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产业公司 > 正文

“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江苏行”在徐启动

 

 
 
 
 


  ◎文/徐州日报记者 刘苏

  图/徐州日报记者 孙井贤

  三月的徐州,已经有了春的气息。除了柳绿花红,提醒我们春天来了的还有公园和湖边的人们:早起晨练的越来越多,带孩了出来玩的越来越早,天上的风筝越飞越高……3月2日上午,在晨练、放风筝的人群中,多了一群肤白、金发、碧眼的俄罗斯孩子,他们和中国学生一起交流、欢笑、游戏,那画面美得就像一幅风情万种的俄罗斯油画。

  这些俄罗斯孩子来自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他们一行31人于2月25日抵达徐州,参加“青春筑梦、结缘江苏—圣彼得堡”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江苏行活动。为期10天的活动,第一站就设在徐州,并停留8天。在徐期间,每位留学生都有一个江苏师大中俄学院学生陪同。

  短短8天的停留,这群俄罗斯学生对中国的印象被迅速刷新,而中国学生的“三观”也在慢慢被俄罗斯学生影响。说到底,这是一场国与国之间的文化碰撞。

  跨越国界的强强联手

  据江苏师范大学中俄学院院长朱舜介绍,2014年,是中俄两国正式建交65周年。在此契机下,中俄两国元首共同宣布于2014年和2015年举办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活动。2014年中国学生去俄罗斯,2015年俄罗斯学生来中国。因为一些原因,江苏行推迟到了现在。

  这样高规格的活动为何会选择徐州作为第一站,而且还是主要交流城市?“这是因为江苏师范大学向来重视开展与俄罗斯高等学校的交流与合作。2007年以来,我校先后与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等高校建立正式的合作关系,2013年6月成立了‘中俄学院’,目前在校本科生524人,硕士研究生19人。在此基础上,学校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彰显对俄高校合作的特色,进一步加强与圣理工大的合作,两家学校正在向教育部申报共建江苏师大—圣理工联合工程学院。”朱舜说,如果审批下来,必将对徐州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江苏师大副校长周汝光介绍说,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的前身是始建于1899年的彼得大帝皇家工学院,曾改名为“加里宁工学院”、“列宁格勒工学院”,在俄罗斯久负盛名。目前该校在俄罗斯工科类高校排名居于榜首,是“国家级研究型大学”,也是俄罗斯规划建设的世界百强大学之一。

  “通过此次青年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活动,必将为加强校际、国际间的交流和中俄关系的发展注入新活力,并提供可持续的强大动力。”周汝光对此充满信心。

  在2月25日的活动启动仪式上,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副校长阿勒谢涅夫·德米特里教授也表示对这次活动有很高的期望值:“‘青春筑梦、结缘江苏—圣彼得堡’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活动主题特色鲜明,是中俄两国加强友好合作,特别是我校与江苏师范大学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一次活动。这次中国之行可以让学生们以最直接的方式接触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中俄两国老一辈建立起来的深厚友谊将由他们继续传承下去。”

  眼见为实的亲密接触

  这次活动,江苏师范大学除了为每位俄罗斯学生配了一位中国学生搭档外,还安排了三位老师全程陪同。

  “这几天的行程安排得很满,走访了徐工集团,游览了云龙山、云龙湖,参观了徐州博物馆,感受了乡村生活,体验了中华国粹书法和中国功夫,还进行了乒乓球和排球比赛。学生们都玩得很high。”活动带队老师陈强博士说,“这些俄罗斯学生基本都是第一次来中国,他们中的许多人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传统的观念上。但几天下来,他们非常惊讶,没想到一座中国的三线城市竟会有这么深厚的文化,这么多的高楼大厦和现代化的工业。像设在贾汪的江苏师大附属国际学校这样规模的学校,在他们的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都没有。”

  “他们对我们城市的基础设施尤其感到震撼。”辅导员朱杰说,“我们是从北京把他们接来的,北京到徐州,800多公里的路程,3个小时就到了,他们觉得很不可思议。尤其是参观、体验了我们学校的高铁模拟实验室后,有几位学生当即产生了来中国留学的想法。”

  安莲比娜·伊万诺娃告诉记者,来到中国以后,时时刻刻被惊奇包围。她告诉记者,以前总觉得古老的中国很神秘,以致她一直固执地以为,中国所有人都应该会功夫才对。结果一来才发现,这里非常现代化,到处都是高楼大厦,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功夫。

