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池州渚湖姜村,罗城民歌世代传唱,家家懂、人人爱
一曲民歌唤春来(新春走基层·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第一代罗城民歌传承人,在牛背上成长起来的姜秀珍。
姜秀珍(左一)正在辅导村里的民歌能手排练新歌。
村里的老人劳作之余,拉家常都要唱上几句民歌。
13岁的钱思杭是罗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每逢节假日,她和母亲彭红梅(左一)都到村里的文化教室学民歌。
村里的孩子们在学唱民歌。
“罗城是个好地方,松林竹海古村庄,小桥流水石板路,莺歌燕舞桃花香。”元宵佳节,安徽池州市贵池区墩上街道罗城渚湖姜村,83岁的姜秀珍正在辅导村里的民歌能手排练新歌。此时唱响这里独特的罗城民歌,预示着新一年的春耕生产即将开始。
渚湖姜村是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贵池罗城民歌的发源地。据介绍,罗城民歌是汉族民歌的典型代表之一,在中国民间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犁田栽秧忙时唱,十冬腊月闲时唱。”“曲调世代传,唱词随口编。”当地村民爱唱民歌,自古盛行、远近闻名。在罗城民歌中,大家唱历史传说、唱生产生活、唱日常的喜怒哀乐,独唱、对唱、合唱、一领众唱,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应有尽有。对于这种古老艺术的传承,当地政府也通过政策进行保护和扶持。
作为第一代贵池罗城民歌的唯一传承人,在牛背上成长的姜秀珍,年轻时作为代表出席全国文代会,还曾把家乡民歌唱进了北京中南海。如今,在她的引领下,村里家家懂民歌、人人爱唱歌,一大批优秀的民歌手涌现出来。他们不但成为美好乡村建设的文艺骨干,更主动通过开办民歌学校、搞特色农家乐、发展文化电商等项目开发文化旅游产业,带动乡亲们创业致富。
《 人民日报 》( 2017年02月12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