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文/徐报融媒记者 张瑾 图/通讯员 陈浩 江苏文化以“吴韵”“汉风”两大文化为代表。徐州作为汉高祖刘邦故里、江苏境内汉风文化的代表城市,正在打造世界级汉文化传承和旅游目的地。 传承汉文化在徐州讨论和实践已久,徐州在汉代考古、汉画研究等领域取得了全国瞩目的成果。2019年,国家机构改革中,文化和旅游部门合并,文旅融合促生了徐州汉服推广和汉服产业的发展,至今年7月,徐州举办的各种旅游文化活动都少不了汉服的身影。 汉服超模大赛海选、穿汉服免费游景区、身着汉服进行的汉舞汉乐表演……汉服作为徐州弘扬汉风文化的传播新方式,装点了生活,更装扮了城市。 汉服超模团闪耀古彭城 6月12日晚,来自全国各地的汉服爱好者、汉服社团集聚徐州汉纳国际演艺中心,参加第二届“礼衣华夏”汉服超模大赛徐州海选,峨冠博带、云佩霓裳的“汉服超模团”为雨后的彭城夜增添了绚丽色彩。 大赛评选分为自我介绍、才艺展示和选手走秀等环节。五组参赛选手有医务工作者,有小学教师,也有在校大学生,他们在60秒的才艺展示中表演了诗词朗诵、舞蹈、古筝演奏等。盛装而来的选手招展华服,迤逦而行,或温婉清雅,或雍容华贵,或潇洒出尘,让观众近距离感受中华文化之美。一位以徐州博物馆的汉舞俑为着装风格的参赛选手在走秀中模仿了舞俑翘袖折腰的动作,汉韵十足。 6月15日晚,徐州博物馆内流光溢彩,在国潮汉风·夜彭城暨2020徐州文旅惠民消费季启动仪式上,市歌舞剧院演绎了《彭城夜华浓》上灯节目,衣着华丽汉服的表演者从乾隆行宫的长廊款款走向舞台,将演出推向高潮,8位来自徐州文化馆的汉服女子分成三组,在行宫的水榭亭台间时而舞动、时而定格,吸引了游人驻足拍摄。 7月18日晚,大型室内实景剧《徐州之夜·大风歌》首演中,刀光剑影的楚汉战场上,霸王虞姬的别离悲壮凄美;华丽盛大的登基大典前,跨马而来的高祖刘邦意气风发;万邦来朝的友好往来中,金发女郎与汉装小伙欢歌劲舞……这台以现代舞台技术呈现刘邦创立大汉、还乡唱大风歌的综艺节目中,各色的汉服让人目不暇接。 除了汉服展示,徐州的艺术家也将画笔落在了汉服上。7月15日,40余名油画家会聚在汉王镇和园,拍摄汉服模特走秀,交流绘画创作心得。这一冠名“国潮汉风”的汉服油画作品创作活动将持续到8月,意在用油画体现汉服之美、展示汉风文化,优秀作品届时将统一展出。 汉服共汉乐添韵回龙窝 汉服虽名为汉,并不仅指汉朝的服装,而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指从夏商周到明清,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的服装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承载了汉族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 汉代是徐州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峰,因而汉代服装展示在徐州偏多。徐州演艺集团汉乐乐团的汉乐表演宛如一场汉服秀,每当身着汉服的演奏者出场,人们对其服装的惊赞与欣赏,几乎超过了汉乐。 位于回龙窝的国潮汉风馆是徐州汉乐乐团演出的常驻地。这个不大的精巧院落接待过数十位来徐体验汉文化的联合国官员、港澳旅游达人、圭亚那电视台记者,是徐州重要的汉文化展示窗口。 绚丽多彩的汉服是历史沉淀的瑰宝,雄浑铿锵的汉乐是岁月长河的回响。江苏省柳琴剧院院长、徐州汉乐乐团团长韩梅介绍:“汉服作为本团的演出服饰,为观众展现了汉代文化特色,乐手们演奏前后,向观众施以汉礼,体现了汉代传统。演出之余,国潮汉风馆还为游人提供汉服试穿、约拍服务,让市民更直观地体验汉文化。” “聚焦汉文化传承、保护、发展是我们的责任。”韩梅说:“2016年,由江苏省柳琴剧院为班底的乐团创作了大型舞台音乐《汉乐华章》,用汉乐表现了汉朝建立之前的楚汉相争和刘邦登基后的汉王朝盛景。目前,《汉乐华章》的续篇《盛世汉歌》正在紧锣密鼓地策划当中。” 