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为生肖首,春乃岁时先。立春过后,全省农业农村系统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管备耕,确保开年农业生产平稳起步。截至2月7日,全省预备秧田55万亩,置备秧盘4.75亿张、基质11.4亿升,备种2.64亿公斤,各项春管备耕工作扎实有力推进。
眼下正是麦子上肥、麦田除草的时候,不过,因为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兴化市昭阳镇严家村种粮大户葛新建只能偶尔去地里看一下。让他欣慰的是,今年麦子长势不错。8日,他电话联系了农资供应商,打听化肥和农药的价格行情,被告知价格与去年持平,这让他心定了不少,之前他一直担心农资价格会上涨。10日,记者再次联系他时,他说,前几天,因为很多地方封路,农资供应商说没法把货送过来,不过当天开始可以发货了。
疫情防控以来,各地对交通运输、人员流动进行严格管控,蔬菜生产出现秧苗运输不畅,以及种苗移栽、嫁接雇工难等情况。对此,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协助解决瓶颈问题,协调畅通蔬菜等农产品和农用物资“绿色通道”,保障生产稳定和市场供给。
去冬今春气温持续偏高,降水偏多,我省小麦生育进程大幅提前。“针对今年苗情特点和存在问题,我们及时组织专家通过微信、网络等方式制定发布小麦、油菜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指导各地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春季田管工作,组织农户抢前抢早、抢晴抢暖,突击做好清沟理墒、追施肥料等措施。”省农技推广总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外,我省还针对今年小麦赤霉病、草地贪夜蛾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可能偏重发生的情况,加强了监测预警,做好关口前移。针对外地承包大户不能按期返回进行田管的问题,积极组织引导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统防统治。
10日,记者联系上溧阳市社渚镇种粮大户孙翔,他说他家今年除种了1000多亩麦子,还养了1100亩小龙虾,眼下麦田要上肥、小龙虾要投喂饲料了,可是因为疫情,两件事还没实施。“刚才,我接到电话,农资运输的车子可以上路了。”孙翔说,这下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化肥和农药价格都没什么变化,等天气好点,我得让往年雇请的农民动起来了,误了农时,会影响麦子产量的。”
在南京高淳,养殖户正抢抓当前最佳时期投放蟹苗。高淳蟹苗自给率不到50%,有一半需要从临近的安徽宣城、马鞍山地区购进,受疫情影响,各镇村均设置了卡口,跨省出行更是困难重重,蟹苗的采购、运输成了蟹农们最烦心的事。
农民的期望就是政府努力的方向。为解决这一紧迫难题,高淳区委区政府召集相关部门多次专题研究,区委书记吴勇强专程到各个螃蟹养殖大户塘口寻求解题之道。通过与邻省农业部门对接,双方达成一致,采用“点到点”的运输办法解决。蟹农通过微信、视频等方式验货、预约供货,线下到边界防控卡口尽量实现无接触式交货,货款线上结算或疫情结束后结算。
“目前全区蟹苗投放已超七成,剩余6万多亩将于近期投放结束。”高淳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赵启福说,后期还将专门研究出台保证农业生产资料供应、运输的政策措施,保护农业生产不受或少受疫情影响。
对连云港市连云区板桥街道张跳村的虾农们来说,这两天正是“打水”的日子。农历正月初一到初五、十五到十八,虾农们都要趁着大潮日,将海水打入自家池塘开始“养水”。“气温低,海水中的微生物繁殖慢,如果错过大潮耽误养水,6月份虾的产量会受到很大影响。”养殖户张玉军告诉记者。张跳村有基围虾养殖大户30余家,养殖面积近4000亩,年产量超15万斤。
防疫正关键,农时不可违。为做好两手保障,张跳村党支部牵头,与“打水”村民“约法三章”:出门戴口罩、进门先消毒;塘头不串门,碰面不闲谈;用人不进人,买卖线上成。在这样的约束下,虾塘边来往劳作的都是戴着口罩、保持距离的村民,虽少了以往的热闹,却依旧井然有序。缺生产物资的人家在党员志愿者的协助下网络下单,缺人手的人家请来本村因疫情滞留的壮劳力帮忙,碰到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党员冬训建立的技能交流群一站式线上解决。
“养水还是人员接触频次少的活,3月往后,养殖户会陆续开始大面积修整池塘,并进入育苗放苗的关键阶段。我们将根据疫情发展态势,针对性地安排参加农事的虾农吃住在地头,减少人员流动,通过隔离措施保障平稳度过疫期。”张跳村党支部书记杨韬说。
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我省将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提醒广大种植养殖户、农资生产企业员工在田头车间进行生产劳作时,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加强在田作物苗情分析,指导农民做好分类管理、高效施肥。强化农资农机准备和监管,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强化支农补贴政策落实,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农业生产企业加大金融支持,减免企业税收,提高企业恢复生产能力。(朱新法 吴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