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报融媒记者 杨旭东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新农村要有新风貌新生活。为进一步优化农村环境、美化村容村貌,提升村民获得感和满意度,贾汪抓住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有利契机,广泛组织开展“美丽家园”创建活动,突出抓好村容美化、净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使脏、乱、差的环境得到改善,农民的文明素质得到提高,为乡村振兴奠定良好的基础。
整治人居环境让家园美起来
走进贾汪区紫庄镇马山村,各村居房前屋后收拾得干干净净,农用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村道两旁的主题墙绘充满浓郁的乡村气息,不少村民正在健身广场锻炼,一派欢乐祥和景象。自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马山村投资98万元开展环境整治行动。如今的马山村,绿化美丽,地面整洁,路面宽敞,人居环境整治成果美了村庄,惠及村民。
今年以来,贾汪区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相结合,贾汪全区各地结合实际多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多形式加大宣传深度,积极引导干群主动投入到镇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不仅各级党员干部带头开展清理整治工作,更广泛动员发动社会志愿者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特别是村级两委真正想实招、动真格,结合实际纷纷探索有效治理手段、推进措施,通过集中治理被侵占土地、合理优化利用公共空间、严格规范集体资产交易,公共空间乱象得到有效治理。截至目前,全区共清理收回集体土地1万余亩,拆除违建751处10.3万平方米,清理各类垃圾49万立方米、清理村内河塘沟渠1187处,整治道路552.86公里、清理河道247.294公里,新增房屋资产1.2万平方米,可实现集体增收430.5万元。
靓丽的村居、清洁的河道,平坦的道路,美丽的环境,便捷的设施……这些都成为贾汪人居环境整治成果的亮点标志,由以前个别村的一枝独秀变成了每个村都能百花绽放。
教授一技之长让群众富起来
村庄美了,人们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贾汪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组织相关志愿者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新的就业技能,提升就业能力,全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为实现富民增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助力。
茱萸山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平台经常会收到村民寻求烹饪、面点、种植等方面的技术申请信息。萸山街道辖区内有大景山、督公湖、大洞山、茱萸寺、养生谷等旅游景区,旅游发展前景广阔,同时,又拥有大洞山散养小公鸡、督公湖野生杂鱼、农家有机蔬菜等众多特色农产品。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当地群众创业就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志愿者们以这些为切入点,教授群众尖椒大盘鸡、蓑衣黄瓜、凤羽白菜、糖醋鱼排、清蒸鱼片、鱼头豆腐汤等农家特色菜的烹饪方法。“这些菜品都简单易学,真正帮助农村劳动力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近创业。”社保部门的志愿者说。
截至目前,贾汪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共举办农业经纪人、香包加工、草莓种植、葡萄种植、农家乐旅游等培训班36期,开展现场指导167次,受益村民4000余人次。通过技能培训,马庄小香包做成了大产业,新吸纳了3000多名群众就业。
弘扬文明新风让民风淳起来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贾汪乡村不仅焕然一新,群众更是如沐春风,精神面貌积极向上。耿集镇年近七旬的耿德堂老人,作为镇级志愿服务者,创新建立了新乡贤工作室,组织老党员、老干部为大家调解纠纷。新乡贤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三老”人员作用,搭建政府与百姓之间沟通的桥梁,“用老百姓的法儿,平老百姓的事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耿德堂说:“这两年调解的数量逐年下降,村镇文明和谐的氛围更浓了,农民群众素质提升了,生活也富裕了,大家逐步形成有话好好说,有事依法办的共识。”
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渐改善,贾汪的婚丧嫁娶攀比之风日益盛行,扭曲变味的人情消费愈演愈烈。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活动开展的大背景下,各个所、站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出《红白喜事操办标准》,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接受移风易俗,自觉形成节俭婚嫁、厚养薄葬的新风尚。全区还开展的厚德贾汪主题教育活动,建设好人广场、好人榜,评选厚德贾汪人、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最美交通人等,通过典型引领、示范带动,形成淳朴厚道的社会风气。
正本清源,守正创新。贾汪作为全国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不断推动试点工作持续深入,家园美起来、群众富起来、百姓乐起来、民风淳起来、民心聚起来的愿景在贾汪正不断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