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新沂 > 正文

新沂推进大运河文化传承保护利用工作


文脉承古今 运河“活”全城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骆耀明 通讯员 满东广

“从没见过窑湾有这么多人,这么多车!”每逢假期、双休日,地处京杭大运河与骆马湖交汇处的千年古镇新沂窑湾就会游客“爆满”。

女作家傅晓红看了窑湾,感慨万分:“踏入窑湾古镇,仿佛时光倒流,让人不知身在何夕。”

“水上集装箱航线的开通,节约了我的运输成本。”看着装有自己22个瓷砖集装箱的“皖巨龙8”船体渐渐驶离港口,湖北恩施建材批发大户崔天旺满脸高兴。

一个个镜头、一幅幅画面,定格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的新沂故事。

挖掘遗存,彰显运河文化底蕴

“梆打三更满街灯,恭候宾客脚步声,四更五更买卖盛,十里能闻市潮声。”民间艺人张大志每天都会在大运河边的窑湾古镇唱他的运河大鼓。

今年60多岁的张大志是土生土长的窑湾人,挖掘整理了最能反映古镇特色的运河号子。“会唱的人很多都不在世了,但再难我也得把历史的声音留存下来。” 张大志几乎跑遍了大运河新沂段两岸所有村落。一顶草帽、一支钢笔、一个暖水壶、一台老式的录音机、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成了他寻访“历史声音”的全部家当。

虽然原汁原味的运河大鼓早已湮没在历史中,但经过抢救,那段历史和运河文化却得以保存和传承。只要声音在,历史的记忆就永远不会被磨灭;加强保护传承,运河文化就能继续流淌下去。

大运河新沂段全长虽然仅有8公里,却是运河文化浸润、经济哺育的核心区域,也是全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沂邀请周边地区及本土文史研究专家学者,负责新沂段大运河文化带的文化遗址保护利用、文化遗产挖掘梳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传承等工作。挖掘整理商贸、战争、饮食、建筑、宗教、历史人物、红色文化、民间故事、神话故事等文史材料大约25万字,已经出版《运河商都 水韵窑湾》《运河畔上窑湾人》《古镇窑湾》《窑湾往事》《大运河之子》等书籍。目前,《窑湾纪略》《骆马湖的前世与今生》《流经窑湾的大运河》三部作品即将问世。

窑湾第一秤、运河大鼓、活体雕塑、拉洋片、茶馆扬琴、老剃头匠等民俗展示,给窑湾古镇增添了几分不可或缺的灵气。

电视纪录片《一条河,一座城》《记住乡愁——窑湾镇勇于担责》《地理中国——解密窑湾》在央视黄金时间和学习强国平台播出,其中《一条河,一座城》荣获省“五个一工程”奖,扩大了大运河文化的影响。

活态保护,运河文化浸润当下生活

一条大运河,两岸戏曲声。今年7月底举办的首届民间曲艺大赛举行,摆开了民间曲艺文化盛宴。舞狮子、大鼓舞、老杨琴表演等30多个节目轮番上演,观众大呼过瘾。

戏曲界有“水路即戏路”的说法,千年古运河,是奔流千里的水路,也是传唱千年的戏路。昆曲、评弹、越剧,许多重要戏曲活动,都曾与它关联。如今,新沂段运河边的民俗表演馆、柳琴戏小剧场、扬琴说唱、大鼓表演等都让“水路即戏路”的表述从历史的纸面上“活”了起来,在火热的现实生活里“传”了开去。

运河新沂段不独戏曲声悠扬,歌声、乐声、欢笑声亦长年不断。群众文体活动团队就有380多个,常态化举办诗歌吟咏、挥毫泼墨、吹拉弹唱等文化活动和展示。举办一系列大运河文化节庆活动和大型体育赛事,中国·新沂环骆马湖自行车公路公开赛已经连续举办了9届,赛事路线以运河风情为主线,将地方人文特色和自然景观串联,成为展示运河文化的重要窗口;窑湾美食文化节、大学生音乐节、运河城市柳琴争霸赛、曲艺艺术节等一系列节庆活动,增强群众对大运河的文化认同。

还河于民,在开发保护中焕发新生

每当暮色降临,华灯初上,家住沭河之光景观带附近的王丽女士都要带上家人去景区走上几公里,感受这里原生态的美景,她说:“这里的风景好,一家人吃完晚饭出来散散步、聊聊天,很惬意。”

新沂响应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按照“纳山入城、碧水绕城、绿荫满城”的城市规划思路,做足做好“亲水”和“绿色”文章,把运河水引入到城区,精心打造10公里“城市水环”,新增绿化面积200万平方米,形成了8平方公里的城市“绿肺”,“水在城中走、城在水边立,水城一体、城水交融”的滨水生态园林城市魅力日益彰显。

看着满载着大米、玻璃以及瓷砖的集装箱的“佳翔1678”和“皖巨龙8”两艘货轮缓缓出港,分别驶向几千公里外的广州和湖北恩施,湖北恩施建材批发大户崔天旺兴奋地说:“水上集装箱航线的开通,节约了运输成本。”崔天旺说,新沂港建成后,他从临沂提货直接在新沂港装船,比陆上运输成本节约50%以上,还降低了货物陆运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新戴运河把新沂城区和京杭大运河连接起来,以前仅承担灌溉任务。新沂将航道规模为六级的灌溉渠提升为能承载2000吨级的船舶航运的二级航道,建起了新沂港,将大运河引入到腹地,依托新沂港,强化与江苏港口集团、南京港、云南水富港合作,大力发展内河集装运输,开通两条集装箱航线,吞吐能力达到1800万吨。新沂港经由连云港、上海、南京等港口实现直接与欧美国家主要港口集装箱班轮航线“零对接”。初步测算货物到达西南地区可节省成本30%以上,沿海可节省15—20%,苏南长三角地区可节省30%。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xzsc/xinyi/2019-08-26/438239.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