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全媒体记者 欣闻 4月13日,大龙湖畔,春和景明,绿草如茵。 由徐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云龙区委区政府、徐州报业传媒集团主办,云龙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大龙湖街道办事处、徐州报业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承办,绿地控股、永泰·盛世锦园、观澜别院协办的2019“魅力云龙 筝情相约”第三届大龙湖旅游度假区风筝节在大龙湖畔举行。 上午9时30分,“画龙点睛”开启风筝节盛宴,大龙湖美景获外地风筝团队盛赞,数万市民畅享风筝乐趣。风筝节表演将持续到14日下午3时许。 “画龙点睛”仪式开启风筝节 13日一大早,大龙湖玉璜广场(大草坪)上空就飘舞着各式各样的风筝,让人眼花缭乱。来自上海、南京、天津、沈阳、合肥、淮南、连云港、枣庄等城市的风筝表演队伍,以及徐州本地的两支队伍,在本届风筝节上进行放飞表演,每支队伍都带着各自的拿手作品来到现场演示。 67岁的扈金光和66岁的申玉和都是徐州人,还有沛县的田师傅,他们精心制作的4只“龙头”将进行“画龙点睛”仪式,开启本届风筝节。 扈金光介绍,他的这只“龙头”,需要50道工序。整个风筝共98节,长108米。“龙头”利用风力带动齿轮转动,可以做到龙角、眉毛、眼睛、舌头、嘴巴5处能动。据了解,能制作出这5处动态的龙头,在全国也属凤毛麟角,工艺十分罕见。放飞时需要一二十人共同协作,御风而起时,蜿蜒飘逸,十分壮观,观赏效果极佳。 申玉和师傅制作的“龙头”,装饰得亮光闪闪,既萌又帅,在现场一亮相,就引得很多市民拍照。 沛县的田师傅今年69岁,退休之后开始喜欢上风筝运动,“龙头”是他亲手制作,眼睛会转动,“我这一个大龙头上还有4个小龙头,得用好几百根竹条,每根都要仔细地用蜡烛烘烤。装饰的亮片也是一点点贴,光贴亮片就用了3天时间。风筝每一节上的脸谱也是我自己画的,特别费功夫!” 随着点睛一笔,原本“沉睡”的“祥龙”被“唤醒”。徐州队带来的百米龙头风筝腾空而起,祥龙腾飞,寓意着吉祥、幸福、安康,风筝节随即开始。 多地风筝团队来徐展演 “快看快看,那边冲出来一匹黑马!” “起来了,起来了,好大的滚地龙!” “小浣熊好萌啊!” …… 风和日丽,大龙湖畔迎来了数万市民前来观赏风筝表演。很多家庭带着帐篷和风筝,享受这美好的春日和一年一度的风筝盛宴。 “今天风力适宜,各类风筝都能放起来,每个团队都带来数量众多、品种丰富的风筝,今年的风筝节,十分精彩。”徐州市风筝协会秘书长李印华说。 “大龙虾、皮皮虾走起!”天津队领队张铁柱十分幽默,“我们天津给徐州朋友们带来的全是海味!” 张铁柱是风筝制作专家,国家级风筝比赛裁判。据其介绍,天津队这次4人组队,带来30只风筝,全是自己设计、画图、制作的,“我们的设计理念是借助传统风筝的结构,引入新颖的内容”。 “我们刚从成都过来,全国多地进行风筝表演,从来没有遇到过徐州大龙湖这么好的地方!”沈阳队的朱女士说,这儿风景秀丽,场地特别好。来之前,担心风力不够,还带了一些盘鹰、盘飞机等可以无风放飞的风筝,没想到大龙湖这么开阔,这么适合放风筝,我们表演起来也开心带劲,游客们看得也心旷神怡。 南京队是风筝节的熟客,这次带来了降落伞、青蛙、小脸谱等十几个风筝。“大龙湖的大草坪很好,我们年年都想来!”南京队的队员们说。 合肥队带来了滚地龙、黑马、白马、3连串小浣熊、蜈蚣等风筝。“我第一次来徐州,没想到大龙湖这么美,这场地太好了!”队员陶女士说。 连续参加三届风筝节的上海队,这次带来各式软体风筝“鱼”,有红鱼、中非鱼、鳐鱼等,满满的海洋特色。 淮南风筝运动协会这次带来的三叶虫、水母、猴娃4挂件、花脸、40米长蛇、齐天大圣、大象等各种造型的软体风筝,迎风飘舞,将大龙湖的天空点缀得分外妖娆。 枣庄飞跃风筝带来直径30米的超大滚地龙,在现场引起了不小轰动。放飞时,由将近20个壮小伙齐上阵,很是忙碌了一番,让观众跟着心潮起伏。 连云港市队带来的大型软体滚地龙、大型动态软体龙以优美的姿态腾空而起,让市民纷纷叫好。 “太美了,今天一天还没玩够,明天我们还要再来!”赵先生一家三口开车来大龙湖看风筝节表演,9岁的女儿开心地都不愿意回家,父亲答应第二天再来时才愿意走。 志愿者成现场最美丽的人 风筝节现场,来了百名画童现场作画百米长卷,成为一景。这百名画童来自紫藤书画教育,他们用手中的五彩画笔现场创作风筝节盛况,蓝天、风筝、绿草、碧湖……大龙湖的美景画满了百米长卷,众多围观市民纷纷称赞。 来自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学院和机电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在风筝节现场志愿服务两天。为保证活动现场秩序,给市民以更好的风筝节体验,志愿者团队全力服务。志愿者孟洋洋同学说:“有了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努力,风筝节会办得越来越好,大龙湖风筝节已经成了徐州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