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优质蔬菜端上上海市民的餐桌 今明两年我市新建和改造蔬菜基地12万亩 |
徐州日报讯(记者 秦建莉 魏宁)在2017徐州—上海蔬菜外延基地建设恳谈会上,来自徐州农民的“菜园子”受到与会人员的高度关注。如今,来自我市的番茄、黄瓜、辣椒、茄子、土豆……正源源不断端上上海市民的餐桌。 好水好田产好粮,好山好水种好菜。作为全国“五大菜篮子”基地和江苏省果蔬生产基地,徐州蔬菜“三品”总量2100多个,部省级蔬菜标准园43个,年产量1800万吨。“健康、绿色、生态”的徐州蔬菜,既丰富了区域性市场需求,也为创建徐州—上海蔬菜外延基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每天仅蔬菜需求总量就高达1.5万吨。 去年以来,上海把加快建设一批紧密型外延蔬菜生产基地作为“菜篮子”保供稳价的新举措。截至目前,上海共在徐州、临沂、海南等地确立了总面积达3万亩以上的首批10个规模化外延蔬菜基地,实现了蔬菜基地直供,从田头到餐桌的食用农产品安全信息全程可追溯,生产加工、物流配送规模化、包装化、冷链化。铜山区何桥明诗果蔬合作社基地和郑集润嘉蔬菜基地自去年底被确立为首批上海蔬菜外延基地以后,原先面向上海市场的年供应量为6000至8000吨,挂牌以后,将扩大满足上海市民需求的绿叶菜品种的生产,1至2年之后总销量将扩大到年1.5万吨至2万吨,2至3年之后达到3万吨至5万吨。 徐州—上海蔬菜外延基地建设总的思路是“建基地、树品牌、带农户、促增收”,主要目标是今明两年全市新建和改造蔬菜基地12万亩,各县(市)和铜山区、贾汪区至少建成1家经上海市商务委认定的蔬菜外延基地,至少在上海设立1个农产品直销窗口或配送中心,至少引进1家以“公司+基地”为运营模式的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为实现上述目标,我市确定了56个蔬菜基地、4个马铃薯产业园作为创建单位,在此基础上每个县(市)区再确定1至2个重点创建单位。 为保证建设质量,我市将重点建设四大体系。信息营销体系主要是建设供销信息平台大数据,及时发布上海需求信息,及时汇总徐州供应能力,及时指导供需,引导生产。坚持市场化调节、市场化供销为主,派出挂职人员和驻沪小分队为供需双方提供全方位服务。 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主要是依托徐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智能监管平台,将各基地纳入平台监管范围,建立涵盖蔬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标准体系,推广二维码流通追溯系统。提高农产品检测标准,按照上海市场农产品准入标准开展质量检测,把农产品质量检测关口前移到各类生产基地。 标准化物流体系主要是积极配合上海企业来徐建设蔬菜基地、收购点、分拣点、包装点,深化产销合作。加强蔬菜冷链流通体系建设,扶持本地有条件的企业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积极引进第三方物流,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科技支撑体系主要是依托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争取建立一批农产品实验示范基地,加强果蔬园艺产销主体技术培训,强化对蔬菜生产基地、产业大户、田间地头的指导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