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农入画来
徐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蔡思祥 通讯员 王本奉)今年以来,徐州通过加快建设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采取科技兴农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推动现代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向纵深迈进,一系列科技兴农瓶颈被突破。2018年前三季度全市农业总产值1219亿元,同比增长5.26%;农业增加值552亿元,同比增长4.93%。 贾汪区玉米种植面积较多。记者日前在贾汪铙钹村看到,成片的玉米长势喜人,而从事田间收割的人员却屈指可数,耳边只闻轰鸣的农机在农田里来回穿梭,将挺拔的玉米秸秆不断的“收入囊中”。机器所过之处,秸秆顷刻间被粉碎成碎末撒向田地,而一个个玉米棒子则被机器把皮剥得干干净净,露出黄灿灿的身子被送往收割机的拖斗等待运走。一亩地仅需2个人,20多分钟就收割完毕。 “大量收割机的使用解放了劳动力,效率高了,成本降了。”徐州郑大农机合作社理事长郑庆华说,“过去农民收玉米全是手掰,现在简单多了,收、种都是机械化,原来需要掰七八天,现在一天就收完了。” 在丰县梁寨镇优质苹果生产基地,记者看到一排排应用了国际最先进的矮化自动砧M9T337和烟富3、烟富10新品种,苹果树和海棠花树比肩种植,独特地采用海棠花授粉,使苹果更有海棠韵味。他们同时开展贴字果、容器果等功能果的生产。 “园区配有以色列技术的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及自动喷药、果园除草、操作平台等先进设备。果子销往上海等大城市,基本上都卖断货,价格比一般的苹果要贵的多。”丰县农委相关负责人笑着表示。 在新沂市云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新沂云花谷,种花不为卖花,只是为了采“数据”。由于国外对于中国鲜花消费市场非常敏感,哪种花市场认可度高,便成为他们的订单首选。为此,公司与国外客商接洽,选择种植多种花卉品种,通过数据收集分析,形成报告反馈给国外客商。在国内,王老吉的凉茶里需要一味菊花,为了保证凉茶的品质,对菊花品质要求较高,为此,公司通过多种菊花的数据分析,为王老吉量身培育了一种菊花,得到王老吉公司认可下单。新沂还围绕鲜切花产业与南农产学园结合,引进菊花新品种。到2020年建成各类县级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不低于40个。 在沛县,发挥“三新”示范基地的带头作用,新建了6万亩全程机械化现代果业示范园,大棚王拖拉机、果园多功能管理机、自走式风送植保机、静电吸附植保机、土杂肥深施机、枝条粉碎机、搬运机等林果生产机械投入农业生产,渐进实现机器换人、降本增效的目的…… 近年来,农业科技投入为徐州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农业产业科技服务支撑体系不断完善。 我市于今年3月份正式印发《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提高科技强农富农水平实施方案》,明确了4方面15项重点工作,各县(市)区全部将“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县对镇考核,县、镇两级农技推广机构进一步完善,基层农技人员配备逐步到位。3月底,我市牵头组建“淮海经济区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联盟”,“农业科技特派员挂职”工作全面启动,从我市涉农高校、农科院等单位选派7名农业科技特派员,到7个县(市)区挂职,协助指导农业科技服务工作。特派员们将论文写在田野里,写在大地上,迅速将所学所讲转化为农业生产力。“互联网+农业”加快推进,前三季度,全市网络农产品实现销售收入40.8亿元,规模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面积占比达到30%。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已进入扫尾阶段,目前已建成益农信息社1786个,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到65%。徐州还坚持把“谁来做农业”作为一个最大的突破瓶颈,深入组织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市推进工程,今年前三季度培育人数超过9万人次,培育程度达到46.37%,全面超过省定任务。8月24日,市政府举办了“农业首席专家顾问聘任大会”,37位专家教授被聘为市、县两级农业首席专家顾问,涵盖了粮食、蔬菜、果品、食用菌、畜禽、农产品加工等多个产业领域,汇集了全国优势农业科技资源,和我市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需求进行了全面对接。在秋收秋种中,全市投入1.5万台水稻联合收割机、5500台玉米联合收获机、2万台小麦播种机、1.4万台秸秆还田机、7000台开沟机、1300台粮食烘干机参加秋季农业生产,确保了今年秋粮丰收,颗粒归仓。 我市还将推动“淮海经济区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联盟”健康运转,全面实施新一轮农业品种更新换代行动计划,主要农作物良种普及率达到95%。依托“益农信息社”,建立村级农技服务站点和信息员队伍;继续精准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市推进工程,确保全年培育12万人;督促各县(市)区分别聘请国内外农业科技专家作为政府首席专家顾问,设立首席农技员,每村设立一名责任农技员,负责指导农业科技服务工作;督促各县(市)区分别建立1-2个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每个镇分别建立1个市或县级科技示范基地,全力打通农技“最后一公里”。 一系列扎实举措让人们看到科技因子正为徐州的田野上注入新的生命力,科技创新的种子正在徐州大地上悄然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