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谱新篇 市人社局明确六大重点,力推人社事业改革发展 |
|
◎徐州日报记者 范海杰 春风激荡彭城暖,正是潮起扬帆时!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在发挥“三个作用”、推进“两聚一高”、建设“强富美高”新徐州的征程上,全市上下须拧成一股劲,凝聚思想共识,开拓创新实践,聚力担当作为。如何才能实现走在前列的要求,争当徐州苏北决胜全面小康领军作用的排头兵、淮海经济区建设龙头作用的主力军、营造真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浓厚氛围中发挥先行作用的率先实践者?一时间,全市上下竞相建言,一个个予人启迪的新理念、一条条充满理想的新举措,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彭城上下闻声而振奋!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关系改革发展及社会和谐大局,关系国计民生,直接服务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新年伊始,用新定位校正新目标,以新要求调高新标准,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发挥“三个作用”、打造“一中心一基地一高地”总揽2017年全市人社工作全局,围绕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战略布局,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聚力创新、聚焦富民,全力促进就业创业,深入推进社会保障改革,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公务员和人事工资管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注重信息化建设,拉长补齐短板,防范化解风险,增强群众获得感,在新的一年开启人社事业跨越发展的新征程。 让“双创”活力不断迸发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2017年,市人社部门将围绕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总体要求,更大力度落实新一轮就业扶持政策,更高标准抓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更高层次推行农村精准扶贫工作,更加全面夯实基层平台建设。 落实新一轮就业扶持政策。确保创业带动就业、统筹重点群体就业、鼓励企业吸纳就业的政策落地,扶持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做好就业扶持政策享受人员实名制管理、农村劳动力资源实名制动态监测。落实失业保险基金支持企业稳定岗位政策,完善就业和失业统计监测和预警,加强就业形势分析研判。优化公共就业服务举措,发挥公共就业主渠道作用。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万人。 实施全民创业行动计划。全面落实税收返还、一次性创业补贴等各项创业优惠政策,切实发挥政策在激励创业方面的导向作用。突出抓好大学生、农民工、城镇失业人员、留学回国人员和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完善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创业失败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办法,落实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培训五年行动计划,引导城乡劳动者乐于创业,鼓励各类群体敢于创业,扶持创业者成功创业。全年支持成功自主创业12600人。 统筹抓好重点群体就业。继续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开展能力提升、创业引领、校园精准服务、就业帮扶和权益保护行动,提高人岗匹配效率。实施“三支一扶”,开发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统筹做好托底帮扶城乡困难人员、残疾人、退役军人、妇女等各类群体就业,确保城乡“双零”家庭动态为零。开展再就业帮扶行动和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稳妥安置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职工。精准实施就业援助脱贫行动,促进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就业脱贫,引导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全年确保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6万人。 提升劳动者专业技能水平。开展低收入农户家庭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登记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职业培训行动,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职工特别职业培训等计划,促进更多劳动者实行技能就业。建立职业培训效果评价、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等机制。加快整合各类培训补贴资金,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 进一步优化公共就业服务。完善市、县(市)区信息资源一体化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打造“互联网+就业创业”平台建设,探索建立精细化、专业化的招聘服务联盟。深入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月和政策宣传月、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进校园、巡回校园招聘会等专项活动。举办高校毕业生供需对接活动。 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支持经营性机构参与社会公益性服务,重点培育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地方品牌。加强“先照后证”改革后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加快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探索建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建立随机抽取检查、随机选派执法检查员的“双随机”抽查机制,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健康发展。 兜紧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关系到社会公平和百姓的幸福指数。新常态下,针对当前征缴扩面越来越难、改革项目越来越多、保障压力越来越大的现实,全市人社系统将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把握节奏、稳步落实、保证效果,通过创新引领不断深化机制体制改革,着力完善全民社保体系。 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贯彻落实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完善个人账户制度,改革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制度。全面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人员核定和参保登记工作。整合出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总额控制下的复合式支付方式。实施照护险制度,启动调整生育保险费率工作。 强力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建立全民参保登记长效机制,同步落实企业“五证合一”登记新政。加强与地税、财政等部门配合,核实参保人数、做实缴费基数、优化参保缴费结构,提高扩面征缴质量。实施建筑业等高风险行业参加工伤保险“同舟计划”。推进新增被征地农民刚性进保。年末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16万人、157.5万人、89.5万人、87.5万人、80.9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94万人、基础养老金发放率98%。 持续加大医保监管。推进医疗服务监控和数据挖掘系统2.0版升级工作。建立徐州市部分药品动态监控机制。继续做好指静脉活体认证技术在医保监管领域的应用。全面实施省内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加快推进以退休安置人员为重点的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推进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工作。继续提升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市级统筹运行质量。 稳步提高保障待遇水平。统筹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25元。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70元,城镇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基金支付比例分别稳定在80%和70%以上。