例,这让不少人难以接受。“物价提高了,领导曾说要涨工资,但却迟迟不见有动静。”一位环卫工坦言:一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时长,月工资却很低,而且如今的工作强度比以前要强很多。
被调查的“夜行者”的月收入分布状况为:2500元以下的占74%,2500~3500元的占20%,3500元以上则仅占6%。一些环卫工甚至没有固定的房产,只能住在条件简陋的出租房内。
调查中,有23%的劳动者对自己的薪金不满意。抽样访谈显示,对社会保险和福利方面相比其他行业较为不满意的行业集中在环卫工、出租车司机、公交车司机等群体。
职业荣誉,以何面对?
杨振亮从某厂下岗后,便当起了夜班保安。“我年纪大下岗了。当保安不累,工资也够花,人家还给俺办了社会保险,再过几年等退了休,能拿到退休金。”他笑着说,“这样就知足了。”
郑州某夜市书店店长说:“看到彻夜与书为伴的读者,我总被感动,这也更加坚定了干夜市书店的信念。”
调查结果显示,50%的人现在已经适应在夜间工作,12%的人甚至很享受这种氛围,仅有13%的人在夜晚工作会缺乏安全感。在对待现有工作的态度方面,有53%的人认为还可以,仅13%的人感到在夜间工作“不太体面”。他们希望对学历以及专业技术方面“进修”。他们当中,31%的人希望自己有机会进行行业技能学习,提高工作能力;30%的人希望提高学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