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三农 > 正文

丰县凤城街道丁兰集居民张杰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六旬老人卖柳编年售500万元
  张杰在编织柳编制品。
  各式各样的柳编制品。
 

  ◎文/徐报融媒记者 于珑 通讯员 路硕 图/徐报融媒记者 周杰  

  丰县凤城街道丁兰集社区六旬老人张杰,在右眼失明的情况下,坚持编织柳条24年,把传统的柳编产品卖到海内外,年销售额近500万元,带动了家乡1600余人致富。

  编织柳条 一干就是24年

  24年前,为了生计,身残不失志的张杰来到山东临沂谋生。他看到当地人都在从事柳编工作,便萌生了在家利用柳条自主创业的念头。“老家沟渠旁、土路边长着很多茅草,如果都种上柳条不是能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吗?村里剩余劳动力也很多,可以节省很多资金。”想到这儿,张杰回家后立马就干。

  张杰通过朋友购买800斤优质柳条种苗运回家种植。种植柳条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编织花篮带来经济效益。但村民不理解:“那么好的土地竟种不值钱的柳条,谁愿意买?”虽没得到村民支持,但张杰并没有放弃创业念头。

  当年柳条大丰收,张杰除了把柳条作为原材料销售到山东外,还到厂里学习柳条编织技术。他编出来的花篮、菜筐等编织品非常实用,但苦于没有销路,只好独自跑到集市去卖。经过多年努力,张杰的付出终于有了收获,由于他编织的花篮精美环保,得到了本地鲜花店和众多外地客商的认可,村民也逐渐支持他的做法,开始跟着他种柳条、编柳条、卖柳条。

  成立合作社 带动一方乡亲致富

  经过十余年发展,张杰有了底气,2011年开始扩大生产规模,由传统手工作坊向柳编专业合作社转型,并将优质种条免费供应给村民种植。目前柳条种植面积已扩大到840多亩,他以每亩2000余元价格收购。许多村民增加了收益、尝到了甜头,纷纷加入种植队伍。

  现在张杰雇用当地百姓种植柳条、管理柳条、编织柳条,已解决1600余名剩余劳动力的生计问题。

  从家庭式作坊到专业合作社,24年来异常艰辛,但最大的收获是带领村民走上共同富裕路。张杰说,自己是农民,知道农民不易,就想带着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从实用到工艺 唤起乡土记忆

  现在的张杰已被当地村民尊称为“柳编张”,弯、挑、压、转、剪……光秃秃的柳条在他手中不停翻转,没多大工夫,一个精美的花篮就完成了。

  张杰告诉记者,现在已能做出1730个式样的柳编作品,只要能在电脑上做出合理的图纸,他就能编出来。

  张杰有十多个大大小小的柳编仓库,礼品篮、菜篮、网篮、花篮、斗等各式各样的柳编作品都可以找到。

  在仓库里,一个圆筒状的柳编作品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张杰笑着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其实这是最传统、最古老的斗,老百姓把斗放到堂屋里,寓意着户主‘日进斗金、财源滚滚’。”

  “东西再好,如果没有了文化韵味也就失去了内涵”。张杰的每一件柳编作品都蕴含着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

  在众多柳编作品中,最让他满意的是《葫芦》,获得了中国民族艺术品牌促进委员会颁发的2015年度中国民族艺术海选优秀作品奖。张杰每年都参加各种展销会推广自己的柳编作品。现在他做的柳编产品,除了本地还销往南京等地,最远出口到加拿大、日本等国家。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sannong/2020-07-29/445051.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