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铜山 > 正文

2019铜山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铜山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重要一年。一年来,铜山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对标找差,创新实干,全力以赴抓项目、转作风、促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坚定不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实体经济不断壮大

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升。在困难和挑战增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铜山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预计,下同)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工商新登记企业增长18.1%;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0.36%、18.7%。全区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区”第28位、进1位,荣获“2019中国投资环境质量十佳县(市、区)”称号。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坚持“工业立区、产业强区”不动摇,主导产业升级、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壮大和“四新经济”培育计划深入实施。强力推进“四大行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钢铁企业产能整合、焦化和水泥企业搬迁改造、电力行业烟气治理有序进行,各项“疑难杂症”逐步得到破解。“三主一特”产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核心零部件、安全科技产业应税销售收入均实现大幅增长,徐州高新区获批国家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区,成功召开首届中国安全及应急技术装备博览会。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制定落实培育规上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淮海国际陆港铁水联运中心开工建设,苏宁淮海电商智慧物流园、深国际综合物流港等项目有序实施。

重大产业项目扎实推进。完善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在全区形成抓项目、聚产业、促发展的浓厚氛围。全面完成市“765”计划下达任务,项目数量、质量、规模明显提升。徐工消防装备、弘安新能源汽车、华正环保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超元晶圆芯片封装测试、天成智能座椅等项目按序时推进,投资85亿元的徐钢特钢生产项目加快实施,高新区安全产业“三中心一基地”基本形成。

持之以恒抓好园区建设 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创新引擎作用加速显现。全面推进高新区“一院一谷五园五区”创新平台建设,新建海外孵化器两家,获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新增省级众创空间、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各1家,大学创业园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云意电气和华源节水获批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高层次人才加快集聚,引进院士团队两个,领军人才15名,13人入选省“双创计划”。

各类园区建设扎实开展。坚持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园区建设,统筹高新区全域布局,深入开展重点片区研究,高标准定位科创中心、地铁小镇等10个片区以及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15个专业园区;抓住产业转型升级机遇,全力提升铜山经开区省级平台能级,启动实施大彭、刘集、柳新、郑集、茅村、柳泉等镇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着力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新增13万平方米人才公寓、87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为项目快速投产达效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红利不断释放。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提升审批服务,从“3550”到“2330”,持续刷新铜山速度。顺利完成区政府机构改革。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在区级国资平台整合基础上组建了四大集团公司。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入选2019年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建设试点。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选优配齐招商队伍,提升专业招商水平,成功举办2019铜山金秋招商投资推介会等重大招商活动。

凝心聚力加速融合发展 城乡面貌不断改善

城镇建设稳步推进。统筹城区建设、新型城镇体系构建和镇村布局规划,年度九大类城建重点工程有序实施。徐宿快速通道、黄河路贯通、大学路南延、北京路南延等道路工程建成通车,房灵路大修改造如期竣工,唐茅路拓宽工程基本完成,外环路东南环、徐沛快速通道建设按序时推进。研究制定大学路和北京路产业、生态、居住和资源配置规划,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全面启用,娇山湖中学、科技谷小学建成使用,区文化中心开工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实施棚户区改造114万平方米,新改建农贸市场4个,新增公交线路5条、车辆59台。深入开展市容环境专项整治,打造万达片区运河路、海河路等精品路工程,建设“智慧城管”信息平台,持续推动城区面貌改善。扎实开展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专项行动,大力净化城乡建设环境。高标准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完善旅游配套服务体系,方特乐园项目建设正式启动,城区“三山三河”工程全面建成开放。

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深化“一带一路三区”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到50万亩,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超60%,新增改造设施农业面积1.5万亩、高标准农田8.8万亩,入选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维维粮食物流产业园获批江苏省粮食物流产业园区。全区6.9万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98个经济薄弱村经营性收入全部达标,26个村综合服务中心建成使用,脱贫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强化典型带动、要素保障,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百千万”工程,123个示范村全部验收并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千村整治基本完成,农民住房条件改善有序推进,建成美丽宜居村50个、省市特色田园乡村7个,汉王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倪园村成为江苏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初步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风光、一域一特色”的崭新格局。年内完成危房改造1194户、危桥改造106座,镇村新改建水冲公厕704座,农村公路提档升级377公里,镇村公交开通率达100%,“四好”农村公路建设通过省市验收。严格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全面完成大棚房专项清理整治。

