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投入 改善办学条件
■编者按 教育是关系千家万户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近年来,新沂市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要素发力,厚植发展新优势,搭载新教育实验“顺风车”,跑出了新沂教育振兴的“加速度”,实现了高考上线人数、比例“六连增”,中考成绩连续3年位居各县(市)区之首。从今天起,本报推出新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系列报道,全面介绍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中探索出的“新沂经验”。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骆耀明 通讯员 王莹莹 王成毅 走进位于郯新路和芳草路交会处的芳草地小学,3栋色彩明丽的教学楼矗立在校园之中。在一年级教室,记者看到,宽敞明亮的教室收拾一新,小桌椅整齐有序地摆放着,静候小主人的到来…… “我们一年级招了7个班,大约是380名学生,二到五年级从城西小学分流了一部分,还有部分学范区学生,总共23个班,1200名学生。”芳草地小学校长李荣宜告诉记者,学校为8轨,48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2640人。学校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将有效改善整个片区的学校配套状况,缓解周边教育配套紧张的局面。 “哪里人多、需求大,我们就应该在哪里建学校。要让学校建设‘跟人走’,而不是人找学校,这样才能促进教育公平。”新沂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校舍紧张、设施短缺,一直是新沂教育发展的突出短板。对此,新沂市教育部门聚焦问题、精准发力,大力实施基础教育工程3年攻坚行动,不断加大校舍建设和设施设备投入,加快补齐“短板”、加固“底板”,切实让“有限财力”,发挥“关键作用”,托起“无限民生”。 在校舍建设上,近两年来,累计实施校建工程88个,新增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土建概算投资16.3亿元,行知中学、新三中等一批学校建成投入使用。2018年城区新建5所小学,今年9月投入使用,重新划定学区,解决城区大班额问题,7个农村中小学建设项目预计年底竣工。2019年计划实施建设项目34个,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年度投资约2亿元;2020年18个,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在教学设备方面,概算投入1.62亿元,结合校舍建设分批配备,提高使用效率。 “作为一名学生家长,我认为政府的办事效率非常高,不到一年时间,一所所崭新的学校拔地而起,真是让人叹服。”市民施芳宁告诉记者,家里的孩子今年上幼儿园大班,明年升小学,城区一下新增了几所小学,这下不用再为“大班额”问题发愁了。 让群众感到满意的不仅仅是新校建设的大力度、高效率,还有学校基础设施的现代化、高标准。 今年4月建成投入使用的新沂市第三中学新校,拥有“江苏省优质实验室”“国家级优秀图书馆”,设有教学班级105口,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等学科的实验室64口,生活区内3层餐厅可满足5000人同时就餐,建有8幢标准化学生宿舍楼。为了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建设了13000平方米的艺体中心,配有超大容量的室内篮球馆一座,装备音乐室、美术馆、语音室、演播室、舞蹈室等场馆。此外,校园运动区内建有400米标准运动场和25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既能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又能锻炼体魄。 “这是一所高质量现代化学校,集人性化、现代化为一体的优越的办学条件,将让孩子在这里尽情地展现自我,放飞梦想。”一些学生家长在参观了新建成的教学楼、宿舍和艺体中心后感慨地说。 新沂市第三中学校长张志诚表示,先进的基础设施对学校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管理手段等改革将产生深远影响。三中将坚持用改革的方法,按照创新驱动的要求推动学校转型升级,打破唯生源论和纯应试机制,营造活力校园,彰显自主发展、多元育才的教育特色,打造高品质的四星级高中,努力创建苏北优质特色学校。 “改扩建工程大大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升了学校的内涵,对于下一步扩大招生规模,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奠定了坚实基础。”新沂市教育局副局长蔡启宏介绍,打造一所优质学校,除了高标准完成建设之外,更重要的是全力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和内涵。当前,新沂市教育部门正在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教育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打响“学在新沂”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