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旭东
说到丰县大沙河镇,人们第一印象可能是这里的红富士苹果、白酥梨、黄桃等果品,如今的大沙河镇物阜民丰,是远近闻名的“中国红富士之乡”“中国白酥梨之乡”,江苏省最大的连片果园生产地。但是历史上这里却是贫瘠之地,“风起三尺沙,黄土埋庄稼”“逃荒去要饭,归来不见房”,这些民谣是丰县大沙河曾经的写照,环境之恶劣,可见一斑。上世纪60年代起,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原来40平方公里的沙荒地变成了林茂果丰的绿洲。现在的大沙河两岸,苍翠绿如海,林茂花果香,水清鱼儿跃,气爽鸟啼鸣,俨然一幅风光秀丽、生机盎然的天然画卷。4月24日,“全省‘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蹲点调研采访活动·徐州行”走进丰县大沙河镇,在欣赏湿地美景的同时,感受“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大沙河精神。
千亩湿地宜人,生态工程利在当下惠及长远
暮春之际,位于苏皖交界的丰县黄河故道大沙河国家湿地公园,惠风和畅,草木茂盛,碧波荡漾,春潮涌动,整座湿地公园宛如一柄绿色的玉如意,镶嵌于黄河故道、大沙河之中,很多游客来此踏青游玩。
这座位于黄河故道与大沙河交汇处的湿地公园,是丰县抓住黄河故道二次综合开发的有利契机,为保护黄河故道、大沙河水源地,建成利在当下惠及长远的精品生态旅游工程。为此,原二坝、西陈庄村民积极响应,退田还林、退耕还湿、退渔还湖。湿地公园西起安徽省砀山县葛集镇高寨村,东至阚楼闸、向下游延伸至254省道;北抵大沙河,南达黄河故道,总面积6000余亩。分为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分期建设刺槐林、芦苇荡、荷花漾、梨花岛、宣教馆、明大堤、滑草场、生态泳场,全力塑造“十里明古堤、百里故黄河、千顷荷花荡、万亩梨树园”的国家湿地公园主题形象。
在恢复重建区,记者看到这里河岸曲折,浅滩、岛屿密布,杨柳依依、芦苇丰茂、香蒲丛生,春意盎然。湿地公园负责人介绍,恢复重建区原有河道较窄,仅30余米,经过规划建设,腾退河岸两侧鱼塘、耕地、果园,把低矮河堤、鱼塘围堰和田埂打断,形成一个个浅滩环绕的岛屿,自然散落在大沙河之上。在原有河道两侧各新开挖一条蜿蜒相通的河道,拓宽湿地南北纵深,增加湿地面积,提高蓄水量,为野生动植物营造良好的栖息繁衍空间。
记者了解到,2018年初,环保部南京环科所专家观察确认,36只青头潜鸭首次现身丰县黄河故道大沙河国家湿地公园。这是迄今为止,在江苏省境内发现的青头潜鸭最大种群。青头潜鸭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全球仅存500余只。青头潜鸭生活在芦苇、香蒲重生的中小湖泊,对生态环境要求极高,青头潜鸭的现身是对丰县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最好肯定。
万亩“果海”飘香,用青春和热血筑成“精神家园”
说起大沙河,就不得不说到黄河决口改道。黄河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也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大沙河原为黄河决堤冲击形成的流沙河。据史料记载,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黄河在蟠龙集至二坝之间决口,并分了个岔,冲击出一条长60余公里、宽约2公里的飞沙滩、咸碱窝,也就是“大沙河”。该河只在汛期行洪走水,它流经的地方却撂下了几尺厚的黄沙,常年多枯,经烈日曝晒,狂风旋裹,形成了连绵不绝的沙丘,低洼的地方,水涸后留下大片大片的盐碱。“丰沛收养九州”变成了“无风三尺沙、黄土埋庄稼”的沙荒地。百年来,大沙河环境之恶劣,让两岸人民深受其害。在大沙河湿地公园内还保留着一段600余米古黄河明大堤,静静诉说着这段苦难历史。明嘉靖八年,为抵御黄水,单、丰、沛三县长堤筑成,清咸丰元年(1851年),黄河大决于丰砀交界二坝、蟠龙集,明大堤被冲断。仅存的这段明代大堤,至今约500年,屹立在故黄河北岸,也见证了大沙河两岸今昔翻天覆地的变化。
1955年和1957年,江苏省农林厅林业调查队两次勘察大沙河,认为此处虽然环境恶劣,不适合种庄稼,但却适宜果树生长,并计划在此建立一座果园。1959年5月,大沙河果园正式成立。当时,丰县县委、县政府也决心治理好大沙河,开始修堤筑坝、挖河造田、植树造林。上世纪60到70年代,一批批知青带着改变大沙河命运的重任陆续来到大沙河,他们和大沙河人民同甘共苦,以勤劳的双手和超人的毅力,向荒沙开战,终于把这块40平方公里的沙滩,建成了林茂果丰的绿洲。
1972年,第一株红富士苹果树苗栽在了大沙河,在经过引种试栽、快速发展、成果巩固几个阶段,大沙河苹果最终形成了“皮薄、肉脆、汁多、风味浓郁”的优良品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大沙河果园规模愈发庞大,声名也愈发响亮,10余万亩的规模,年产各类水果50多万吨,有“果都”和“果海”之名,大沙河镇也陆续收获“徐州市最美乡村”“江苏省魅力乡村”“国家级生态镇”“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果品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等称号。
几十年来,在开挖、治理大沙河的战役中,全体参战人员“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大沙河精神,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丰县人的成长,成为这片土地上人们守望的“精神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