在汉文化的推动上,韩梅感慨:“创作汉代艺术作品是对汉代文化的寻源、盘点、反思,也是进行一次新时代的文化启蒙、洗礼、传承。全团人员正积极响应徐州打造世界级汉文化旅游和传承目的地的要求,化理念为行动,强化融合发展,以文化要素推动旅游的特色化、品质化、效益化,努力将回龙窝国潮汉风馆品牌化、精品化,使之成为游人心中的汉文化传播聚集地。” 舞台帷幕后的美的使者 7月20日这天晚上,回龙窝的国潮汉风馆里汉乐悠扬,这是徐州汉乐乐团弥补上周末因为下雨而缺席的一场惠民演出。后场中,一位非乐团人士忙前忙后地帮助演员整理服装、熨平褶皱,她就是上周刚刚被认定为第五批鼓楼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汉服设计制作技艺”的区级非遗传承人杜梅。 70后杜梅早先做过教师,出于对舞台服装的热爱,将职业规划转向了服装。本世纪初,在汉服这一概念还没有盛行的时候,杜梅即开始了汉代演出服的设计制作。今夏,市歌舞剧院在徐博之夜、汉纳之夜等多个舞台亮相的汉家霓裳展示、大型实景剧《徐州之夜·大风歌》中使用的汉服,多出自她手。 “汉服穿在演员身上,已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它会影响到整台节目的质量和品位。”每有使用杜梅制作的服装的演出活动,她都会全程在场。出于对作品的负责,演出到哪里,她的“售后服务”就会跟到哪里。 对于新制的汉服,有些演员可能穿得不正确,需要调试,而像汉乐乐团的演出服,跟随《汉乐华章》已走过四年,也要跟场服务吗?对于记者的问题,杜梅说:“《汉乐华章》演员造型多,服饰型制不同,穿法有别,穿得不妥会影响演出效果。我在后场帮演员们调整服装,尽量地让每件衣服都能展现出最美的一面,这样可以让演员们集中精力演出,不在服装上分心。” 杜梅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用原料与工艺最接近自然的古法制作汉服,受到徐州各演出院团的欢迎。穿着她的服装的汉乐乐团演出的《汉乐华章》曾获江苏省文华大奖,杜梅为之骄傲。 作为汉服设计制作技艺的传承人,杜梅深感肩上的责任:“汉民族传统服饰是华夏先辈高度智慧和艺术才能的结晶,是几千年以来社会成员彼此融洽相处的媒介,也是华夏民族共同的发明创造。它的魅力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恢复汉服不仅是为世界服饰文化增添华章,更重要的是可以延续华夏文明,重建同胞对中华文明的自信。” 潜移默化的汉文化传承 在杜梅的工作室,记者遇到了曾经采访过的泉山区汉服礼仪文化促进会的秘书长张晓初与副会长王弈翔。 汉服是徐州一张流动的“汉文化名片”。在今年4月汉王镇举行的文旅活动中,来自泉山区汉服文化礼仪促进会的十几位老、中、青、幼年龄段的汉服表演者在舞台上呈现了汉、唐、宋、明时期的汉民族服饰和礼仪,靓丽的服饰色彩、端庄的礼仪动作和生活化的场景画面,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整个节目中,古稀之年的银发奶奶张晓初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出身书香世家、早年从事文化工作的张晓初由内而发的精致与优雅,如和煦春风感染着观众。记者在采访中得知,这一别致走心的汉服秀从创意到排练,仅用了两天的时间,它的编导就是上月在徐州举行的“礼衣华夏”汉服超模大赛夺魁的王弈翔,一个明眸皓齿、阳光帅气的大男孩。 泉山区汉服文化礼仪促进会成立于今年年初,发起人李洪莲因汉服文化的传播,今年被徐州博物馆评为优秀志愿者。王弈翔说,汉服文化礼仪促进会聚集了各行各业的汉服爱好者,平时大家聚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对汉服文化与礼仪的推广充满热情与想法。 王弈翔曾在一线大城市从事舞蹈编导工作,作为独生子女的他感到漂在外面无法尽人子之责,于前年回到家乡徐州创业。