完善失业保险金待遇水平动态调整机制,落实好失业保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稳步提高工伤保险定期待遇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建立企业年金制度。 提升社保经办管理服务能力。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经办能力建设,通过调剂增加编制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充实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经办队伍。加强“电子社保”建设,推行社保经办服务网厅一体化、业务档案一体化、业务财务一体化、查询咨询多样化。拓展区、街道社保经办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能力。 为持续聚才引凤“筑巢”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徐州的发展,人才集聚至关重要。新的一年,我市将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采取创业带动、产业集聚、党政选聘、服务促进、待遇吸引等措施,不断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重业绩、重成果、重贡献的人才评价体系。 提升引才引智工作质量和水平。紧扣我市人才需求,鼓励引导各类中高端人才集聚徐州,着力构筑人才集聚高地。加大各项人才项目申报力度,探索专业技术人员多样化评价方式。积极争取国家“外专千人计划”、省“外专百人计划”以及高端外国专家项目。 加大人才创新载体建设。实施外国专家工作室制度,为外国专家开展科研创新、技术攻关、人才培养创造条件。开展国家、省级引智基地、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申报工作,抓好增量,优化存量。研究制定市级留学人员引进和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发展的扶持政策,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到园区创业创新。推动高技能人才示范性培养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计划,实施新型技能大军培育工程。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青苗计划”,加强职业技能鉴定监管服务平台建设,实施企业技能人才评价示范工程。提高机关事业单位高技能人才质量,科学整合工勤岗位工种类别。推行企业名师带徒制度,做好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逐步建立一支优秀高技能人才队伍。 分类施策让“人尽其才” 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是人事工作的重要原则。在新的形势下,市人社局坚持把实施人才强省、人才强市战略作为人事工作的根本任务,把改革创新作为人事工作的动力源泉,把促进和谐作为人事工作的目标追求,牢牢把握工作大局,努力开创人事工作新局面。 进一步规范公务员队伍管理。按照省关于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相关文件精神,精心组织实施。组织实施2017年公务员招录,深入推进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进一步规范公务员表彰、惩戒和申诉工作,持续推进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入轨管理工作。加强和改进公务员四类培训,对重点人群开展各类调训,对市级机关公务员实行网上公共科目轮训。 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根据国家、省统一部署,推行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探索符合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和岗位特点的公开招聘办法。根据省厅出台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面试评委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我市事业单位面试评委管理。指导和督促事业单位规范签订聘用合同。制定事业单位车改涉改人员转岗分类安置政策。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员在职、离岗创新创业。 完成军转安置及培训工作。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军转安置工作会议精神,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完善培训体系,强化培训效能。加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和服务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机制,落实好自主择业各项政策,鼓励和引导更多军转干部选择自主择业。 确保劳动关系“天平”不倾斜 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事关广大企业和职工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新常态下,市人社局顺应劳动关系的新变化、新形势,积极预防、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突出抓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积极做好劳动关系协调工作,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 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防范劳动关系领域风险。继续指导企业在化解过剩产能中依法妥善处理职工劳动关系。完善劳动关系行政许可和事中事后监管。强化集体协商规范化指导,抽查集体合同履行质量。适时发布企业工资指导线、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人工成本信息和最低工资标准。 提升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加强基层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组织参加“省级优秀基层调解组织”评选。推动劳动仲裁与劳动保障监察、人民法院司法有效衔接。建立仲裁案件质效定期通报制度,加强案件系统运行质量监管。开展常态化庭审观摩和裁决书评查活动,探索裁决文书网上公开制度。贯彻落实《重大集体劳动人事争议多方联动调解和仲裁快速处理意见》,畅通争议处理绿色通道。 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完善跨部门、跨区域执法联动协作机制。健全劳动保障信用监管制度,加大失信联合惩戒力度。落实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公布要求。加强监察队伍和监察能力建设,实施“一体执法”“一诉全查”。推进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监察人员执法档案,严格实行持证上岗管理制度。实施监察员能力提升计划。 加快推进家庭服务业发展。完善家庭服务业平台服务功能,着力打造全省一流、功能齐全的家庭服务平台。继续办好第5届家庭服务业职业技能大赛,组织参加全省家庭服务职业技能大赛,加强家庭服务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继续推进家庭服务相关行业标准化建设。 “智慧人社”建设方兴未艾 发挥“三个作用”,建设“强富美高”新徐州,就是要解决能力不足的问题。把发挥“三个作用”与解决问题、破解难题、化解矛盾紧密结合起来,就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市人社局狠抓职能转变,找准服务中存在的“短板”和“软肋”,不断加强“智慧人社”建设,打造覆盖全市的惠民便民服务体系。 加快“金保工程”应用系统更新改造。坚持“数据大集中、业务一体化、应用一卡通”的信息系统一体化的总体架构,建立以参保对象、服务对象为中心的业务经办流程和管理体系,满足综合柜员制经办模式需要,加快推行人社业务综合柜员制服务。同步做好计算机和网络设备更新改造工作。 力推“互联网+”人社的业务办理模式。更新改造互联网系统,采取多种形式面向参保单位和个人提供自助服务。能够在互联网上处理、办理的业务,力争95%放到互联网上。加强人社微信公共服务平台、网站、移动终端等信息化公共服务渠道建设,网上公共服务率达到79%。加大12333咨询服务体系的机制体制建设,提升电话接通率和服务满意度,打造人社服务“第一窗口”。 加快推进社保卡的使用。坚持需求导向,建设和完善社保卡的应用环境,推进社会保障卡在各业务领域和跨地区的应用,方便持卡人用卡。加大全媒体宣传力度,指导持卡人用卡,达到发放一张卡使用一张卡的目标,发挥社保卡便民惠民的作用。年末社保卡持卡人数达到550万以上,社保卡公共服务开通率100%。 加强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积极探索解决村级平台专职协理员配备问题,抓好一线服务队伍建设和专项业务培训。开展街道(镇)平台省级质量管理认证标准“贯标”工作,标准化街道(镇)、社区(村)平台建成率分别达到70%和60%以上。落实《江苏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村级服务规范》省级标准。加快人社综合档案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结束语 浩浩春光眼前过,万般好景看来年。展望新的一年,徐州人社人将豪情满怀,克难攻坚,全力发挥“三个作用”,在服务民生的征途上谱写更加壮丽的篇章,以优异的成绩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徐州添砖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