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频道 > 旅游信息 > 正文

从汉代玉龙看中国龙文化

文/图 岳凯 陈钊 统筹/ 本报记者 张瑾

龙是中国神话中的一种能兴云雨、善变化、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四灵之首。龙是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相互影响的结果,体现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各种龙的造型大量出现在中国人最为看重的玉器之上。

在玉龙发展的历史中,最为重要的转型期大约在汉代,一方面体现出多源集成的特性,另一方面开始有了象征君主帝王的神性,这种属性又和两汉玉器所体现出的雕饰豪放、品种繁多、技艺精湛的时代特征相得益彰。

龙年说龙,徐州博物馆文博专家岳凯、陈钊从全国各地的玉器文物特别是徐州出土的汉代玉器文物上所表现的龙造型,分析阐释了中华龙文化的来龙去脉。

龙长啥样?

这些动物与龙有关联

从考古的角度看,中国龙的产生至少有6000年的历史了。目前记载所知最早的龙形文物是北方的红山文化的玉龙,制作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000年。

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羊场乡额尔根勿苏出土过墨绿色玉猪龙,双耳呈尖弧状竖起,双目及鼻孔均呈圆形,用阴线刻出,吻部前噘,头部如猪,身卷曲如钩,但无鳞,表明它与蛇类并无关系。

《淮南子·修务训》:“凿龙门。”汉代高诱注:“龙门本有水门,鳟鱼游其中,上行,得[从]上过者,便为龙,故曰龙门。”

在汉代人的观念中,鱼是龙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型。安徽省巢湖市放王岗汉墓出土的圆雕龙形玉佩,龙首口微张露齿与尾相连,龙身遍饰渐次变小的双阴线鱼鳞,龙为“百鳞之长”也表达了这个意思。

在古人心目中,龙为鳞虫之长,是水中神物,人们想象可以以龙为舟。《汉书·地理志》记载:“其君禹后,……文身断发,以避蛟龙之害。”但随着龙的神话色彩的逐渐加强,更多的龙造型不是劈波斩浪而是腾云驾雾,汉玉龙身上多刻画云纹。

龙万化多端,唯有蛇样修长的身子从未变过,但是龙的实体却不是蛇。在距今3000年左右的商周时期的甲骨文中,“龙”“蛇”各有明确的不同形象,二者形状有点像,但没角的是蛇,有角的是龙。

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有青玉质夔龙纹玉璧,璧用同心圆绳纹分为内外两区,内区为涡纹,外区为变形夔龙纹。龙纹结构奇特,刻画正面龙头四组,龙头雕出额头及鼻梁,嘴不明显,鼻下部两侧各有两条粗阴线,粗阴线较宽,龙头上有两个飘带状角向两侧延伸,与细而长的飘带状龙身缠绕,能直观看出蛇的形体对龙造型的影响。

随着更多证据的出现和研究的深入,应该说龙的起源和本质,是古人对鱼、鳄、蛇、猪、马、牛等动物和星象、云雾、雷电、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是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相互影响的结果,这些观点或多或少地被汉代先人所继承,并在汉玉上有所体现。

龙的造型,

受早期天文学的影响

有着“中华第一龙”之称的龙形蚌壳文物,发掘于河南濮阳西水坡,蚌龙长1.78米,头北尾南。这条龙,与一同出土的蚌虎一道,为中国天文星宿四象之说提供了6000年前的史料证明。这条龙,不仅是造型成熟的龙,还是代表初期天文学发达水平的东方青龙。

天文学是我国古代发达的自然科学。东汉《论衡·谈天》记载:“二十八宿为日月舍,犹地有邮亭,为长吏廨矣。”在中国人眼中,二十八宿就是星星组成的驿站。

古人将东西南北划分为四宫,即所谓四象,又称四兽、四神。东宫七宿南北排开,被想象为一条巨龙。配合古代的五行五方五色之说,四象也被着了色,分别称为青龙(也叫苍龙)、白虎、朱雀、玄武。

青龙共包括三十颗恒星,龙心中间的那颗星是一颗星光呈红色的星星,古人称其为火。这颗大火星,就是青龙所戏之珠。

《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日月山,天枢也。吴姬天门,日月所入” ,于是出现了“烛龙”衔火精照天门的传说。

先秦古籍《庄子·列御寇》记载:“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墓出土的龙虎形玉带钩,龙仰身昂首,颔下有一环,虎亦伸爪攫环,龙虎躯体及圆环都以勾连云纹为饰,周缘有突棱,正是青龙戏珠之形。

玉璧因透明晶莹的质地光泽与内外同圆的结构形态,从而使其成为替代日月的照明光源,古代玉璧之上多龙纹,概应是这种用意。

从人类神话的构创过程看,有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规律,就是许多神灵的起源都是由对自然界作功能性解释的需要出发,后被人格化为实体。就龙来说,云以及云和雨的功能性关系(云产生雨),都是产生龙的意象的基础。

风雨即将来临的时候,往往先自传来隆隆雷声,再看到浓云之中金蛇乱舞,知道甘霖即将来临,久而久之,先民们从中抽象出有形(金蛇)有声(隆隆)的概念,并用拟声法为之命名为“隆”,造出一个“龙”字,并读作“隆”。

