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从种植到加工完整的产业链,不断开发新产品迈向大健康产业 |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蔡思祥 经过洗、切、揉、酵、干等15道工序,以牛蒡根为原料制作的牛蒡酥、茶在丰县牛蒡工厂全封闭车间全自动流水线上完成包装后,白色的输送带将一包包产品源源不断地送出车间。通过深加工,丰县牛蒡一年可种春秋两季,年产量28万吨,年销售总收入 20 亿元,占中国牛蒡加工和出口数量一半以上。 规划引领 推动全产业链升级跨越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引进食用牛蒡栽培,丰县的牛蒡已形成从种植到加工完整的产业链。目前,全县每年牛蒡种植面积约5万余亩,拥有牛蒡加工销售企业30多家,牛蒡种植技术与产品研发均位居国内前列。在30年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丰县正以范楼镇齐阁村为核心规划建设牛蒡产业园,通过要素整合,促进整个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更好地开发利用牛蒡的营养功能。 有“大力子”“东洋参”等别称的牛蒡含有菊糖及挥发油、牛蒡酸、多种多酚物质及醛类,并富含纤维素和氨基酸。丰县特别适合牛蒡生长,是牛蒡种植面积大、加工企业集中的区域。范楼镇为此规划建设牛蒡产业园,聚集各类资源要素,推动产业发展。以齐阁村为中心的丰县牛蒡产业园,规划建设用地10000亩,主要包括“一中心、三基地”,即新产品科技研发中心、牛蒡标准化种植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和冷链物流基地,其中牛蒡现代化种植示范区6500亩。创建目标是形成“牛蒡产业园、牛蒡产业研究所、牛蒡特色文化小镇”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新型产业格局。今年6月,丰县举办了首届牛蒡产业国际高峰论坛,成立牛蒡产业研究院,同时,国家食药同源牛蒡产业专业委员会落户园区。 狠抓种植 推动生产专业化 因为牛蒡根深数十厘米到1米左右,种植时在前茬作物收获后需及时深翻晒土,然后按70厘米一行,打深度约1米左右的沟,再形成宽四五十厘米、高约25厘米左右的垄,所以牛蒡种植和挖收都需要耗费巨大的劳动量。而且由于牛蒡根对土壤养分吸收较多,种植需要与别的作物进行轮茬。 随着引进包种机、打沟机、播种机、收获机等机械设备,丰县牛蒡种植相关机械的研发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全县牛蒡种植实现了各个环节的机械化全覆盖,种植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刚刚收获牛蒡的土地种下菠菜,过两个月菠菜收获后再次种植牛蒡,明年6月份牛蒡收获后计划轮播甜玉米。”范楼镇牛蒡种植大户老于说。 但农民传统种植牛蒡的技术除了简单的轮作,缺乏对土壤的保护措施,另一方面对牛蒡的生长期把握不精确,易导致根部木质化而使品质得不到保证。为此丰县正依托标准化种植基地,积累相关数据,制定牛蒡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示范推广更为科学高效的种植方法。 开发新产品 迈向大健康产业 经过多年的产业发展,目前丰县牛蒡加工产品已涉及到茶、酥、酱、饮料、酒、洗护等多个系列的产品。在位于范楼镇的徐州康汇百年食品有限公司,除了牛蒡茶、牛蒡肥皂等传统的牛蒡加工产品外,新研发的牛蒡酵素正在几个不锈钢大罐中发酵。酵素生产全身动灌装流水线已经建设完毕。 在旺达农副产品加工公司,正在开发生产的产品包括牛蒡肽粉和牛蒡咖啡等。 而在已经把分厂开设到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天益食品公司,正在“深耕全国市场”。公司总经理丁鹏说,用心把渠道与质量做到极致,是产品在市场上有生命力的必要条件。 “食品生产既要对原材料严格把关,也要注重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比如我们牛蒡茶要精选身高为75厘米牛蒡根,选中间营养集中的55厘米,切片要保证片型均匀。而生产车间的自动化布局要保证每一个工人的效率最高,劳动强度最低。”丁鹏说,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企业的研发投入进一步加大,而新产品一定是要切合市场的需求。 在营销方面,天益食品公司通过明星代言、发展微商、线下经销商等一系列线上线下的营销组合拳,使徐州牛蒡飞向全国,通过跨入大健康产业走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