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州日报记者 陆铭 在2015年江苏省村庄环境整治验收中,云龙区潘塘街道顺利通过并获得高度评价。一个地道的农村为何会在省村庄环境整治验收工作中顺利通过并获得高度评价,缘于各级部门用心良苦着力改善村庄环境,才得以让潘塘街道的风景这边独好。 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环境 4月6日,小雨,记者来到潘塘街道禹王庙村中心,面前是一汪水塘,水面没有一丝漂浮物,一只小船泊在岸边,静寂无声。环塘周边是木质围栏,漆成暗红色,显得很是古朴。远处和身后,是红顶白墙配有灰色腰线和底边的建筑,标准的粉墙黛瓦江南风景特色。房前屋后不再是种瓜种豆,取而代之的是见缝植绿的红叶石楠、石榴、枇杷、栾树等植物。脚下是整洁的水泥路面,向着树林的方向,会有新铺就的水泥小径不经意的延伸着。再往前看,有一片一片的篱笆墙,墙内是翠绿的庄稼地…… “想不到吧,俺们农村也有书上描述的江南景致。”看到有外人造访,村民潘师傅自豪地说。 是的,曾经这里哪有如此景致?有塘不假,塘内是垃圾,夏天气味难闻;塘边没有围栏,更没有向林间延伸的水泥小径。 满足百姓诉求需要良苦用心 潘塘村的容貌为何会发生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 潘塘街道主任王建虎介绍,潘塘街道共4个行政村16个自然村,村庄大环境改变是2015年初开始的,“这16个自然村基础条件不错,最重要的是百姓有改善村庄环境的诉求。为此,我们多方学习环境优美村庄建设经验,其中就包括铜山区汉王镇,历时一年终于满足了百姓诉求。” 满足了百姓诉求说起来简单,但实施起来却需要管理者的良苦用心。 姜楼村进村主干道右手边原是一条排污沟,沟内有污水,污水内有垃圾。如今,再进入姜楼村,大沟不见了,变成了绿化带,新种着枇杷、栾树等树种。 在孙店村,不是家家户户村民都能舍弃房前屋后种瓜种豆的,也有个别村民不让在自家门口绿化。对于这些村民,村委会巧妙地将绿化植物改成果树,村委会负责栽种,村民来养护并收获果实…… 76座公厕全部旱改水 潘塘街道4个行政村的76座公厕,全是水厕,没有旱厕。 “2014年的时候还不是这样的,那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个简易旱厕,据统计4个行政村共有近2000座简易旱厕。”王建虎介绍,旱厕的存在为乡村幸福生活减分。 为了让村里的老百姓拥有和城里人一般的如厕条件,潘塘街道多方筹措资金,将近2000座简易旱厕全部拆除,新建76座水厕,并安排20余名公厕保洁员,每天把公厕打扫得干干净净。 潘塘街道公厕旱改水,赢得掌声一片! 见不到成片或者成堆的垃圾 江南般的风景,房前屋后的绿化,独具匠心的设计,城里人一样的如厕条件……这一幕幕情景都让观者叹服,但最让大家叹服的是,整个潘塘街道见不到成片或者成堆的垃圾。 “为了潘塘街道的环境整治,我们城管局给他们调配了4辆拉臂车、28个拉臂罐、360个垃圾桶以及3吨、5吨的垃圾压缩车各一辆,全力以赴保障环卫改造。”云龙区城管局环卫科科长解永介绍,潘塘街道除了潘塘村因村内道路较窄受限制除外,另外3个村全部实现了垃圾前端收集。“潘塘村不方便垃圾压缩车驶入而不能实施垃圾前端收集,但这个村见不到露天垃圾,原因是村里实施保洁员巡回保洁,百姓家的垃圾直投到保洁车内,保洁车向拉臂罐倾倒,拉臂罐满了之后再由村里负责转运。” 据了解,刚开始村民不习惯,村里便起草了《村民公约》,不按规定倾倒垃圾的村民大喇叭批评,严格遵守垃圾倾倒规定的村民,年底评“五好家庭”奖励时加分。这就是在潘塘见不到成堆成片垃圾的原因。 “让环境美起来,让村民生活得有质感,有幸福感,有责任感,从被动配合到主动维护,这就是潘塘街道村庄变美的原因。”王建虎最后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