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记者 骆耀明 通讯员 燕守合
“800元、830元、860元……”今年6月12日,在沛县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中心,人们不停举牌应价,交易竞争十分激烈。
当天,交易中心对沛县魏庙镇佟场村委会150亩湖田承包权组织了公开交易,竞价现场紧张而激烈,3名受让人均表现出势在必得的架势,互不相让。最终,经过18轮竞价,承包金从每亩每年700元的交易底价飙升到1000元,较原合同承包金每亩每年660元增加了340元,增幅达51.52%。
这一天,和佟场村一起进行交易的还有魏庙镇斗虎店村、张庄镇兴国村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项目,3宗414.74亩土地全部顺利成交。
农村土地实现升值
去年初,沛县启动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重点推进县、镇两级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建设。
今年1月,沛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业务正式开始网上运行,1—8月,已组织开展7个品种159宗项目公开交易,成交总额4618.4万元。其中资产资源类项目29宗,成交总额较交易底价增加86.29万元,综合溢价9.07%;村集体小型建设项目116宗,合同价较预算下降90.52万元,节支4.25%;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14宗,流转土地面积2379.85亩。另外,还完成了65宗16.53万亩流转土地的补办登记备案手续。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农村土地普遍实现升值。
参加完土地公开交易后,佟场村村委会主任张厚锋说:“真没想到,竞争这么激烈,这一下子村集体收入每年就能增加51000元。还是公开交易好,既公平、透明、规范,又能使集体资产收益最大化。”
受让人葛继龙通过竞拍获得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也非常满意,他说:“承包金比预想的高了一点,但还在我的承受范围以内,我心里踏实了,下一步要好好经营,争取让土地产出更大效益。”
实行“六统一”管理模式
沛县在成立县级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中心的同时,还在各镇成立了分理处,在各村设立服务站,形成完整的农村产权交易机构。并实现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的“六统一”模式,即统一信息发布、统一交易规则、统一服务标准、统一交易鉴证、统一交易软件、统一交易监督。
沛县农工办负责人介绍,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的建立,是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要求,也是实现农民财产权利市场化的重要通道,实现了农村资产资本化、资源配置市场化、促进了农村生产要素加速流转和优化配置,加快了城乡统筹发展。近期,县委农工办组织人员对全县家庭农场基本信息、空间位置、作物布局等进行了摸底调查,为今后土地流转和经营权抵押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经营权抵押
唤醒“沉睡的资本”
沛县还积极探索赋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功能。从去年初开始试点,主要从建立风险补偿模式方面推动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落到实处。
为加快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更好地保障金融机构实现抵押权能,今年7月,在原土地银行的基础上,组建沛县汉润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有限公司,托底全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地块,进一步完善了全县土地经营权抵押处置机制。
目前,全县有县委农工办与沛县邮储银行合作开发的“富民助农贷”、与沛县农村商业银行合作开发的“兴农贷”、与沛县农业银行合作的“金农贷”及沛县汉润公司“润农金”等4个金融产品,具有利率低、担保方式灵活、程序简便的特点。这4家机构均开展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农户凭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出具的交易鉴定证书到县农工办办理土地经营权证,并可据此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拓宽了新型经营主体的融资渠道,无论是将经营权作为主担保的合作银行,还是将经营权作为补充担保的其他银行,已经逐步认可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抵押权能。
另外,政府部门提供了不同的财政支持金融机构对新型经营主体的贷款产品,给全县新型经营主体更多的选择空间,也促进金融机构良性竞争,降低新型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有效解决了农业经营主体的“担保难、成本高”问题。
据统计,今年前8个月,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累计贷款1083户,金额15499.2万元。金融支农资金的发放加快了沛县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加速了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目前,全县共有家庭农场136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580家,流转土地面积48万亩,发放土地经营权证288份,其中5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40多家,200亩以上的果树种植家庭农场21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