有专家认为雷电龙“三位一体”,龙就是雷电的形象。也有专家说,龙的原型来自春天的自然景观——蛰雷闪电的勾曲之状、蠢动的冬虫、勾曲萌生的草木、三月始现的雨后彩虹等。

这其中,虹是龙的最直接原型,汉画中虹呈现为双首蛇虺的形象。龙与虹崇拜有密切关系,《西都赋》有“抗应龙之虹梁,列棼橑以布翼”的佳句。

由于大气折射,海天之间浮现出楼阁街市的奇观。古人通过长期观察,体悟出浮现于海天之间的影像与大气有关。可是,这气由何而来呢?人们说,那是蜃吐气而成。能有如此壮举的蜃,古人宁愿想象它是蛟龙之属。

徐州陶家山汉墓出土的西汉出廓龙首玉珩,双龙首左右对称,龙身琢满勾云纹,龙身上下侧附饰有出廓云纹,表达了蜃吐气成“虹梁”的意境。

龙可求雨可代步飞升,

且分雌雄

古人讲龙,最具功利性和大众化的话题是:龙治水。汉代,龙在文献记载中多被用来求雨。龙本缘水而生,与水密切相关,所以自然而然与水联系起来。

祭龙求雨,古人还要堆土龙。汉人认定,龙是兴云布雨的神物。《淮南子·地形训》说“土龙致雨”。为什么龙能致雨呢?因为,云从龙,有龙便有云,也就有了雨的希望。《吕氏春秋·召类》说“类同相召……以龙致雨”,视龙为司水主水的神灵。

在蛇类和蜥蜴类之外,龙还有一个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那便是马类。《周礼·夏宫》:“马八尺以上为龙。”《论衡》则说:“龙之象,马首蛇尾。”龙、马之缘又是古代天文学话题。《史记·天官书》:“房为府,曰天驷。”被古人称为马祖的房星与青龙七宿重合,也就是说房星既是龙,也是马。

《山海经》中,经常出现龙神人面、鸟身龙首、马身龙首等怪物,龙通常是作为神人的坐骑。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禹的后代之一擅长养龙,供帝舜驱使。舜赐其姓董,为豢龙氏,到了夏朝,孔甲做帝王的时候,有个名叫刘累的人曾随豢龙氏学驯龙,来为孔甲饲龙,孔甲赐其为御龙氏,据说就是刘姓(包括刘邦)的祖先。

《淮南子·览冥训》中有段文字,描写女娲炼石补天后而去,“乘雷车,服应龙,骖青虬” “前白螭,后奔蛇”浩浩荡荡上九霄的情景,形形色色的龙构成了一支庞大的车队。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大人赋》中也有如下描述:“驾应龙象舆之蠖略逶丽兮,骖赤螭青虬之鞮蟉蜿蜒。”

汉代人心目中的龙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多姿多彩,有应龙、蛟龙、夔龙、蟠螭(龙)、虬等等,大体在汉玉上都有体现。

应龙的特征是生双翅,鳞身脊棘,头大而长,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齿利,前额突起,颈细腹大,尾尖长,四肢强壮,宛如一只生翅的扬子鳄。徐州天齐山汉墓即出土过这样一件圆雕应龙。这种立体造型的腾龙,在汉代玉龙中非常少见,由于没有边框等束缚,整体造型更显劲健有力。汉代画像石中应龙大多和羽人为伍,可见是飞升的神物。

汉玉上的蟠螭,多圆眼大鼻,眉向上竖,并往内钩,眉毛浅,猫耳,颈粗大且弯曲,腿部的线条变弯曲,脚爪常上翘,身上多为阴线勾勒,尾部呈胶丝状阴刻线。

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出土的一双面蟠螭纹玉佩,正面透雕蟠绕三螭,左上部螭首张口瞠目伸出体外。佩体上部正中雕一双面螭首,螭口即为佩挂时穿系之孔。背面亦雕有蟠绕虬曲的两螭,整体造型生动,刻镂精细,是蟠螭造型的典型代表。

汉代人的认识中,龙分雌雄。传说伏羲龙身,女娲蛇躯,战国秦汉时期此种题材广为传播,雌雄以龙蛇分之。由此看来,虺蛇多为女子的象征,后世将蛇化为美女,因而有《白蛇传》等传说。

龙与帝王的渊源始于黄帝,

升华于刘邦

龙与帝王的渊源当从黄帝算起,《山海经》中龙是黄帝的助手或坐骑。《山海经》郭璞注引《归藏·启筮》讲到,鲧奉天帝之命治水失败后,尸身中诞生了一只黄龙,也就是鲧的儿子禹。此时的龙已是作为帝王的化身出现,可见地位的飞速上升。

这时期,龙也用来形容大贤或大圣,如孔子对老子的评价是:“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

此后“龙”的名称使用权,逐渐被皇家所垄断。《史记·晋世家》以龙蛇比喻君臣,“龙欲上天,五蛇为辅”。

真正在君权神授意义上讲天子龙种的,始见于《史记·高祖本纪》:刘邦的母亲刘媪 “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汉代还有“长相如龙”“斩蛇起义”等故事来强化这一概念,而龙亦成为皇帝的专利,也使汉末的玉龙造型趋于一致,结束了瑰丽多姿、丰富烂漫的黄金时代。

总之,在玉龙发展的历史中,最为重要的转型期大约在汉代。一方面是继承了夏商周的文化,由多源集成而来,另一方面,龙身上开始有了象征君主帝王的神性,因为此时的汉代已建立了空前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统治阶级在社会礼仪、日常生活中更加广泛地使用玉器,琢玉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并逐渐形成崭新的时代风格。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travel/zixun/2024-02-07/459664.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