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民资、外资大量涌入,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健康服务等多元养老服务格局正在形成 我市打造淮海经济区 养老服务业发展集聚区 |
徐州日报讯(记者 杨旭东)元旦刚过,记者走进位于凤鸣路上的12349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一盆盆惠兰灿然开放,许多老人正开心地在老年用品销售区、健康理疗区参与体验;当日的助餐菜品写着红烧肉、狮子头、海米冬瓜等十多个种类;在阅读区里,几位老人围着刊登有我市养老服务业“十三五”规划消息的徐州日报,开起了热烈的讨论会,都说这养老业也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了”。 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是市委、市政府精心实施的“民心工程”之一。仅2016年,全市签约或正在洽谈的养老项目达25个、总投入10多亿元,宏图三胞、九如城、康乐年华、爱馨养老等一批专业品牌养老企业入驻徐州,其中九如城(泉山)养老综合体项目已于去年10月开工建设,规划建设总面积7.8万平方米、投资约4亿元;吕梁、中茵、汉王养老集聚区也在加快建设。当下,国资、民资、外资大量投向养老服务业,正在形成老年生活照料、老年精神慰藉、老年健康服务、老年文化体育的多元服务格局。 目前,全市建成虚拟养老院7家、农村老年关爱之家118家、小型托老所40家、老年助餐点150多家,各种形式的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城乡30多万居家老人。建成各级各类养老机构254家(含148家敬老院),总床位达54606张,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32.7张,比2010年增长36%。床位结构不断优化,护理型床位占比达30%以上。民办养老机构不断壮大,民办民营床位达27303张,占总床位50%。 在农村,敬老院通过“三有三能六达标”改造,有效提升了硬件设施和服务管理水平,全部达到了星级标准。6所光荣院基本满足优抚对象中孤寡老人的入住需求。农村“老年关爱之家”解决了农村部分高龄、空巢、失能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政策“红利”已成为推动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主体引擎。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以及《徐州市主城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等一系列配套文件,着力放开聚资、降低门槛、多项优惠、奖补结合、多级联动,在空间布局、供地规模等方面走在全省前列。最近又出台了《徐州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六个加快”,把徐州打造成淮海经济区养老服务业发展集聚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