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频道 > 旅游信息 > 正文

徐州荣膺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昨天,住建部公布了2015年国家园林城市名单。其中,徐州、苏州、昆山等7个城市,被命名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这也是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首次命名。
徐州,在很多人印象中,是一个老工业基地,摆脱不了煤城的影子。但是这五年来的变化,却颠覆了外界印象,赢得“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美誉。从煤城,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徐州走了13年,她是如何从一座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逆袭的呢?
园林城市的升级版
据了解,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国家园林城市的升级版,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国家园林城市的更高级阶段,在园林城市的基础上,利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学思想,系统保护、规划和建设城市生态系统。其评估更侧重于城市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利用、生态系统的构建、生态和服务功能的发挥、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
早在2005年前,徐州就已荣膺“国家园林城市”的称号,2010年提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
据介绍,生态园林城市是具有宜人的生态环境和美好的城市景观,它是一个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组合;具有“生态城市”的科学因素和“园林城市”的美学感受,赋予人们健康的生活环境和审美意境。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强调城市各区域空间环境的生态化,自然的保护,城市与区域的协调发展;同时强调城市各行政区全面、均衡发展,城市各类基础设施的全面完善和提高;更强调城市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和谐融通及城市生态文明的塑造。
住建部将大气污染防治、垃圾处理、绿色出行分担率、黑臭水体治理、水体水质达标率、自然降水回渗率、热岛指数、林荫停车场建设等,都纳入生态园林城市考核评估指标体系。首批命名的7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截至2014年底),绿地率、绿化覆盖率、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燃气普及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为41.25%、45.98%、93.27%、99.30%、99.33%和16.16平方米,分别比全国平均值高出5、5.8、3.1、7.5、4.8个百分点和3.08平方米。
在评比指标上,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还增加了衡量一个地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与恢复水平的综合物种指数,以及本地木本植物指数、建成区道路广场等透水面积的比重、城市热岛效应程度、公众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评价等指标。  
增添城市“绿肺”
我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有着雄厚的基础,之前已经获得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享有“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美誉。而且我市城市园林绿化有着明显的特色,形成了“自然山水大气恢宏,园林绿化精致婉约;兼南秀北雄,显楚韵汉风”的城市园林绿化特色。
但为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这5年徐州的变化可以说是天翻地覆。
从2010年到2015年,徐州启动实施市区“地更绿”行动计划,组织实施了120多项园林绿化重点工程,累计总投资达50亿元,建成区绿地面积增加1168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增加610公顷,比“十一五”末增加83.6%。
建成了郭庄路、大马路、金山东路、黄河南路等一大批精品街头绿地;
建设了丁万河、荆马河、徐运新河、三八河等滨河景观和节点公园,形成纵横交错的绿色滨河风光带;
在城市主要出入口,利用迎宾大道、城东大道、三环路等城市道路两侧空间,建设了带状公园,提升了道路沿线绿化景观;
在城市中心区,对路宽12米以上的城市主、次干道和支路全面实施行道树完善工程,林荫路推广率达到92.32%;
彭祖园、奎山公园、云龙山、泉山森林公园、汉文化景区成功实施敞园改造,市区公园全部实现免费开放;科技广场、珠山景区、楚园、奥体公园、三环东路景观绿化等一大批园林绿化精品工程的建成,为城市增添了“绿肺”。
做足山水文章
为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我市近年来围绕山和水,主要通过实施显山露水、退渔还湖、去港还湖、扩湖增水、湿地修复(采煤塌陷地)、宕口治理、荒山绿化等典型项目,对徐州的山水资源持续进行生态治理和修复,消灭“地球伤疤”,做足山水文章。
据了解,2003年起,我市对云龙山、西珠山等围山建筑实施整体拆迁,实施退建显山工程;对东珠山、龟山、九里山等市区长期采石形成的露采矿山废弃地42处宕口完成生态修复,生态恢复率达到90%以上,其中“东珠山宕口遗址公园”被国土资源部誉为国内城市废弃矿山治理的典范。
从2004年起,我市对云龙湖小南湖实施退渔还湖工程,成为云龙湖重要组成部分;对金龙湖、大龙湖、玉潭湖等实施扩湖增水,并建成公园绿地;对九龙湖、劳武港等昔日煤港黑风口进行园林景观改造,建成了今日公园宜居地;对九里湖、南湖、潘安湖等市区6432公顷采煤塌陷地实施生态修复,建成湿地公园,生态恢复率82.44%,成功走出了一条煤矿塌陷地治理的有效路径,九里湖湿地公园获得了2010年江苏省“人居环境范例奖”。
2010年,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实施“二次进军荒山”行动计划,经过5年努力,全市已累计完成荒山造林10.3万亩,栽植各类乡土苗木1000余万株,为400余座宜林荒山披上了绿装,实现了全市荒山绿化的全覆盖,在全国开创了石灰岩山地造林的成功范例。
绿化覆盖率全省第二
在创建生态园林的过程中,针对城市绿地“南多北少、四周多中心区少、普通绿化多精品绿地少”的问题,结合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不断地对城市空间进行梳理。
按照市民出行500米(步行10分钟)就有一块5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的要求,在绿化薄弱地带相继建成植物园、楚园、建国西路游园、子房山公园、下淀路街头游园等公园绿地87个,使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了90.8%。
2010年底,徐州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3%、绿地率37.95%、人均公共绿地14.7平方米。
到2014年底,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分别达到43.62%、40.45%和16.21平方米,四年间增长了1.96、2.5个百分点和1.51平方米。
在全省的位次也逐年提升,其中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2010年全省第7位,上升到2014年第2位,五年间实现了质的飞跃。
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老工业城市徐州的华丽蝶变引起了多家国家级媒体的连续关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它们都为美丽的徐州城由衷喝彩。
■回顾:
5年艰辛的
创建之路
公开资料显示,有据可查的,徐州提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是在2002年。据当年《人民日报》报道,徐州提出“三年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2005,徐州正式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同期获得此称号的还有其他30个城市。
有着“山包城,城包山”自然资源优势的徐州,并不满足于“国家园林城市”。2010年提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
打开徐州这5年的“创建日记”,里面写满了辛劳,也记满了荣誉。

2010年
启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

2011年5月
成功摘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桂冠;

2014年10月
省住建厅对徐州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进行调研考核,认定徐州总体上达到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一星级)标准;

2014年11月
省住建厅向住建部推荐徐州申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2015年6月底前
住建部完成对徐州城绿化情况的卫生遥感测试,完成全部台账资料的归集、编印和上报工作;

2015年10月
迎接住建部专家现场考评和综合评审工作;

2015年12月
获国家住建部生态园林城市公示;

2016年1月29日
徐州正式被命名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吴云)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travel/zixun/2016-02-04/313273.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