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支助服务力度 激发企业创造活力 我市开创知识产权工作新局面 |
|
||
|
||
|
||
|
||
|
||
|
◎文/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樊海涛 通讯员 肖娜 巩素民 黄亚珍 图/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井贤 徐州煤矿安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承担着一项重大研发任务——为加快“透明地球”技术体系建设,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项目近年启动,其中“深井大吨位提升安全运行保障关键技术”课题由其牵头承担,并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 两年前该企业自主研发的相关技术发明已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不久的将来,它研发的矿井提升设备有望成为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领域领先国际的“蛟龙号”。 创新驱动的核心来自知识产权的助推。当前,知识产权竞争已成为比产品竞争、品牌竞争层次更深、技术水平更高的竞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将实现科技实力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国家使命,徐州担当。近年来,徐州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全链条融入产业内核的深度,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奋力实现知识产权强市战略目标。近日,我市连续获批创建国家创新城市、入围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为我市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创建提供有力支撑。 资金扶持 全市专利授权量涌现 位于北京南路一侧的江苏永冠给排水设备公司是个50余人的小企业,外观极为普通,可门口却挂着“省水处理除氟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企业院士工作站”等高大上牌子。 目前公司共获国内发明专利16件,国外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外观专利、软件著作权等30余件,获评“市专利小巨人”企业。其中HAP—F除氟技术国际领先,去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成为水利部重点推广技术。 近年我市积极开展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将其作为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加以谋划和部署,将知识产权战略上升为知识产权强市战略。 2017年,我市强化科技创新发展顶层设计。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市的意见》《关于落实省“科技40条”实施方案》;深化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改革,围绕梳理细化政策体系,制订印发了《市级科技计划改革总体方案》,按照科技创新规律和产业发展布局进行分类整合,形成应用基础研究、重点研发、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引导、创新能力建设等五大类计划,使市级科技计划定位更准确、导向更明确、扶持更精确。 2016年至2017年,我市先后将专利授权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等指标纳入对县(市)区的考核体系,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将知识产权示范市建设纳入区域科创中心核心指标体系,全市专利产出结构进一步优化。 为知识产权工作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市县两级财政均设立知识产权专项资金,不断扩大专利支助范围。其中市本级知识产权专项经费投入,从当初2009年的100万元不断增加,到2017年达到838万余元,达到本级财政公共预算支出比例的0.05%以上。其中,徐州高新区全年对64家企业及高校专利奖励资助达264.15万元。 据统计,2017年全市专利授权量达10523件,其中企业专利授权量5765件、发明专利授权量1792件,均列全省第7位,增速全省第三;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3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6%。累计获评国家金奖1项、优秀专利奖13项,外观设计优秀奖2项;省专利金奖5项,优秀奖17项,十大优秀发明人奖1项。 今年3月,为进一步推动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和强市创建,市知识产权局、市财政局结合我市实际,新修订实施《市级知识产权(专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大对专利大户、高质量专利及优秀发明人的奖励。据悉,2018年市级专利专项经费将安排3000万元,目前已由财政安排预算,按程序审核落实。 春风劲吹 各级园区百花竞放 2017年底,国家知识产权局经过集中评定,公布了当年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名单,全国共27个园区入选,创建十余年的徐州工业园区上榜,刷新了社会对它的认知。 该园区自2016年开始便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强园战略”,园区二三十家列统企业多半设立了研发机构。两年来,园区各企业累计新增专利申请1000余件,有效授权500余件,其中发明授权50余件,实用新型授权200余件。 而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鼓励徐工集团、中能硅业等重点龙头企业“走出去”,强化PCT(专利合作条约)专利申请力度,实施全球化知识产权战略。2017年年末,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1.22件、年均增幅为44%,超过徐州市全市平均增幅。3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8家企业被评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作为加强知识产权宏观管理的一个重要措施,我市积极引导和扶持园区实施区域知识产权战略试点、示范工作,以此不断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实力。截至目前,7家园区获批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5家获批省知识产权示范园区。此次徐州工业园荣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将我市该级别试点园区数量增到了4家。 与此同时,我市还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区域建设。现已推动泉山区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区)工程示范区建设阶段,占全省1/6,并列全省第二位。