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频道 > 旅游信息 > 正文

淇县:起舞绿水青山 逐梦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展画卷 美丽淇县绽新颜 张胜旗摄

 

    □本报记者张莉娜本报通讯员王宇张小燕

    在“中华第一古军校”云梦山,研学旅行团队来了一批又一批;徜徉在秦街瑞雪丰年滑雪场,任游客在雪上自由驰骋;走进赵庄小吃街,闻菜香四溢、听笑声朗朗……

    踏着新时代让中原更加出彩的节拍,如何在旅游发展中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如何以旅游高品质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2018年,淇县全域旅游蓬勃发展的成绩单令人振奋:2018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3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4%和19.6%。

    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全域旅游溢出美丽经济。淇县县委书记、县长王海涛表示: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的重要引擎,全域旅游正撬动着淇县产业转型升级、城市转型发展。目前,淇县正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加强“一群一带”建设,构建“三古三区”及“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奋力书写淇县旅游奋进的出彩篇章。

    发展蓝图跃然而出 全域旅游提速转型

    东临淇水观鱼跃,西依太行闻鹿鸣。淇县古称朝歌,以秀美山川和灿烂文化享誉中原。1月6日,记者穿行于暖阳高照的魅力淇县,“绿水青山有活力、全域旅游展笑颜”的壮美画卷跃然眼前。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

    作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淇县凝聚起旅游发展的强大合力,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日渐清晰——

    淇县副县长张文成告诉记者:“旅游业是拉动淇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淇县通过发展全域旅游,让旅游发展全域化、旅游供给品质化、旅游治理规范化、旅游效应最大化,推动旅游业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政府的前瞻性规划和“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实干精神是全域旅游发展的基石。2017年,历经反复论证的《淇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通过评审,该旅游规划与“十三五”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南太行古村落群保护和美丽乡村旅游带发展总体规划等有效衔接,规划清晰地勾勒出以“三古三区”(古城、古镇、古村落及景区、街区、度假区)为抓手,以全域旅游为一体、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发展路径。随着《淇县南太行古村落群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灵山慢谷旅游发展规划》《淇县乡村旅游产业扶贫基地创建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出台,支撑着淇县旅游业迈出转型升级新步伐。

    记者从《淇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中看出:淇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的创建指挥部,建立了指挥部联席会议制度,解决全域旅游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多次举办全域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专题培训班、邀请国内知名旅游专家和景区负责人传经送宝、与知名高校开展校企合作、推进旅游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等,为文旅产业转型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涵盖84项创建工作、需要36个部门通力协作的《全域旅游任务台账》,描绘出多业联手、共促共融的美妙画卷。淇县成立旅游警察队伍和旅游市场监管大队,“1+3+N”的监管模式日臻完善。旅游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优化,成立朝歌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金融支持为全域旅游保驾护航。

    淇县产业新动能、旅游新活力正在显现。

    党政主导、高位谋划、多管齐下,凝聚起全域发展的磅礴力量;规划引领、创新驱动、智力支撑,奏响了旅游提速的动人乐章。

    重点项目谋篇布局 全业共融初绽芳华

    2018年12月5日,“朝阳山—灵山小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正式揭牌,数千万元打造的殷商文化体验区、山顶康体休闲区、灵山小镇度假区、现代农业观光区四大板块,40多个重点项目相映成趣,成为游客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愈发清晰。淇县副县长曹宇飞说,围绕“旅游品质提升工程”,一大批旅游项目的开工建设、竣工投用,已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基础能力建设、新型城镇化“四张牌”的多极支撑。

    云梦山景区是淇县旅游的龙头。目前,该景区全面启动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完成了旅游道路提升、450米深井工程及水系统建设、星级旅游厕所建设等项目,新建的玻璃吊桥、玻璃滑道、高山滑草等项目增添了文化景区的时尚元素,备受游客青睐。新山门入口服务区、游客综合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5D玻璃观景台等建设项目,彰显了“中华第一古军校”的不凡魅力。随着云梦山高端民宿、四星级主题酒店、观光电梯、鬼谷文化创意项目的落地实施,将进一步拉长旅游产业链条。

    重点项目纷至沓来。古灵山入口服务区、康氏文化苑、林氏文化苑等项目开工建设的同时,朝歌老街改造、中心阁复建、卫国故城墙遗址公园建设、摘星台景区扩建、城展馆改造提升等项目建设也在稳步推进。文创园区、体育赛事、写生基地、田园综合体、特色风情小镇等新业态的不断丰富,充分展示出了淇县全域旅游的强劲动力。

    美丽乡村美不胜收。淇县按照“一乡一特色,一村一风情”的发展思路,点、线、面、体多级发力,民俗秦街、灵动赵庄、传奇大石岩、妙境凉水泉、水美纣王殿、艺术东掌等精品乡村旅游示范点脱颖而出,组合成南太行“十二星宿”,形成了以黄洞生态观光度假区、灵山慢谷休闲度假区、油城云顶健康养生体验区为依托的西部太行山区乡村旅游板块。

