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启源 通讯员 苗永乐 魏飞龙 “从前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如今在家门口有了工作,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近日,沛县汉运外贸服装厂员工燕侠发现,厂里最近外贸订单多了不少,自己的收入也增加了。 近年来,沛县税务部门积极融入精准扶贫攻坚大局,结合帮扶村经济发展实际,多方学习“真经”,调研致富“秘方”,发挥税收“专长”,坚持用足用好税收政策,打好减税降费、精准服务“组合拳”,以“税务扶贫”助力“产业脱贫”,扶持企业做强做优,激发群众致富梦想,为“扶贫之火”再添“税务之薪”。 农民就业来了“好助手” 燕侠所在的服装厂位于沛县朱寨镇王楼村,是税务局等帮扶单位投资60万元成立的扶贫工厂。在2016年成立之初,工厂以“脱贫攻坚,致富百姓”为宗旨,为当地低收入农户提供近60个工作岗位,带动村集体年增收20余万元。服装厂专做服装外贸加工,在税务部门扶贫人员的帮助下,自开业至今接收了386万元服装加工订单,解决了全村90%以上贫困家庭的就近就业难题。 “前段时间工厂经营成本提高,资金周转困难,订单也受到影响。”企业负责人赵祥峰说。沛县税务局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摸底收集企业涉税问题,发现该工厂符合享受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免征增值税的优惠政策。扶贫人员通过点对点精准滴灌,手把手辅导,把优惠政策讲深讲透,通过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帮企业解决了难题。 “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帮扶,一年下来可以节省9.2万元成本。加上小规模纳税人免税额标准提高后,1至3月累计为企业减免增值税1.21万元。”赵祥峰说,“减税降费”增加了企业资金流,为工厂争取更多的订单提供了资金支持。 脱贫致富有了“助推器” “多亏了‘扶贫车间’,让俺在家门口就有了生计,每天上班像‘串门’,赚钱顾家‘两不误’。”沛县安国镇刘邦村贫困户李守民拉着沛县税务局局长张卫东的手感激地说。 刘邦村是省定“经济薄弱村”,2017年7月,在沛县税务局等4家帮扶单位40万元扶贫资金的支持下,村里的“扶贫车间”建成投产,为该村及周边村贫困家庭提供120多个就业岗位。“去年下半年,‘扶贫车间’在运营中遇到困难,多亏税务部门出谋划策,帮助企业降低了税负,解决了难题。”企业负责人屯思远说。 在帮扶中,沛县意识到扶强产业才是脱贫的根本,于是借助园区徐州华钢耐磨有限公司生产优势,把扶贫工作与村特色产业结合起来,投资建设一座1500平方的标准球磨机衬板加工厂房,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35万元。 为帮助“扶贫车间”和企业落实好“减税降费”新政,县税务局成立“刘邦村税务扶贫工作站”,并利用工作站开展税收宣传进车间、进企业、进农村活动;组织专项服务组,为企业整合梳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并为其量身定制《“减税降费”政策指南》,先后5次组织业务税干讲解税收业务知识,让企业知晓减税政策,激发了发展活力。 农村发展再添“新引擎” 提起“减税降费”,正处于创业初期的沛县张庄镇吴传楼村前进家庭农场主魏前进心里已有了盘算:“我们要把减税省下来的税款一部分用在扩大生产上,一部分给员工多买些保险,这样可以带动更多贫困户增收致富。” 为帮扶吴传楼农业合作社发展,沛县引入了“产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先后成立了前进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了商品粮标准储备厂房。沛县针对该村的扶贫企业开展跟踪服务,成立由业务能手组建的“脱贫政策辅导团队”,主动上门送政策、送辅导、送指引,让产业扶贫政策发挥最大效应。目前,该村48户贫困户种植蔬菜面积突破280亩,种植高品质粮食作物2000余亩。 “下一步,我们将聚集精准扶贫方略,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变‘输血’为‘造血’,借助税务工作站前沿优势,充分利用税收优势,培训企业财务人员,用好、用足、用够‘减税降费’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发挥脱贫攻坚的税务力量。”沛县税务局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武来平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