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迪克(左)回访贫困户
人民网南阳2月11日电(李东风、徐驰、实习生叶婉莹)四十岁前,周迪克从没离开郑州超过一个月。没成想,四十岁后,他连续在南阳乡村里过了两个年。
周迪克生在郑州,长在郑州,大学在郑州,毕业工作还在郑州。他所在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曾被称为“全球最大医院”。作为纪委副书记,周迪克每天上下班准时,生活规律。有一副好嗓子的他还常去电视台做气象主持人。这样的生活让很多人羡慕,可周迪克不满足。
“一毕业就在机关干,总觉得自己缺少历练。人家说世界这么大想去看看,我是想去炼炼,给自己些压力和挑战。”周迪克说。
2015年8月,医院选派年轻干部驻村帮扶贫困村,正当不惑之年的周迪克主动报了名。“我跟领导说,再苦再累我都不怕,这个机会一定要给我。”
家人开始挺担心,“人生地不熟,吃住能习惯?没在农村待过,干‘村官’行不行?”同样担心的还有方城县二郎庙镇滹沱村的老百姓。第一次开会就有老乡嘀咕:“白白净净的省城娃,来镀金哩吧,中不中?”
周迪克也不知道“中不中”。滹沱村耕地多为岗坡地,历来“望天吃饭”,人均年收入长期不足2000元。他来时,扶贫攻坚已经开始,全村尚有33户78人贫困。更让他吃惊的是基础设施的落后。
“找了一圈,没有村部。老支书说村里一直就没有村部,开会都是去学校。学生们上课,就蹲在校外的地里开。”周迪克说,滹沱村下辖四个自然村,四个村加一起只有两条水泥路。一些生产路,一下雨拖拉机陷进去都出不来。“上学路”也是泥泞不堪,村民穿着胶靴把孩子们背到教室门口才能上课……
周迪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迫切想了解村里情况。村主任杨长军记得,“这个城里娃,第一天到村里,吃了一碗捞面条,放下碗就去入户走访。当时我觉得这兄弟很实在,没准儿能干好。”
或许是“水土不服”,下乡一个多月,周迪克瘦了14斤。他走遍了滹沱村四个自然村,拜访了所有的贫困户和老党员。周迪克最终发现,滹沱村要发展,首先要改善基础设施,其次要找到对路的产业。
周迪克开始四处为村里争取资金,修路、安路灯、打深水井、建文化广场。修村室钱不够,周迪克把省里发给驻村书记的3万元个人补助全部拿了出来。
一年多过去,人人都说滹沱村变了。4.9公里的水泥路,基本实现了“户户通”。新盖成的村委院里,卫生室、图书室、村民活动室、警务室一应俱全。孩子们上学不用再走泥路,老人们也有了健身娱乐的去处。全村贫困户,除一户兜底,已全部脱贫。邻村的支书跑来看,拉着手对周迪克说:“周书记,你也来俺们这儿驻驻村呗。”
农历正月十三,伴着飞舞的雪花,记者来到了滹沱村。雪后的乡村显得格外安静,落雪触地即融,露出干净的水泥路面。站在新修的村室门前,放眼望去,层林尽染。
“你看那里,那就是葡萄园,我们重点发展的产业。”周迪克指着山坡下的一片葡萄架说。一次走访中,周迪克发现,村里的岗坡地种庄稼不行,但种葡萄却非常好。村民种的优质葡萄,一斤能卖到几十元。
周迪克想,村子靠近当地“望花湖”景区,如果推广葡萄种植,以“葡萄采摘+农家乐+望花湖游览”的模式发展特色旅游,或许能很好地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目前村里已有四个葡萄园,特困户以扶贫产业贷款入股葡萄种植合作社,每年可拿到6000元的分红。村民杨付亭家2016年刚刚脱贫。老杨因车祸腿有残疾,无法干重活。四个孩子三个在上学,沉重的负担导致贫困。老杨给记者算了算账,2016年分红6000元,家里土地流转收入7000元,大儿子打工拿回1万多元,到户增收资金养了两头牛,已生下两头小牛,全家稳稳脱贫。
“将来还得靠旅游。这儿旅游很火,过年那几天,村民们骑着自行车卖小孩玩具,一天都能挣2000多元。景区配套的小吃一条街要建在我们村。建成后,大伙儿还能在里做生意,日子就更好了。”周迪克说。
变化的不止是滹沱村,还有周迪克自己。说了四十年的普通话变成了地道的方城话。以前常作诗的文艺青年,现在满脑子土地、养殖。村民们不再问他“中不中”,而是大老远就喊:“周书记,吃了冇,来俺家喝玉米糁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