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铜山 > 正文

岳喜明历时7年数易其稿 《文化茅村》出版发行

让乡亲们了解家乡的文化根脉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明慧 通讯员 徐雪林

7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7年里,我们可以做许多事,但一条道走到黑,专心只做一件事,却不容易。不久前,《文化茅村》一书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设形胜渊源、教育、文体活动、民间艺术、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风土民情、民间文学等共10编,52章,252节,约60万字。作为主编,编书花了岳喜明前前后后7年的时间,“2011年启动编纂工作,2017年年底拟定初稿,2018年数易其稿,如今正式出版发行,为了留住乡村文化的根脉,我觉得这7年时间花得值”。

岳喜明当了一辈子文化人。1979年,他进入茅村镇文化中心工作,之后几年间,茅村境内的北洞山汉墓、花马村隋唐墓群相继被发掘,领导派岳喜明配合上级考古人员挖掘古墓。这其间,他被博大精深的文化吸引,在陪同考古过程中,用心留意茅村文化渊源,并记录下来,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细细研究。1997年,岳喜明当上了茅村文化站站长,他更加留意茅村境内的文化物质,经常自己骑着自行车一个村一个村去了解,哪个山头有古墓、谁家里留存古代文物、哪个村子有名人、谁会剪纸、谁会木雕、谁会书画、谁在全国比赛中获过奖项……他都一一去拜访,了解前因后果,然后记下来,几年来,他记的手册超过20万字。

手头有资料,身上又有茅村文化站站长的担子,岳喜明觉得编一部全面记述茅村文化历史渊源,历史文物、历史遗存的乡镇文化志书是自己不容推卸的责任。

他的想法得到镇领导的支持。2011年,他召集了茅村镇境内的几名文学爱好者,对多年搜集的资料再一件件详细采访、落实。

事情总是想着容易,做着难。原本以为并不算难的事,因为岳喜明的精益求精,《文化茅村》一编就是7年。为得到详实的资料,岳喜明带着编撰人员每天到现场去调查走访、考察求证、拍摄照片、碑刻拓片……

瓦房村有村民为清代钦点状元李蟠的后裔,为了考证事实,岳喜明带着编撰人员到瓦房村去拜访李氏后人,去了两次,都因为白天人家出门干活,吃了“闭门羹”,最后只好晚上去。为了考证的准确性,他们几乎走访了全村所有60岁以上的李氏后人,详实记录他们的每一句话,每天回来,都得夜里11点。夜深人静,奔波了一天的岳喜明喜欢躺在床上回想白天的采访,突然想起哪些细节,他就立马爬起来翻阅采访稿,细细琢磨,再逐一记录下来,有时一夜也不合眼。

就这样岳喜明带着编撰人员每天骑着自行车早出晚归、披星戴月,跑遍了全镇的60多个自然村,可以说,镇域内的田野、山岗、河桥、湖边处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今年60岁的岳喜明,再过几个月就该正式退休了,能在退休前完成《文化茅村》的编纂,岳喜明说自己觉得很满足,“能给乡亲们留下一本让他们了解自己家乡文化根脉的书,这些年的辛苦,我觉得,不白费。”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xzsc/tongshan/2019-05-30/436014.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