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人出境游“扫货”的热情日益高涨。但在国内景点,旅游商品却是“短腿”。如何做出让游客“点赞”的旅游商品,把更多购买力留在国内?日前,江苏省旅游局主办的旅游商品创新发展趋势论坛上,主管部门、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进行探讨。据悉,国家旅游商品研发中心(江苏)联合研发基地落户我市,这是该中心在全国打造的首个省级基地。
提起国内的旅游商品,不少市民直摇头。“千篇一律,大部分都是‘义乌制造’。”市民刘蕾说,有一次她去安徽一个古镇玩,在当地的小店里买了店主号称是“当地特色手工扎染”的中式服装,结果回来后,发现夫子庙的店铺里竟然也有一模一样的。
此外,缺乏品牌意识、包装简陋、做工粗糙、设计感不强,也是旅游商品的通病。“就比如雨花石,南京现在依然有景点在卖十块钱抓一把、没有任何包装和设计的原石。”刘蕾说。
“现在市民出国购物的热情水涨船高,有些发达国家购物可以占到旅游经济比重的60%—70%,而我们国家只能占到20%左右。”我市一位旅游业业内人士说。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既要突出功能性、实用性,又要展现地方文化特色,还要注重创意和设计,提升工艺水平。”中国旅游协会旅游商品与装备分会秘书长张浩支招说。
江苏鼎艺国际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已经先行探路并尝到了甜头。
“我们结合夫子庙江南贡院的科举元素,自己设计、制作了一套状元帽造型的茶具。茶壶好似冠帽,把手、壶嘴则被做成了帽翅和翎花,整套茶具用上好的骨瓷烧制,绘有明黄的花纹,十分精美。”董事长杜俊说,提档升级后,这套茶具身价扶摇直上,卖到1800元。去年一年就卖出了8000套,其中有3000套是在广交会上被看中,出口到了国外。
市旅游委副主任黄琴认为,旅游商品要“与时俱进”,带有明显的时代气息。
当天,国家旅游商品研发中心(江苏)联合研发基地也落户南京,设在江苏鼎艺国际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这也是该中心在全国打造的首个省级基地。
“此次授牌后,我们将整合各方资源,引入国内外先进的旅游商品开发经验,对基地进行指导,希望它能够带动越来越多的生产商转型升级,对整个行业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国家旅游商品研发中心相关人士表示。(李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