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骆耀明 通讯员 冬梅 楚惠 新沂市邵店镇沂北村这几年,一直处理“厕所事”。 前几年,沂北村成为新沂市新农村建设老村庄改造试点村,争取到政府20万元的资金用于村庄建设。 沂北村党支部书记陶加龙说:“有了资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修路,那时候遇到下雨天,到处都是泥泞,自行车不是骑的,是要扛的。”然而,那时的沂北村,由于缺乏规划,家家户户猪圈、厕所乱搭乱建,要想修路,首先要把侵占道路空间的猪圈、厕所清理掉。 对于村庄面貌的改变,村民们也期望已久,因此仅仅用了3天时间,村民就把沿路的猪圈、厕所全部清除完毕,两个多月后,全村水泥路实现全覆盖。 路修好了,还要解决群众如厕的问题,而且还要能贴补生计。为此,沂北村又争取上级支持资金60万元,在全村开展“一池三改”,即沼气池和改灶、改厕、改圈。村民每家每户出1000元,村里补贴2600元,建设一个沼气池、一个猪圈和一个厕所。 这次厕所在哪建,有了规划和标准。经过村民统一意见,最后定在每户家门口,建设一个48平方米的猪圈和厕所,一个10立方米的沼气池。 “猪圈里养上两头老母猪,一年能挣个5000元钱,猪粪和厕所粪便流入到沼气池,沼气灶可以烧水、做饭,基本能保障日常生活所需,煤气费也省了。”村民张翠梅对当时建成的猪圈、厕所很满意,对于精打细算的她来说,这些钱足够贴补家庭生活开支。 几年的时间,村里投资建设了2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引进一个包装企业,解决了村里近百人就业,人均工资有3000多元。引进江苏农垦集团在村里流转1000亩土地种植粮食,村民拿着流转费,还赚着务工费。村里还聘请了专职农技人员,发展起了花木种植和设施农业,村民的口袋渐渐富了起来。 眼看着日子好了,但是新问题又出现了,根子还是出在厕所上。靠养猪补贴生计的村民逐渐少了,剩余的部分养猪户,由于疏于管理,沼气池停用,造成村内农户门前猪粪成堆,污水横流,每到夏天,苍蝇蚊子到处飞,村民对生活在“有味”的环境里很不满意。 2017年,沂北村通过召开党员代表会、村民议事会等进行宣传发动,统一思想,坚决拆除庄内所有猪圈、厕所,村内禁止养猪,切断污染源,还村内一个清新的环境。 考虑到部分养猪户的利益,该村在距离村庄300米之外的地方规划了100亩的养殖小区,有养殖需求的农户可以在这里继续养殖,但是需要配备污水清理池等环保设施,养殖环境要求更高了。 安置好了养猪户,全村开始全面清理猪圈、厕所。 一年的时间,全村所有的猪圈、厕所、乱搭乱建得到拆除,共拆除400多处。农户门口清理出来的空间,由村里统一种植了绿化苗木,全村300多户,栽植了5000多株绿植。而清理猪圈、厕所的建筑废弃物也有了大用处,全用来填平了村内的一处“臭洼塘”,填平后,该村在上面建起了3000平方米的村民公园。利用清理出来的集体公共空间,村里建设了水冲式公厕10座,确保村民出门50米即可到达厕所。村里安排6名保洁员、两名垃圾清运员,常年对村内的垃圾进行保洁转运,对公共厕所进行打扫。“以前村里的垃圾房脏得不像样,现在我们拆除了所有的垃圾房,购置了25个挂钩式垃圾箱和两辆垃圾车,实现户均1个垃圾桶,村内垃圾日产日清。”陶加龙说。 村庄环境好了,村民的生活习惯也慢慢改变了。对于村民屋前屋后的卫生,村里专门设置了“红黑榜”,现在,村民都争着上红榜,看到整个环境好了,谁也不甘落后。如今的沂北村被农业农村部评为第一批美丽乡村“试点村”,先后被江苏省、徐州市文明委评为“文明村”,被省住建厅评为“三星级康居乡村”,被省环保厅评为“生态村”,被省爱委会评为“卫生村”。 沂北村的“厕所事”,是新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变化的例子。 去年以来,新沂共清淤疏浚农村河塘沟渠1067万方,完成19个村庄污水治理工程(全市累计完成102个村庄)、16个村庄正在有序推进,9座镇级污水处理厂全面运行,镇村污水治理PPP项目被列为省试点项目。推进农村粪污治理。深入实施“厕所革命”,加快推进农村无害化户厕建设,同步开展户厕改造和农村公厕“回头看”,切实提升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目前,农村无害化户厕改造3.13万座,普及率达97.6%,新建镇村公厕1260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