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频道 > 旅游信息 > 正文

徐州市努力打造“徐派园林”品牌

提高区域中心城市生态环境核心竞争力
珠山宕口遗址公园。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井贤 摄
小南湖景区。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樊海涛

6月28日,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在广西南宁圆满闭幕。徐派园林展园在博览会上包揽各项大奖,再次引起游人、专家的赞赏和瞩目。

本届园博会以“生态宜居 园林圆梦”为主题,有国内44个城市、东盟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9个城市参展。由市住建局承建的徐州展园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以“徐风汉韵”的徐州地域文化为主题,在有限的空间中,秉承“天人合一、壶中天地”理念,采用自然式规划布局,灵活运用了园林障景、框景、对景等造景手法,巧妙地将徐梁王鼎、汉风纹饰和汉式建(构)筑等文化内涵融入其中,彰显了“徐风汉韵为魂、厚重清越为根、景成山水为形、舒扬雄秀为表”的徐派园林风格特征,充分体现了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在组委会组织的评选中,徐州园荣获室外展园综合竞赛“最佳展园”,专项竞赛的“最佳设计展园”“最佳施工展园”“最佳植物配置展园”“最佳建筑小品展园”,组委会“最佳园博会创新项目”,包揽了全部六个奖项。

“徐派园林”曾经留名青史

“我们‘徐派园林’有着自己的历史渊源,也是有根的。”市徐派园林研究院院长秦飞称,据研究,其始祖可追溯到徐人始祖——助禹治水的伯益。春秋战国时期,《左传》记载,古徐地不仅诸侯“盛游猎,喜园囿”,且“乡人歌之曰:我有圃,生之杞”,留下众多“囿”“圃”记录。

“特别是徐国都城遗迹的邳州梁王城春秋时期文化层中,不但出土宗庙官室和大型建筑的遗址,还有人造景园遗址。”秦飞说,这在国内园林史上是一大重要发现,已引起了园林界的高度关注。

秦汉时期,从徐州汉画像石“狩猎图”“庄园图”“庭园图”“景观桥”“苑长卷”等大量园林场景的刻画,可见这一时期的徐派园林已茁壮发展。到南朝,“徐派园林”在秦汉时期大气壮观而显粗犷风格之上,渐趋精致细腻,走向崇丽。当时彭城人刘义庆总结提出了“师造化”“意境念”的造园思想,将“徐派园林”营造技艺上升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层面,开创了中国园林理论史上明确将“师法自然”哲学思想作为造园理论的先声。

上起秦汉的囿苑与离宫别馆,下讫明清的官邸和私宅,古彭大地园林文化延续不断。但因历史上战乱和水灾等灾难频发,让徐州这座城市满目疮痍,数度陷于毁灭、复建的恶性循环,园林文化渐趋式微。到新中国成立时,市区仅存一个公园,绿化覆盖率尚不足1%。

树起新时代“徐派园林”旗号

为改变徐州生态环境,建设山清水秀美好家园,历届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长期坚持实干不辍。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持续推进荒山绿化,大力推进退建还山、退渔还湖、退港还湖、采石宕口和采煤塌陷地生态恢复等工程,着力建园惠民、敞园亲民。以真山真水、生态修复和两汉文化为核心,既有细腻婉约风格,又具大气磅礴特色的园林,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2016年,我市首批获得“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称号。

“广大黄淮陇海地区,同样为华夏文明重要发源地,而园林文化与江南园林、北方园林等相比存在一定差距,都还没有自己的‘旗号’。”秦飞说,这是一个不小的缺憾。近年,我市毅然扛起“徐派园林”的大旗,聚焦提高区域中心城市生态环境核心竞争力,以立足徐州、面向黄淮陇海、走向全国为定位,构建中国中部“徐派园林”新体系。

通过组织市内外专家学者,汇聚园林、建筑、文学、艺术等多学科力量,我市初步总结提炼出“徐派园林”自然、大气、厚重、精致的特质。现在“徐派园林”有“徐风海韵、厚重清越”的文化特征与“景成山水、舒扬雄秀”的表现形式,已获住建部、省住建厅、市委市政府和专家的认可。

目前,我市已把“徐派园林”研究成果应用于全市生态文明建设。集运动、健身、休闲于一体的首个海绵型公园即梨园路公园等一批精品园林相继建成开放;五山公园、泉润公园、卧牛山山体公园等项目正推进建设,进一步丰富了公园类型,均衡了地域布局,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和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travel/zixun/2019-07-15/437099.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