  在启动仪式上,中俄两国同学都表演了自己的民族节目。伊万诺娃特别喜爱中国同学表演的传统器乐,她对中国古代服装和音乐赞不绝口,“衣服太漂亮了,没有语言能表达古琴的美妙。我想买套这样的衣服,带把古琴回圣彼得堡,每日练习。”

  圣彼得堡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男生斯拉夫也被惊喜包围:“这是我第一次来徐州,参观了云龙山、云龙湖,徐州美丽的风光给我留下了美好又深刻的印象,在参观了徐州博物馆后,更被徐州悠久的历史吸引。而欣赏了中国经典武术表演后,我感到,中国真是一个神奇的国度,徐州真是一个迷人的城市。”

  33岁的圣理工大学校方记者娜塔丽亚则说:“我们既体验了中华国粹书法,也欣赏到了中国的书法和武术,一静一动,都代表了中国文化,非常吸引人。”

  此外,中国的美食也十分吸引这群俄罗斯学生。来到这里,他们才知道原来面包里可以加豆沙和蔓越莓,蛋糕可以做出这么大的造型。“好看到不忍心吃,不过我还不会用筷子,吃面条用勺子吃,结果汤全喝光了,面条一根也没吃到。”俄罗斯学生卡拉无奈地说。

  激情四溢的文化对对碰

  3位全程陪同的老师,在保证学生们安全的同时,也尽量让孩子们玩得更开心。

  为了“更开心”,陈强他们会灵活机动地改变原本定好的活动计划,比如3月2日上午,本来应该到江苏师大的会议室里,双方学生讲一下此行的感受,后来大家觉得这种形式太呆板,于是把活动的地点移到了大龙湖。在大龙湖东岸的草地上,大家分成几组,席地而坐,吃着零食,相互说笑,几位俄罗斯学生自告奋勇地站到中间讲话,时不时地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演讲完了,几位俄罗斯学生站起来围成一个圈,拿出他们刚刚接触到的新鲜事物——鸡毛毽开始踢起来。虽然动作笨拙,而且没几个人能踢的到,但是他们玩得很开心。

  江苏师范大学中俄学院大二学生王莉是此次陪同学生之一,她说:“通过这几天的接触,我觉得俄罗斯人很热情,而且充满了激情。晚上万达广场有跳广场舞的,他们听到音乐就不行了,全都跑过去跟着大妈们一起跳。看到踢毽子的,也要跟人家学,到最后,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看他们踢。”

  跟这些俄罗斯学生在一起的这几天,除了从他们的惊叹中感到自豪外,有时中国学生也有“挫败感”。王莉坦言:“他们基本上都是97、98的,比我们还小两三岁,可是他们待人接物以及思想要比我们成熟很多。他们每个人都有一项专长,比如体育、音乐、绘画,而我们好像除了学习,就什么都不会了。”

  中国学生的学习时间每天平均11个小时,这让俄罗斯学生感觉有些不可思议,他们每天学习7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就干自己喜欢的事。但这8天的行程中,有些俄罗斯学生也“秒变”学习狂。

  19岁的萨沙在去贾汪的大巴上低着头,对照着中国搭档写下的分解笔画,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不断地临摹着2个汉字:你好。“‘好’的右半边是不是像‘3’一样?”她抬起头问身旁的搭档卞雨秋。“从见到我们开始,她就要学汉语,刚开始几天,每天上午要上语言课,下午她就缠着我要学习更多的,她甚至学会了讨价还价时用的‘便宜点’这句话。”

  还有一点,让中国学生感觉很有意思。印象中,俄罗斯的冬天动不动就是零下几十度,但来到已经气温十多度的徐州,他们却不住地叫唤冷,“他们国家只是室外冷,屋里其实暖气很足。来到我们这里,暖气已经停了,空调的温度又不够,所以他们感觉冷,说还不如外面暖和。”卞雨秋说,想想他们在屋里冷得直跺脚就想笑。

  这些让人忍不住发笑的小细节,也奠定了这次“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江苏行”的主旋律,以微笑接纳彼此,接纳彼此的文化,谁能说这不是激情四溢的一场文化交流呢?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cygs/2016-03-13/349923.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