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州日报记者 魏宁 通讯员 泉组轩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平均年龄70岁,虽然来自不同的单位,却个个社会阅历深厚、知识容量丰富;他们本应退休安享晚年,但却发挥余热,以丰富的内容、灵活的形式对基层党员进行理论时事教育,提高党员理论素养。 他们就是泉山区奎山街道办事处奎西社区“老党员讲师团”。针对辖区老党员多,低学历党员多的特点,奎西社区党委立足实际,精心培育了老党员讲师团这一特殊群体,成为活跃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的 “流动讲坛”。 甘愿付出 为党员教育发挥余热 讲师团成立伊始,是不是学识渊博?是不是善于讲解?……这些疑问始终困扰着社区党委的决定。但是,社区离退休老党员的义务奉献精神,打消了这些疑问。 老党员讲师团没有一分报酬,但他们却毫不计较,积极参与。讲师团成员纷纷表示,人虽然退休了,但共产党员的本色不能褪,思想不能休;不在位了,但共产党员的标准不能降,党员的先锋作用不能忘。最终,10位政治素质高,讲解能力强的同志被挑选出来,组成了老党员讲师团。每位成员都郑重表示,要用自己丰厚的知识、炽热的情怀为构建和谐社区作一份贡献,为推动党员教育出一份力量。 自讲师团成立以来,他们先后为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党员开展了近百场宣讲活动,内容涉及到党建、时事政治、法律、医学保健、绘画书法等方方面面,为提高党员素质,打造学习型社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讲师团的工作看似平凡实则非常辛苦。每一次宣讲之前,讲课老师都要花大量的时间查阅资料、撰写讲稿、反复练习。尤其自“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为突出讲课质量,提高宣讲的针对性,“老党员讲师团”首先从提高自身素质入手,勤奋学习、自我充电。 他们定期到支部、到党小组、到楼栋,讲专题党课,开展专题辅导,帮助党员加深对党章党规、系列讲话的理解,深受党员的欢迎和好评,成为活跃在社区学习教育一线的“流动讲坛”。坚持先学一步,支部优先推荐讲师团成员参加学习教育骨干示范培训班,出席区、街道学习教育座谈会,让他们先学深学上级精神和学习教育主要内容。 扎根社区 把上级要求与基层所盼相统一 讲师团坚持备课内容来自社区、讲解问题针对社区,既有“理论大餐”,又有“百姓快餐”;从“小话题”引出“大道理”,使党员群众能“坐得住、听得懂、记得牢、用得上”。 每一次宣讲前,老党员都要花大量时间查阅资料、撰写讲稿,深入交流什么、怎么讲,提高宣讲的针对性,确保上级要求学、基层盼望学和党员想要学的内容有机统一。 老党员多、下岗党员多、流动党员多的“三多”现状,对开展传统形式、紧密型组织方式的党课形式,提出了严峻挑战。不增强党建活动的灵活性、实用性,就可能产生党员找不到组织、活动找不到党员等“盲点”。为此,“老党员讲师团”坚持“量体裁衣”,科学设置专题,合理安排内容。 针对年轻党员,注重采取“授课+提问”“交流+讨论”的形式讲解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以鲜活生动的方言土话、具体直观的案例讲道理、说故事,用“乡音”传递“党音”;针对社区老党员、离退休干部开设新形势讲座、优良传统传承等,引导他们“离岗不离党”,积极奉献余热;针对非公企业党员,侧重宣传身边先锋模范,引导他们学习渠立强和下水道四班精神,立足岗位发挥作用。突出灵活多样,走家入户给行动不便、年老体弱的党员送学宣讲,把组织活动带到餐桌旁、病床边。对平时工作较忙、集中住在单位家属楼的党员,利用周末时间组织楼组讨论,确保工作学习两不误。 走出社区 活跃在党员教育第一线 从创先争优、群众路线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到“两学一做”,老党员讲师团的身影早已走出奎山,活跃在泉山党员教育第一线。 早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老党员讲师团就确立“典型就在社区、先进就在身边”的思路,挖掘社区新鲜事,宣传身边典型人。赵淑萍作为一名老教师,退而不休,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积极投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多次上门说服网吧老板,杜绝了未成年人进网吧,被评为“徐州市优秀调解员”、“泉山之星”。老党员讲师团将她的事迹整理成册,巡回演讲,带动了一大批党员群众投入和谐社区建设。目前,老党员讲师团与辖区各基层党组织都建立了工作联系制度,做到了“有活动必宣传、有难题必解答、有建议必采纳”,他们“来自社区,服务社区”的宣传,深受广大党员的欢迎。 讲师团的工作,光荣而又艰辛。为撰写好一篇讲稿,他们经常查阅大量的文档资料,几易其稿,精益求精;为力求每一场宣讲都精彩生动,他们反复揣摩、不断演练;为了贴近党员实际,几乎每次讲课他们都要更新讲稿内容,以求完美。他们的辛勤汗水,赢得了党员们的阵阵掌声,换来了党员们发自内心的赞叹。 泉山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社区党员干部教育工作,需要找到一个来自社区、扎根社区、服务社区的“抓手”和“载体”,老党员讲师团正是切合这一实际需要而在实践中应运而生的。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创新方式,力争推进社区党建迈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