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三农 > 正文

铜山区『三乡工程』赋能乡村振兴

 用真金白银推动、典型示范带动、项目建设撬动——
 
 

 ◎通讯员 魏朝星 尚庆迎 徐报融媒记者 胡明慧

  中秋节前夕,走进地处茅村镇梅庄村的乔园葡萄园,只见一串串蒙着绿色盖头的葡萄挂满枝头,游客们慢慢把盖头扯下,果香四溢,沁人心脾。

  园主人是毕业于南林大的返乡硕士夫妻,丈夫叫杨建,妻子叫徐娇。他们一边指点着十几名工人装箱,一边向来访者介绍:“现在采摘的葡萄是园里当家品种——阳光玫瑰,不但易储存,不掉粒,晶莹剔透,果实饱满,香甜可口,而且还带有一股浓郁的玫瑰花香,号称葡萄中的当家花旦,甜度平均达到20度以上。”

  如今,在铜山,像杨建、徐娇这样放弃都市繁华、返回农村创业的青年人越来越多。他们带着技术、带着资金、带着对家乡的浓厚情怀,在熟悉的土地上逐梦前行,不仅自己致富了,还带动周围群众发家致富。

  真金白银推动

  “很多人走出山村,就不打算回来,你从大上海回来,就没打算离开。拄着拐杖,脚踏泥泞,俯首拓荒,洒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种子叫理想。在你的带动下,100多户庄稼人,种下了‘羊肚菌’,收获了‘小康甜’。野百合也有春天。一个励志的故事,已感染朗溪河两岸……”

  在第四届铜山模范颁奖典礼上,这段充满情感和诗意的颁奖词,说的是棠张镇返乡大学生刘欢欢。如今,在铜山“三乡工程”配套政策的激励下,像刘欢欢一样的返乡人才、返乡能人越来越多。

  实施“三乡工程”,是市委、市政府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铜山根据区情,制定出台《关于实施“三乡工程”的意见》,确立了两年内吸引10-20亿元工商资本投入农村、推动2000名人才下乡和能人返乡创业、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人数超过5000人、带动就业2万人以上、农业科技服务村级覆盖率达到100%的奋斗目标。

  针对“人才下乡、能人返乡、资本兴乡”的堵点,铜山出台15条支持措施,靶向施策,精准滴灌。区财政还设立3000万元“三乡工程”专项资金,用于创业激励、人才培训、项目补贴等方面。例如,对大学毕业生和高技能人才到农村创业就业,给予公租房、购房、生活、交通等专项补贴;对当年新获批的省级和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20万元、50万元奖补;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三星、四星、五星级的园区,分别一次性给予5万、20万、50万元奖补……

  对重大农业产业项目,铜山还建立了区领导包挂制度、“三乡工程”特派员一对一帮扶制度,及时帮助下乡人才和返乡能人解决行政审批、资金、土地、技术服务等方面的问题,确保扶上马,送一程。

  优惠的扶持政策,激发了人才回乡创业热情,去年以来吸引1200多名青年大学生、退役军人、手工艺人等返乡创业,带动1万多农村劳动力就业务工,全面激活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8月,铜山公开从退役军人、大学生、乡贤中招录近300名兴村特岗人员,已全部走向工作岗位。仅此一项,区财政每年需支出530万元。

  典型示范带动

  走进汉王镇的玉带水街,但见白墙灰瓦,古泉流韵,水车翻转,老树相拥,犹如一幅淡彩水墨画铺展开来。在这条全长420米的“三乡工程”创业街区,汇聚了南山书社、逸品斋、玉带隐居、万生园等多个优质项目,闲置的农房有了大用处,百姓的口袋也鼓起来。

  作为市、区“三乡工程”的示范镇,汉王镇通过发展模式创新、政策集成支持,促进城乡有效对接,使城乡要素资源产生“化学反应”,农业加快发展、农民加快增收、农村加快变样,为乡村振兴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三乡工程”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但也是一个新鲜事物。为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铜山优先选择湖边、路边、城边、景边等基础条件较好的汉王、柳泉、棠张、伊庄为试点镇先行一步,并坚持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居则居原则,“一村一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打造了紫山、倪园民俗村,峨山、北村民宿村,黄西、马集休闲村等30多个特色村、网红村。

  为营造“人才下乡”和“能人返乡”的浓厚氛围,铜山还开展了“十佳返乡创业能人”“十佳农业科技服务人才”和“十佳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三个“十佳”评选活动,涌现出了柳泉镇北村杨马洋、张集镇孟庄村张美侠、房村镇房村村张强等一批“人才下乡”和“能人返乡”典型。

  如今,汉王镇打造的融餐饮、民宿、书画、休闲、创业等为一体的“三乡工程”滨河经济带,棠张镇建设的以琅溪河景观轴和三棠线农文旅发展轴为轴线的“三乡工程”集聚区等探索,为全区面上推广提供了宝贵经验。在三个“十佳”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有田园情怀、有知识技能的人才下乡返乡当“农创客”,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生力军。

  项目建设撬动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支撑。

  在“三乡工程”建设中,铜山坚持把产业项目作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将招商引资作为实施“三乡工程”的“一号工程”,大幅提升产业项目在乡村振兴考核中的权重,推动形成农业产业招商引资热潮。

  为营造项目建设的优良环境,铜山在全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基础上,优化农村创业创新生态,构建吸引人才下乡、能人返乡的核心优势。通过认真梳理农村闲置资源和在外人才资源,在全市率先建立“铜山三乡工程网”和微信公众号,为人才下乡、资本兴乡精准匹配资源。目前,全区已建立“三乡工程”创业基地50多个,盘活闲置农房1800余套、闲置厂房5万余平方米。面对创业创新的技术需求,铜山依托区农业“双创中心”和中国人大、南京农大等高校,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休闲农业等10个“三乡工程”培训基地,积极开展各类农村土专家、农村经纪人、技术能人等培训,今年以来线上线下培训超过5000人次。

  发展特色产业是铜山做大农业产业的主攻方向。按照“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铜山以“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为突破口,因地制宜招引产业项目,探索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黄集镇黄西村采用村委会建设基础设施+招引N个返乡能人创业“1+N”模式,联合建设总投资8000万元的黄西休闲观光园,成功举办了首届国际灯光节,累计接待游客20万人次;柳泉镇北村村把公园种进村里、让乡愁寄在湖里,打造了休闲旅游度假区,300多户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实践证明,“三乡工程”培育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据铜山区农业局副局长赵自光介绍,目前,全区已有1200余名人才下乡和能人返乡创业,累计实施项目120项、完成投资30.12亿元,带动1万余名农民就业增收。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sannong/2020-10-10/446097.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