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筑牢民生底线,是保障长江“十年禁渔”取得实效的基础性工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这件大事,在不同场合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多开发就业渠道和公益性岗位,让渔民们稳得住、能致富。禁捕退捕以来,江苏坚持应保尽保、应转尽转、应帮尽帮,紧扣社会保障、转产就业、住房保障、兜底救助等关键环节,落实落细政策措施,切实保障退捕渔民权益。
宿迁市泗洪县临淮镇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做起了荷花、荷叶生意。
“养老”与“安居”兜底发力,解决退捕渔民“后顾之忧”
早在禁捕退捕工作开展之初,江苏省就专门出台了退捕渔民补偿安置指导意见,要求对符合参保条件的退捕渔民百分之百登记、百分之百缴费、百分之百落实待遇,做到应保尽保、应补尽补、不漏一人。目前,江苏各级财政共支出59.9亿元,用于直接补助渔民、住房和就业保障、养老保险保障等,全省符合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41230名建档立卡退捕渔民实现100%参保。
对于从“捕到老”到领“退休金”的转变,句容下蜀镇已经59岁的胡根堂坦言“想都不敢想”。他满心欢喜的说:“渔民原先哪敢想退休金的事,都是养儿防老,活到老、捕到老。明年退休后,我每个月可领到600多元退休金,是党的政策好,是退捕圆了我的梦!”
“感谢政府对我们的照顾,不用出去冒风险赚钱,可以在家安享晚年,这样的生活我很知足。”家住南通如皋市磨头镇72岁的张美珍,和她的老邻居们,都拿到了875元的“退休金”。目前,如皋市95名退捕渔民已全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除了社保,告别“水上漂”,让退捕渔民安心上岸有房住,也是全省各级政府关注的“头等大事”。早在2013年,江苏就实施了渔民上岸工程,对于自愿上岸的渔民进行货币补贴。在本次退捕工作中,江苏更是将退捕渔民上岸安居纳入农村危房改造工程。
在徐州市新沂市,沈加安去年一家结束了几代人在骆马湖漂泊的生活,住进崭新的三层小别墅。沈加安高兴的说:“买吃的用的都方便了,从前都要开机船得开半小时才能到岸边,现在骑车就能上街买菜买粮食。以前都是在街上租房子给小孩上学,还得有人带孩子,现在都住在自己家里,自己都能骑车去了。不用漂泊了,一家人在一起,过得非常安逸、非常舒服。” 去年开始,新沂市窑湾镇就着手建设渔民安置小区。今年年初,120套、每套面积在240平方米的安置房建成,并接通燃气管网,安装路灯、监控等配套设施,为渔民安心“洗脚上岸”吃下了定心丸。
宿迁市泗洪县针对退捕渔民中的无房户,制定政策性安置、购房补贴和兜底保障三大政策:一是利用现有安置小区、农房改善、经济适用房等政策性房源,进行相对集中安置;二是在该县购房给予3-4.5万元/户不等的补贴;三是对无力购房的,充分利用乡镇(街道)老村部、暖心房等进行集中安置,提供人均不超过25平方米、户均60平方米左右的共有产权房,确保特困群体住有所居。截至目前,271户退捕渔民无房户已经全部安置,让他们集体告别了“水上漂”。
泗洪县禁捕退捕工作专班负责人陈冲介绍,“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房子’有一种特殊情感,长期漂在水上的退捕渔民的这种情感尤为强烈。我们基层通过设身处地帮他们解决‘安居’问题,使他们都有一个好的归宿,自然地他们就更加拥护国家的禁捕退捕政策。”
南通渔娘旗袍秀。
“就业”与“创业”两翼齐飞,“共同富裕”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对于退捕渔民而言,上岸关键是要摆脱过去对捕鱼的生计依赖,实现转产有方向、生计有渠道、致富有门路。为此,江苏出台了岗位推介、引导就业、鼓励创业、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政策。
宿迁市宿城区退捕渔民进厂当工人。
“订餐式”培训,精准提升就业技能。江苏采取分类施策、精准对接的方式,组织退捕渔民参加特训。扬州市政府动员全社会参与退捕渔民技能培训工作。扬州搓背馆与扬州技师学院合作,开展“扬州传统搓背法”等非遗类传统服务业培训,因其无年龄性别限制、入行门槛低、起薪点高而受到渔民的广泛欢迎。“没事,到这来学徒,我们正缺女搓背师呢,学成了月薪保底6000块!”扬州搓背馆向56岁的邗江区退捕渔民吴正花伸出了橄榄枝。两个月后,心眼活、上手快的吴正花就拿到了6000多元月薪,开心地笑了。目前,全省累计有3718名长江退捕渔民参加培训。
常州渔民就业培训。
“多选题”配对,广泛挖掘就业岗位。退捕渔民特殊的生活习惯、单一的技能,使得他们一下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并不容易,为同一人定向开发多个岗位是常有之事。为此,全省各地多元挖掘普适岗位,积极开展“送岗位上门”暖心招聘。南京市江宁区对137名退捕渔民全部上门走访,摸清他们的技能水平、就业意愿、培训需求等情况,并从中兴通讯、LG等优质企业开发适合工作岗位1000多个,在实现“岗位等人”的同时,也为渔民多次就业提供了可能。
洪泽9月8日高良涧渔民就业招聘会。
“个性化”服务,全力扶持渔民创业。全省各地把扶持渔民创业作为推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出台了富民创业担保贷款贴息、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场地租金补贴等多项惠民政策。淮安市淮阴区政府得知刘延明退捕后想自主创业而苦于没有资金时,主动帮助他申请到10万元创业贷款。他和妻子创立了“淮阴区延明水产养殖经营部”,年净收入达10多万元。他感慨道:“我除了捕鱼没有别的技能,政府雪中送炭,解决了我创业的启动资金难题,我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
从“捕鱼”到“护鱼”,让退捕渔民收获稳稳的幸福
对年龄大、社会生存能力弱的退捕渔民而言,使用公益岗位托底安置,是保障生计的重要渠道。全省各地有针对性地筛选护渔员、河道保洁员、蓝藻打捞员等公益岗位,定向招聘符合条件的退捕渔民,确保他们不返贫。
在泰州,当地政府立足禁捕监管实际需要,面向退捕专业渔民定向招聘4支“护鱼员”队伍、共计50名,年收入不低于5万元。今年10月18日,由农业农村部长江办主办的首届“优秀长江协助巡护员”评选结果发布,泰州市护鱼队、靖江市护鱼队荣获“优秀长江协助巡护队”称号,护鱼员许犍、谢洪兵荣获“优秀协助巡护员”称号。获奖后,许犍很激动,“我从小跟着父亲从事捕鱼工作,一条小渔船、几张渔网,祖祖辈辈靠长江谋生计,我打了半辈子的鱼,下半辈子我要去护渔,为子孙护好我们的母亲河。”
泰州市“护鱼员”仇国祥、徐立新在长江岸线进行禁捕巡查。
江苏地处长江下游,拥有近1200公里长江干流岸线、6800平方公里的湖泊面积,退捕渔船总量多、涉及渔民多、退捕水域广,是禁捕退捕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目前,江苏在劳动年龄段内、有就业意愿的25848名退捕渔民实现100%安置就业,没有一人因‘退’致贫返贫,没有一个‘零就业’家庭。江苏省禁捕退捕工作专班负责人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让退捕渔民收获稳稳的幸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宿迁市泗洪县临淮镇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做起了荷花生意。
通讯员 陈林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丁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