问起他在汉服超模大赛取胜的优势,王弈翔谦和地说:“我感觉个人没有什么优势,只是当我穿上汉服时就会有一种力量和厚重感,气场不由而生。这是我第一次尝试汉服走秀,参赛初衷是希望通过这个形式让大家认识汉服礼仪文化,更希望把咱们徐州的汉文化推广出去。” 将汉服与礼仪置于一体进行推广,王弈翔解释:“汉服是汉文化的载体之一,着汉服学礼仪是为了引导大家通过对汉服的欣赏与兴趣,将汉文化的礼仪慢慢融入生活,希望通过人们对汉文化的了解,促进社会和谐。” ■现场 触手可及的汉文化载体 背后承载着造物者的匠心 汉服采用幅宽二尺二寸(50厘米左右)的布帛剪裁而成,分为领、襟、衽、衿、裾、袖、袂、带、韨等部分。根据裾的长短,汉服有三种长度∶襦、裋、深衣。一套完整的汉服通常有三层:小衣(内衣)、中衣、大衣。 汉服工艺复杂,为了设计好汉家衣裳,杜梅经常到外地采风,从西安到甘肃,再到敦煌,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去当地的博物馆。古人的智慧为她增添了灵感。 汉服剪裁以直线为主,辅以转向比较陡的弧度。有着多年服装设计经验的杜梅最初看到汉服时觉得奇怪,一切都透着和现代不一样的东西。 “汉服审美有别于我们正常的审美,比如汉服里经常遇到的红配绿、橙配绿,用在汉服上会特别好看。在很多汉服设计师用公共素材去配色的时候,我坚持所有的纹样都自己画,一件汉服往往要做一个月,有时候甚至要花上大半年。”杜梅说。 一件汉服的成衣过程复杂且艰辛,平裁对面料和剪裁的要求都很苛刻,所有瑕疵无法避开,要求操刀人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技巧。 汉服制作中所有的设计、打版、剪裁、缝纫,杜梅都亲力亲为。在杜梅的工作室,她向记者介绍了一款纱龙袍的制作经历。第一次她觉得布料质感不对,第二次发现经线易断,把断线夹出来也不行,第三次经纬线变调后仍旧失败……经过反复琢磨返工,当看到做好的这件汉服熨烫平整地挂在衣架上,再充满仪式感地于腰间束上大带,杜梅才稍稍满意。 “圆领、交领、竖领,这些基本款式里的细节以及平面的裁剪都是汉服的核心,如果失去了这些特点,它就不是汉服了。”杜梅说,“我认为,遥不可及的汉服是博物馆的文物,而自己复活的汉服与之有着不同的价值,它需要触手可及,随时又有人能穿着走出来。” ■结语 去年11月,在徐州举行的汉服产业发展研讨会上,来自一线城市多所高校和服装设计界的专家共聚一堂,为挖掘新的汉文化元素,将汉服打造成为看得见、穿得出、传得开的文化符号,促进徐州汉服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主旨演讲环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副院长胡越、金顶奖设计大师武学凯,跨界艺术家、“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勋章”获得者徐南歌子,江苏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江苏省美学理事会副会长徐放鸣,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院长王永进,分别以两汉服饰文化元素研究、汉文化与现代汉服的审美趋势、徐州汉文化的美学特征和当代传承、汉服产业发展等主题,分享观点、交流经验、碰撞思想。 据与会专家初步估算,目前全国汉服市场的消费人群已超过200万人,产业总规模约为10.9亿元。徐州的汉文化积淀为汉服文化和汉服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这方沃土之上,在众多的有识之士的努力下,从历史中迤逦而来的汉服,当有更好的未来。 总第28期 探求中华文化起源 保护民族传统基因 关注前沿学术研究 分享人文思想光芒 《汉风周刊》每周四出版 邮箱:1740449948@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