    公共服务日臻完善。淇河路、泰山路、高云路等旅游景观大道向前延伸,串联起了城市、景区、乡村。智慧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全面落地、旅游标识系统整体覆盖、厕所革命加快推进、乡村通信基站覆盖等,拓展了全域发展新领域。

    同时,全域旅游的融合路径,释放“旅游+”聚变效应。“旅游+文化”:淇县博物馆、文化馆、城展馆等好评如潮;“旅游+农业”:乡村旅游方兴未艾;“旅游+体育”:全域旅游杯乒乓球赛热火朝天,登山、骑行、滑雪等赛事此起彼伏;“旅游+养生”:沉醉云梦深处、徜徉灵山小镇,令人乐不思归;“旅游+互联网”:开辟智慧旅游新蓝海……

    把“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转化成“金山银山”的发展优势,将“宜居宜游”的城乡环境变成“惠民飨客”的共享空间,全域淇县芳华初绽。

    创意营销彰显魅力 乡村振兴高奏华章

    风景这边独好!

    随着全域旅游的深入,诗和远方交相辉映的淇县绽放出迷人的魅力,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咚咚”的脚步。别出心裁的节庆活动使淇县旅游名片深入人心,创新发展的精准营销火了景区、乐了游客、富了群众。

    一城山水,千年“淇”事。文化和旅游联姻,成为淇县全域旅游的强力支撑。以云梦山为载体的鬼谷文化、以古灵山为载体的女娲文化、以摘星台为载体的商卫文化、以朝阳山为载体的殷商文化、以祖地朝歌为载体的姓氏寻根文化等,与自然山水、休闲都市、美丽乡村相映成趣,装扮着“商卫古都·鬼谷圣地”。

    2018年,围绕春赏花、夏亲水、秋观草、冬民俗四季旅游主题,云梦山草原风情音乐节、古灵山泼水节、朝阳山登山节、摘星台比干诞辰纪念活动及赵庄油菜花节、秦街滑雪季等一系列节会活动亮点频现,形成了连绵不断的旅游接待高峰。淇县重点打造“云梦山+秦街”观光休闲游、“古灵山+凉水泉”养生度假游、“朝阳山+赵庄+大石岩”登山露营游线路,把景区旅游与乡村旅游相互融合,把文化贯穿到旅游的全过程,引来“人财两旺”,实现着全域旅游的转型发展。

    走出去,“秀”出精彩淇县。淇县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全面进军晋冀鲁市场,重点开发高铁沿线城市,扩大了客源半径。在2018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2018海南世界休闲旅游博览会,世界目光的聚焦让淇县走出了“国际范儿”,也为发展全域旅游插上了奋飞的双翼。

    强有力的宣传营销增强了城市魅力,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纷至沓来。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为地方经济注入了强劲活力,也给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

    春天,金灿灿的油菜花点缀着美丽乡村石老公,大量游客慕名而来,采农家菜、看农家景、吃农家饭。而农家自然是赚得盆满钵盈。漫步国家级传统古村落赵庄,徜徉彩幡招展的小吃街,传统美食、民俗展示、非遗表演吸引了众多周边城市游客的脚步。晃晃桥、悬崖秋千、绝壁攀岩、空中漫步等游乐设施的加入,也使赵庄变身为了网红新地标,成为我省特色乡村旅游的新典范。

    淇县文物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邢培生介绍,淇县探索出“景区+乡村+贫困户”和“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双3+”特色旅游扶贫模式,建成12个特色重点旅游村,形成了凉水泉企业带动,秦街、赵庄村集体经济带动,鲍庄、大石岩能人带动的典型乡村旅游发展案例。“阿丽嫂”“河岸人家”等特色餐饮住宿小有名气,“秦街黄桃”“朝歌八珍”“朝歌印象”“金山银山”等一批土特产成了“后备厢经济”的有力支撑,并带动2000多人脱贫。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旅游+扶贫”带来山乡巨变。围绕南太行古村落群和美丽乡村旅游带建设,淇县形成了全域发展的新集群和大格局。青山绿水释放出“生态红利”,激发了群众的发展动力,助推着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真正实现了保护一方山水、传承一方文化、促进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

    生态打底,描摹秀美景色;文化点睛,添韵青山绿水;旅游惠民,共享美好生活……全域旅游正在撬动经济的杠杆,实现淇县展翅飞翔。

    起舞绿水青山,逐梦全域旅游。淇县县委书记、县长王海涛坚定地说,踏着全域旅游优质发展的节拍,搭乘河南省旅游业转型发展的快车,魅力淇县将朝着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建设连山映水、古今辉映、生态宜居的商卫文化名城,书写新时代更加出彩的壮美篇章。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travel/zixun/2019-01-08/432126.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旅游  发展  全域  文化  乡村  景区  游客  建设
转型  美丽  旅游业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