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新沂深入实施“厕所革命”,目前,农村无害化户厕改造3.13万座,普及率达97.6%,新建镇村公厕1260座。
●去年以来,新沂共拆除各类违章搭建152万平方米,清理出耕地近4.5万亩,植树近770万株,完成绿化6万亩。
◎徐报融媒记者 骆耀明 通讯员 赵娣
住着花园洋房、干着品质农业,享受着生态福利……如今的新沂乡村,农业更讲究、农民更体面、农村更精致,一幅幅绿色小康的画卷徐徐打开。
绿色生产强乡村
“再有一个多月,俺这夏黑葡萄就能上市了,至少比市面上的同款葡萄早上市7天。”在双塘镇九墩村种植大户乔汉翠的葡萄大棚里,地上覆盖的一层亮亮的膜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这是白光膜,能吸光增加地温,温度控制好了,不仅能加速葡萄的生长,还能有机除草,别看是早成熟上市,但品质不降反升哩。”说起葡萄早上市的“秘密”,乔汉翠打开了话匣子。
从重量到重质,从生产绿色,到“绿色”生产,九墩村村民凭着观念的改变,也渐渐尝到了绿色的“甜头”。今年70岁的胡义成2018年刚开始种植葡萄时,把种粮的“老把式”用到了葡萄种植上,没想到一亩地5000斤的大丰收,却愁煞了老胡。原来,葡萄的量上去了,但品质却下降了,导致价格上不去,市场销售不理想。如今的老胡则数着葡萄粒来种植,高级果一穗只保留50粒。
凭着“绿色”的金字招牌,九墩葡萄远销全国近20个省市,最远销售到深圳、香港等地,规模效应日益体现。如今,全村现有优质葡萄种植面积3300多亩,亩均纯收入6000元以上,带动剩余劳力600多名,138户低收入户基本实现脱贫。
不仅是葡萄,新沂水蜜桃、骆马湖稻米已经成为响彻长三角的绿色品牌。去年以来,“新沂金丝皇菊”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6.97万亩国家绿色食品原料花生基地和20万亩国家绿色食品水稻原料基地顺利通过验收,目前,全市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达到71.5%。
绿色生活净乡村
吃过早饭,草桥镇房场村村民林书菊把家里的餐厨垃圾收拾好,丢到了门口的可堆肥垃圾桶里。“以前垃圾混在一起丢,现在门口两个垃圾桶,垃圾分类放,不仅卫生,还能变肥料”。如今,垃圾分类在村里成了新风尚。
2017年,草桥镇成为新沂市第一批垃圾分类试点乡村,先后投入400余万元,建成阳光堆肥房3个、垃圾分类综合处理中心两个、垃圾分类亭70余个、发放入户分类桶40000余只。
记者在房场村看到,每户门前放置着两个分类垃圾箱;在有机易腐垃圾集中处置现场看到,阳光堆肥房中的厨余垃圾经过发酵后便可直接变成有机肥料。该镇通过积极构建“户分类、村收集、镇分拣、城处置”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垃圾的“出口”问题。
走进沂北村,村道干净整洁,处处绿树掩映,一栋栋崭新的小洋楼坐落在丰沛的苗木中,隔一段路便设有小型公厕。“目前我们全村共有12个公共厕所,这覆盖率比城里都高哩!”沂北村的公厕保洁承包人童万生自豪地说。
2017年,村里用一年时间,拆除400多处厕所和猪圈,随着村地下排污系统完善,家家用上了卫生便利的冲水厕所。
“建设美丽乡村,实施厕所革命,不能喊口号搞形式,要贴近群众实际,踏踏实实地做,干干净净的小康,才是真正的小康。”沂北村党支部书记陶加龙说。
去年以来,新沂深入实施“厕所革命”,加快推进农村无害化户厕建设,同步开展户厕改造和农村公厕“回头看”,切实提升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目前,农村无害化户厕改造3.13万座,普及率达97.6%,新建镇村公厕1260座。
绿色生态美乡村
4月20日,港头镇蒋黄村65岁的老党员蒋思令像往常一样对道路两旁新栽的绿植进行养护。作为该片区域的绿化负责人,他每天都要查看道路沿线环境。
今年,港头镇结合公共空间治理,对道路两侧以及河道进行集中整治,并栽植榉树、乌桕等乡土树种。为进一步巩固治理成果,确保新栽树苗成活率,港头镇组织村内的党员、群众志愿者成立巡逻队,将村庄划分成若干网格,进行分片管护。
而在港头老墨河改造现场,只见平整好的土地上,成排成行地栽种着朴树、榉树、银杏等树木。
之前的老墨河河道两旁被猪圈、厕所、鱼塘侵占,不仅影响环境还影响河道功能。为此,从2018年开始清淤清障,启动生态廊道工程。今年,这里将新增绿化5万多平方米,河道两侧也将增加甬道和健身广场,全面完工后将成为当地居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近年来,新沂全面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深挖造林潜力,强化工程推动,实施多彩通道、生态廊道、绿美村庄、森林城市、经济林果扩绿、农田林网、森林植被恢复提升、绿色单位等八大重点工程,加快产业发展,实现蓄宝于林、藏富于民、生态惠民。
为了把绿化从“点画”转为“大写意”,新沂积极开展公共空间治理,把村庄、河道等闲散及被占用的公共空间进行整理,化零为整,为绿化的泼墨效应“留白”。
去年以来,新沂共拆除各类违章搭建152万平方米,清理出耕地近4.5万亩,植树近770万株,完成绿化6万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