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作霖 通讯员 曹瑞平 胡建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邳州官湖镇党委政府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依托邳州银杏小镇核心区建设,围绕打造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区,创新提出“党旗领航、五彩振兴”行动,坚持组织引领、产业支撑、特色推进、文化铸魂、共建共享,实施红色党建、绿色发展、金色旅游、蓝色河韵、青色杏坛五项重点工作,抓党建促“五大振兴”的蓝图,在授贤正一点点变为美好现实。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江苏省生态文明示范村、江苏省水美乡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传统村落保护村、江苏省康居示范村等一批金字招牌纷纷花落授贤,打造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区的路径越来越清晰……
红色党建 引领组织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组织振兴是根本保障。
授贤村辖13个小组,5230名村民,89名党员。官湖镇党委从强化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入手,深入践行“共建共治共享”新理念,系统化运用“听群众讲、向群众说、带群众干、让群众享”工作法,倾力打造“干事创业、一呼百应”的村级班子,选好用好心系百姓、走在前列的主职干部。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把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近日,授贤村获评徐州首批基层党建示范点。
投入300多万元,高标准建设全国第一家集装箱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打造“一站式”为民服务综合体,村“两委”成员逐一包挂、双向选择,建立村“两委”坐班制、节假日值班制和便民服务全程代办制,实现群众办事“一站式”和“零距离”。
强化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通过抓好“三会一课”,不断强化党员干部党性。打造党员志愿者示范街,建立了3个党员志愿者同行驿站,并设立了党员示范户、党员志愿者示范户、流动党员示范户、流动党员志愿者示范户和志愿者示范户5类商家示范户,通过党建带动,将基层党建工作与志愿服务活动有机结合,并有力助推了景区发展。
绿色发展 引领产业振兴
产业旺则百业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
授贤聚集“一棵树的风景”“一座湖的资源”,突出景区拉动、大户带动、农民参与,构建田园综合体,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以乡村旅游促乡村振兴。
推动银杏一二三产贯通发展。推动一产结构调整,推广优良品种和栽培技术,放大万亩成片林银杏资源优势,形成春采叶、秋收果、冬移株的作业模式;推动二产融合发展,融入邳州银杏加工产业,加快土地规模经营,大力发展银杏林下种植,用工业化理念推动银杏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富民优势;推动三产壮大提升,依托银杏湖景区建设,打造国内最长的集装箱风情街、万亩花海、文化产业园区、银杏产业集中展示区、乡村人才实践基地等,旺季每天可接纳游客5万余名,打响邳州银杏甲天下的美名。
在前期打造4000余亩的银杏湖、60000平方的沙滩浴场、近万亩水岸花海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三权分置,集中经营面积将突破2000亩,盘活土地1260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经村集体规模经营,注册邳州市一棵树农业有限公司、开办合作社等方式,2017年授贤村集体收入达120万元。
金色旅游 引领生态振兴
作为银杏特色小镇核心区,授贤村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乡村旅游为契机,抓住沂河水韵、银杏林海、古村文化、特色产业四大要素,做足生态文章。
授贤村党支部书记王峰说,我们抓住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契机,着力打造银杏小镇,依托“满湖明月,一林清气”,引沂润村,活络水系,重现古村十八景,彰显“高木出花海,夕阳打渔船”的“沂水古风”,着力打造出银杏林深、沂河水长、环境优美、古韵悠扬的田园乡村格调。
授贤村名胜古迹众多,自古就以渔村十八景而著称。授贤村秉承苏北地方建筑风格,加快打造冯氏祠堂、沂水渡口、古村戏台等传统民居,重建300米授贤老街,重建圯桥、古戏台、茅草廊道、孔子讲学、关公斩水兽景点,再现昔日商贸繁华。以邳州最美的生态观光路为主线,实施引沂润村,活络水系,打造一条全长1500米的生态水环线,串联村内主要景观节点,形成“满湖明月,一林清气”,全景展示“出门无所见、满目银杏园”的大美银杏组团,彰显银杏小镇新特色。
蓝色河韵 引领文化振兴
弘扬沂水古风、崇礼尚贤的民风,才是文化振兴的主脉所在。
授贤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因黄石公授书张良而得名,素有“水陆商埠、千年古镇”之称。
在以景怡人、以文育人的同时,加快中国文化艺术名家邳州创作基地的建设,形成国内最大集装箱文化创意街区,实现生态景观、人文情怀与商圈服务的完美融合,倾力打造田园乡村典范之作。传承特色鲜明的乡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技艺,加强农耕文化、民间技艺、乡风民俗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尽力的生动局面,乡风、民风得到进一步改善。
青色杏坛 引领人才振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官湖镇挖掘授贤村自古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优良传统,着力打好“授贤、聚贤、用贤”3张牌。
实施乡村人才振兴行动计划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在村综合服务中心建立授权书院、开办“青色杏坛”大讲堂,大力培养乡村本土人才,支持各类人才留在农村,共同唱好乡村振兴大戏。
实施返乡人员创业3年行动计划,建立返乡大学生培训基地、创业人才培训基地,引导大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退伍军人等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定期邀请先进党支部书记、致富能手现身说法,持续造就一批农业科技人才、乡土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激励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