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小厕所”,彰显民生“大情怀”。铜山区黄集镇聚焦群众身边的“小”事,着力打造人居环境“升级版”,提升村庄面貌新“内涵”,使村庄人居环境治理成效亮点频闪,环境质量大幅提升。黄集镇先后整治了全镇78个自然村,其中9个为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69个自然村为六无达标村,并已通过区第三方验收。
“现在不仅环境变美了,连我们上厕所的难题也解决了,党和政府的政策真的越来越好了。”杨庄村村民李凡杰说出了自己的切身感受,“以前农村厕所蚊蝇特别多、污水到处都是,雨天不敢如厕,夏天更是头疼。今年,村上推行‘厕所革命’,新建了公共厕所,免费安装水冲厕所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了实惠。”杨庄村作为首批“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在打造优美环境的基础上,新建公共厕所10座,改厕270户,彻底改变了村民的生活习惯,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数。去年起,黄集镇把“厕所革命”作为惠民生、优生态的大事来抓,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的原则,采取精准谋划、制定方案、包村入户、督查指导的程序和方法,充分发挥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党员和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以身作则、实干带促,有效激发了群众改厕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全镇完成农村户厕改造3328户,新改建村级水冲公厕56座。
治理“小垃圾”,改善村庄“大环境”。“以前,房前屋后到处是柴草、粪堆,破棚、草堆随处可见。”神洼村民李德生开心地说,“现在我们农村也像城里一样,主干道有大垃圾桶、家里有小垃圾桶,公共卫生专人管、有人扫,好得很。”神洼村作为“达标村”,严格按照“六无”标准,村庄干净整洁,已通过铜山区组织的第三方验收。黄集镇注重源头治理,对交通沿路沿线、居民点院落、田间地头各种环境乱象持续进行清理和整治,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加快整体面貌提升改造,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在整治过程中,共清理各类垃圾和杂物2万多吨;清理出公共空间及土地2200亩左右;清理违建1万7000多平方米;修建道路11万平米,铺设近5万米路牙石,同时新修下水道4万米,新建22座公厕,新装路灯近千盏,进一步完善村内基础设施;新建广场游园20个,栽种花卉树木35万多万株,草坪铺设近10万平米,墙体喷刷和彩绘40多万平米,有效提升了村内环境;另外新购置分类垃圾桶300多个,抬臂箱24个,极大改善了村内卫生水平,进一步完善了“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城乡垃圾一体化治理模式,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和水平,实现了垃圾处理的源头减量。
打造“小风貌”,展现乡村“大文明”。“现在,村里的每一个主干道干净整齐,农户房屋与文化广场等公共设施布局合理、错落有致,花园随处可见,树木绿荫成林,处处展现出新农村的美丽画卷,村容整洁,村貌靓丽。”陈楼村包村干部袁洪波说起钱楼自然村的变化,心中满是喜悦。“结合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建设,科学规划布局设施,配套栽植绿化苗木,大力整治村庄环境,完善村镇基础设施,建成建文化广场、柴草秸秆堆放点,安装了路灯,硬化了村路,村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陈楼村党支部书记陈茂恩欣慰地说。钱楼自然村位于黄河故道观光路南侧,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千亩花海、桃花源等农业项目已初具规模,产业涉及农家乐、采摘、餐饮、住宿、垂钓、儿童乐园、花海婚纱摄影基地等。钱楼自然村在人居环境整治中,通过景观化改造,将生态景观带、特色产业集聚带、休闲观光带、致富农民带“四带合一”,形成钱楼村休闲旅游观光长廊,打造“吃住行、娱购游”一体的特色田园综合体。在村庄房屋的外立面描绘3D画,沿钱楼河建设七坊即豆腐坊、粉丝坊、酱坊、茶坊、糕坊、面坊、油坊、炒米坊,把影响景观和村容村貌的“顽疾”改造为绿地广场、休闲水面,使之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古色古香的建筑、民俗文化景观和民居融为一体,形成了一步一景、一路多景的特色钱楼“景观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