全市90%的县(市)、区已经进入省知识产权试点示范行列;在新一轮的强省建设区域示范项目创建中,泉山区、睢宁县、沛县、贾汪区获批,总量列全省第三位,我市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 作为国家级的徐州高新区,2017年申请专利2103件,其中发明专利1115件;授权专利1162件,其中发明授权332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37.34件,产出成效居全市之冠。有23家企业通过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创建;3家企业贯标绩效评价合格,1家企业为绩效评价优秀企业;2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该园区综合排名列第49名,首次进入全国50强。 2018年新年临近时,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新一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市、区)名单,沛县、贾汪区、睢宁县包揽了全省获批的3个试点名额。 4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勃发 今年4月2日,《XCA1200登顶TOP50,行业最高“金手指奖”连续七年花落徐工》的消息令徐工人振奋不已。荣膺“中国工程机械年度产品TOP50”最高奖项金手指奖的徐工集团重型机械有限公司XCA1200型全地面起重机,是目前全球唯一的八轴1200t全地面起重机。拥有全闭式液压系统、智能臂架、新型单缸插销、G一代外观造型、人机交互系统等12项“G一代”原创技术。 该公司长期注重知识产权工作,全方位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近几年来,高价值专利数量明显增长,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436件。同时,公司已在美、加、俄、澳、欧洲等国家或地区布局专利38件,专利技术的实施运用率达到93%,质量和数量在行业内遥遥领先。2017年荣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省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称号,分别代表国家和省的知识产权崇高荣誉。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是推动创新成果向社会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力法律保障。”市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巩素民分析,创新驱动的核心是知识产权驱动,建设知识产权强市,有力支撑我市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奋力实现区域创新中心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也是“徐州制造”向“徐州智造”“徐州创造”转变的有力支撑。 推动专利从“创新力”嬗变为“生产力”是最终目的。据介绍,我市采取多种举措,不断增强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推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设立企业贯标专项奖励资金,对每家通过贯标绩效评价的企业奖励3万元。累计组织335家企业开展贯标创建工作,其中67家企业被批准为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合格单位,28家企业获批为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先进单位。 完善激励引导机制。将知识产权产出列入市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立项、验收、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市级科技进步奖评审的重要依据。鼓励和引导高校院所充分发挥基础领域和应用领域研究优势开展专利创造。以实施企业知识产权贯标单位为重点,累计实施市级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项目30项,项目实施单位平均年产值2.58亿元。 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加强引导服务,通过知识产权项目引导企业开展专利布局,培育恩华药业获批为市首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徐工集团、科融环境等7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017年,全市共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9家,总数达400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5300亿元。 创新服务 推动专利成果转化 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构建“互联网+技术交易”的“产、学、研、金、介”互动对接交易平台,2017年7月7日,江苏淮海技术产权交易中心注册成立。 中心主任孙颖介绍,该中心运营主体由江苏淮海科技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徐州技术交易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大学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三家单位组成,实现了政府、高校、资本等多方力量的集聚融合。以淮海经济区内高校、企业为重点,服务徐州市,辐射淮海经济区,联系国内外的现代综合服务平台,是我市加强创新资源供给、促进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的重要举措。 中心以线上、线下平台建设为抓手,整合创新资源,探索技术转移转化的有效模式和科技服务的有效途径,取得了明显成效。2017年线上征集企业技术需求286项、企业投融资需求274项、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成果及在研项目373项;完成技术合同登记1.66亿元;科技金融方面,备案企业58家,备案贷款金额1.3亿元。 此前为推动知识产权成果转移转化,我市探索建立知识产权质押投融资服务新机制。市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从2011年的首批500万元,发展到2017年的2000万元。从2013年以来,全市已累计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180余家,发放科技贷款15亿余元。在全省范围内首次设立市级专利成果转化项目,2017年实施的51项市级重大专利成果转化项目,总投入57亿元,预计销售收入180亿元,带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 近年来,我市每年制订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方案,以各类商贸企业集聚区、商业街区和专业市场及本地电子商务平台为重点检查和整治对象,组织开展整治活动。截至目前,查出假冒专利案件780余件,立案调处专利侵权纠纷案件37件。苏北首家专利巡回审理庭已开展20多次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和专利纠纷案件的调解。开通徐州地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公益服务热线12330,确定三联专利事务所等8家单位为市知识产权援助中心合作单位,与由在校大学生组成的知识产权志愿者服务队,发挥了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