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报融媒记者 骆耀明 通讯员 赵娣
一提起“桃花源”,人们就会想到陶渊明描绘的安宁和乐的美好生活。而在今天的新沂,就有一处处“桃花源”——
在一片桃园的掩映下,一色黛瓦粉壁马头墙的房子,格外引人注目。这里便是时集镇“桃花源”农民集中居住区,再过几天,300套房子将全面完工,村民们就能入住了。
当前,新沂正狠抓镇域经济、集中居住区、移风易俗等工作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新时代乡村“桃花源”。
点燃镇域经济新引擎
位于邵店镇的江苏信谊户外家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片忙碌,十多位工人正在打包装箱。公司老板介绍说,这批货即将出口到美国和欧洲,目前,公司销售额已达2000多万元。
像这样的外贸生产公司,在邵店镇还有多家,生意都开展得如火如荼。镇里把建设标准厂房、引进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企业作为实现工业突破的新路径。
而在不远的时集镇,创新创业产业园一、二期标房建成运行后,项目纷纷找上门,今年已经新招引项目10家。刚刚投产一个月的江苏汇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李立勇介绍,标准厂房建设最吸引他们的地方,就是装上生产设备就可以投产,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为企业赢得了发展先机。
这边机器生产轰轰响,那边农业经济大戏已开唱。合沟镇第三届稻鸭节,由“鸭小兵”当差的稻米成功打响,仅海南客商在节庆当天就订购了10万吨。阿湖镇首届葡萄文化节,以葡萄为媒,多家企业与阿湖镇进行项目签约。棋盘镇第二届农民丰收节,政府搭台,农民唱戏,在农副产品展销会上,本土的特色农产品吸引了近万名市民和游客前来品尝、购买。
开启乡村宜居新生活
新住房的价格每平方米只有1200多元,还专门给老人建了老年房。为保障农民吃菜,每家院子还留有十几平方的菜地。让村民得实惠不吃亏,是农户排队住“别墅”的内因。
在农民集居区建设中,新沂市共编排农村新型集居区建设项目66个,计划2018—2020年对5.2万户农民群众住房条件进行彻底改善。2019年,又推动全域规划布点,根据村庄类别、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分类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对全市1245个自然村进行优化提升,明确了集聚提升、特色保护、城郊融合、搬迁撤并和其他一般村庄等5种类型村庄,初步构建5+8+189总体规划布局。
为了避免千村一面,新沂主动把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文化因素融入集居区规划建设过程,高流、时集、邵店、阿湖等镇把集居区建设与当地独具特色的花木、水蜜桃、板栗、葡萄等“名片”相结合,既让集居区彰显出宜居美居的整体风貌,又富有特色内涵和鲜明主题,极大提升了镇村整体“颜值”和“气质”。
唱响乡村文明新风尚
“过去,村民之间出礼重,来往互相攀比。”墨河街道琅墩村支部书记房科技介绍,琅墩村是新沂市一个较大的行政村,全村有5000多人,红白喜事多,人情往来成为一些村民,尤其是孤寡老人的负担。
“现在村民随礼减到了一二百元,一些村民因此每年减少两三千元开支,大家都减轻了负担。”57岁的张成宽常受邀主持红白事,被称为“大总”,他见证了倡导简办之风后给乡亲们带来的实惠。“现在遇到白事,村里会送一个拱门,红事会送一个彩虹桥,可以重复使用,减轻了村民办事负担。”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新沂市对各村红白事不搞一刀切,而是由市里制定参考标准,各村红白理事会在此基础上组织村民讨论,形成“一村一策”后,再将红白事标准纳入村规民约。截至目前,新沂市共成立了红白理事会278个,实现了村居全覆盖。
“面子多了、花费少了,融洽多了、纠纷少了,节俭多了、扰民少了。”当地不少干部群众感叹,简办红白事已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