生态环境继续改善。强化大气污染防控,开展“城北清源”专项整治行动,统筹抓好工地、道路、采石宕口等扬尘治理,全面推进钢铁、焦化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组织实施“散乱污”企业整治“回头看”,大力推进矿山生态修复,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全年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PM2.5平均浓度和空气优良天数比例改善幅度持续高于市区平均水平。深化水环境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完成“两违三乱”整治任务68处,整治黑臭水体15条,治理规模养殖场103家。完成绿化造林1.1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31.83%。全力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推动重点领域固废减量,基本实现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

尽心竭力改善民生民计 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全面完成十大类民生实事年度任务。组织开展“再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活动,新增城镇就业11595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08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72%,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低保标准实现城乡一体化,每人每月达到610元,发放城乡低保金4203万元,惠及群众10302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48元,残疾人“两项补贴”实现应发尽发、应补尽补。全年医疗救助2.4万人次,发放救助资金4981.6万元。区、镇、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全面建成。

社会治理能力持续加强。深化“平安铜山”“法治铜山”建设,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财断血、打伞破网”工作成效走在全市前列。着力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创新“网格+信访”“网格+审务”“网格+警保”等管理模式,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逐步形成。首批62个乡风文明示范村基本建成,汉王镇和柳泉镇北村村分别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示范村称号,全省加强乡村治理提升乡村文明水平现场推进会在我区召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集中开展遗留信访问题“清零”专项行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企业和群众诚信意识不断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有效开展,顺利通过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初评。

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完成义务教育阶段“改薄”规划,扎实推进38个幼儿园、中小学校舍建设工程,新招聘教师860名,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居省先进行列,中考质量全市领先,高考本科上线人数保持全市第一,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一校一特色的文体活动深入开展。加快实施健康铜山战略,依托市第一人民医院组建医疗集团,新建和改扩建乡镇卫生院5所,创建二级医院两所、省示范乡镇卫生院5所、国家级和省级卫生镇6个,新增医保定点医院543家、零售药店182家,取消一二级医院转诊和异地就医、市外转诊住院审批,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生育保险、医疗救助在全市所有定点医院“一站式”结算。多功能运动场地实现全覆盖,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惠民活动300余场。新建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7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4个,改扩建镇级养老服务中心5家,为5000名五类重点困难老人购买政府服务,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39张。拥军优属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人防、国防动员、民族宗教、档案、统计、物价、广播电视、防震减灾、气象、老龄、青少年、妇女儿童、红十字、关心下一代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步。

政务服务进一步改善。积极投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大力强化政府自身建设。高度重视依法履行政府职能,研究完善政府权力运行监管、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政府法律顾问等制度,重点难点事项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全面落实“基层减负年”各项举措,下大力气精简会议、文件,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推动各项工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查处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完善政务信息、政府支出、资源分配等公开制度,实施审计监督全覆盖。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落实各级人大代表建议128件、政协委员提案198件,办复率和满意率分别达100%、99%。

过去的一年,面对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铜山全区高质量发展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132万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铜山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主要指标增速较预期有一定差距,财政收支矛盾凸显,特别是在“四大行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中,一批规模企业关停并转,在削减收入的同时还需投入大量政策支持资金,结构调整阵痛正在显现。二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优质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农村发展还有不少短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农民住房条件需要进一步改善,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三是大气污染防治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生态环境尚未根本好转,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公共服务与群众期待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四是社会治理和安全生产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扫黑除恶工作的长效机制还不完善,部分企业安全生产欠账较多,一些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五是一些政府部门依法行政意识不强,个别部门存在“以罚代管”现象,执法程序、执法方式还需持续改进;一些工作人员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淡薄,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六是少数干部发展紧迫感不强、办事效率不高、缺乏系统思维,担当能力、创新精神不足,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全面融入中心城市建设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对此,铜山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结合,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徐报融媒记者 胡明慧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xzsc/tongshan/2020-01-08/441138.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