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频道 > 旅游信息 > 正文

江苏文化类高企突破1000家 前8月文旅消费占全国近10%

 9月1日,全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召开,部署全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文化强省建设。

 去年4月,全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召开,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促进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一年来,全省各地各部门积极作为、开拓进取,我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有力推进,助力经济运行回升向好。

 以项目带动促进产业落地

 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达到10847家,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151.56亿元,居全国前列;江苏广电、凤凰出版、江苏有线再次入选第十五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新华报业、江苏卓易首次入围提名奖……一年来,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呈现新气象、取得新成果。

 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一系列政策“保驾护航”。去年以来,我省印发《江苏省关于贯彻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施意见》《推进长三角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江苏行动方案》《江苏省沿海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建设实施方案》《推动扬子江城市群数字文化产业与创意经济跨越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着力构建“三轴一圈”文化产业布局,促进全省文化产业区域联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坚持项目带动,扎实抓好重点文化产业“落地生根”。我省发布“十四五”时期文化及相关产业重点项目清单、2023年江苏省重点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名录,实行动态化管理、清单式推动、责任制落实,加快推动国家文化大数据华东区域中心,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中国电影资料馆江南分馆等重大项目建设。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文化消费的支撑。今年以来,全省文旅市场重现热腾腾的“烟火气”:南京、苏州等城市成为“网红”旅游目的地,立足本土文化IP开发的常州恐龙园、淮安西游乐园等主题乐园受到追捧。

 一系列数据,传递着文化消费市场的信心——今年1—8月,全省共举办各类营业性演出14.3万场次,演出审批数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49.2%;根据银联数据,全省1—8月文旅消费总额达3451亿元,占全国近10%、占比全国第一。

 以新业态培育发展新增长点

 江苏是实体经济大省,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的文化产业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贡献突出。如何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赋能制造业、农业、旅游业、建筑业、体育休闲业等传统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培育发展新动能?会上,各地各部门纷纷亮出经验做法。

 文化精品生产,带来真金白银的“流量”。省文投集团采取投资助力、自主制作等方式推动文化精品生产。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叫好又叫座、加场即售罄,截至目前巡演场次累计已超百场,并荣获中国舞剧最高奖“荷花奖”。无锡持续放大影视产业“吸睛”效应,近期持续热映的苏产电影《封神第一部》《八角笼中》均由被称作“华莱坞”的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出品,票房双双突破20亿元。

 此外,记者注意到,各地纷纷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文化元素、文化符号作为塑造文化品牌、提升文化影响力的第一要位,突出创新创意。

 泰州做靓凤城河文化核,对以坡子街为核心的稻河、草河、府前街、城中历史文化街区、文物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修缮、传承化利用,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淮安依托丰富的运河文化元素,规划“淮上四卷·运河八园”文化空间布局,重推“百里画廊”建设,水工科技馆等地标性项目加速推进。扬州依托毛绒玩具、古琴古筝等文化产业基础,打造邗江毛绒玩具创意设计产业园、曹甸教玩具电子商务示范园区、甘泉琴筝产业园,统计调查产值规模超80亿元。连云港培育水晶工艺品、海鲜直播、主题服饰等一批特色文化产业。

 层出不穷的文化新业态,正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夜幕降临,身着汉服的游客络绎不绝,临河小店开门揖客,娓娓动听的昆曲、评弹在老街古巷里响起……在华灯初上的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一眼仿佛穿越千年时光。

 融合了人气市集、文创售卖、艺术展演等现代文化业态,文化地标纷纷变身网红打卡地,让深厚的历史以更年轻的方式走进日常生活。

 人文经济相互激荡,文化“软实力”成为经济“硬支撑”,在彰显经济建设成色与质地的同时,持续增强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也化作经济发展独特的人文密码。今年7月,第十三届江苏书展在苏州落下帷幕,主分展场举办活动2000余场,线上线下实现销售码洋约2.52亿元。而总量超1.6亿人次的阅读直播、14万余人次参加的读书、购书活动,让“书香江苏”为经济社会的发展、精神家园的营造持续提供智慧和能量。

 以“数字之翼”积蓄腾飞动能

 数字之风徐徐吹拂,文化产业迎风生长。数字传媒、游戏动漫、人工智能……本次会议现场宣读了第五批省重点文化科技企业名单。记者注意到,数字化、融合化、智能化、跨界化特征愈加凸显,展现出文化产业与科技深度融合的蓬勃生命力。

 会前,参会代表在南京实地考察了有关重大科技平台和重点数字文化企业。在硅基智能,形象个性均可“定制”的数字人展现出直播核心竞争力;专注移动VR产业的睿悦信息Nibiru,让“AIGC+元宇宙”的愿景照进现实。这些创新运用,正是我省文化产业积极拥抱“数字+”的生动实践。

 当前,我省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文化类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家。

  活化利用、转化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正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盐城加强对淮剧资源的线上数字化整理保存和线下实景展示,上线“中华淮剧”APP、中华淮剧官网。无锡创新开辟传统行业“出圈”路径,依托版权交易平台和全球首个紫砂可信区块链联盟链,上线全球首个紫砂元宇宙平台,搭建优秀紫砂品牌联合发售平台,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非遗文化体验空间。

 以“数字之翼”积蓄腾飞动能。苏州以苏州高新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元和塘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月亮湾文创产业园等为载体,集聚一批以智能穿戴设备设计与制作、数字内容生产、电子竞技等为主的新兴文化企业。对数字文化领域新增项目,扶持资金可达实际投资的10%。南京将做优新街口商圈“数字文化艺术”消费场景、夫子庙“穿越千年古风”文旅场景等,打造长江大桥、大报恩寺等“数字孪生”文旅地标,推出定制化IP内容和沉浸式旅游产品,鼓励引导数字藏品等新业态发展。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江苏将以国家文化大数据华东区域中心建设为牵引,建好江苏文脉、江苏记忆、江苏方志、数字大运河等江苏文化数据库,打造一批文化数字化生产线。推动文化产业链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打造大数据支撑、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的智慧产业链体系,提高文化产业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吴雨阳 顾星欣)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travel/zixun/2023-09-04/458479.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