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徐报融媒记者 甘晓妹 吴云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生态环境质量创新世纪最好水平,环境保护成为普遍自觉。徐州贡献的成绩单也很骄人:森林覆盖率达27.15%,连续十五年全省第一;PM2.5浓度首次降低至40μg/ m3以下,出现有监测数据以来的最低值;一城青山半城湖,勾勒出南秀北雄的模样……作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徐州正在持续深入推进“美丽徐州”建设,努力为这座城市的人们营造天蓝地净、水秀山清的生活图景,让美丽徐州拥有丰富的内涵和永续发展的基础。 深谋远虑——产业发展的“有所不为”与“有所为” 邳州高新区江苏新春兴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内,初冬的阳光下,成群的锦鲤在环厂河里欢快游动,目光所及尽是绿草如茵。 如果不听介绍,很难相信这是一家从事危险废物处理的企业。“仅邳州工厂,我们每年就要回收处置利用85万吨废铅蓄电池,年产再生铅55万吨。”相关负责人的话语中充满骄傲。 废铅蓄电池因含铅及酸液等物质,可能导致大气、水体、土壤严重污染,被国家列为危险废物。曾经的“春兴”,就是生产铅蓄电池的,如今,涅槃重生的“新春兴”,作为国内第一家再生铅公告企业,目前在国内外已具备年处理废铅蓄电池180万吨、年产再生铅120万吨的生产能力。 从生产危废到处理危废,“新春兴”的变化是一扇窗,照见了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徐州发生的巨大变化。这是一场发展观的重大变革,指引着我们坚定走上生态文明之路、建设美丽徐州的切实行动。 有所为才能有所不为,也可以说,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作为曾经的老工业基地,近年来,徐州的产业发展“成绩单”是很漂亮的,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高瞻远瞩的智慧,诠释了“不为”与“为”的深层逻辑。 一方面,徐州的一些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产业在快速地“缩水”:钢铁企业从18家重组为2家钢铁联合企业(3个生产点),焦化企业从11家整合为3家综合企业,水泥企业从62家压降至15家,燃煤电厂从24家减少到15家。整治“散乱污”企业14709家,关闭退出化工企业294家。在全省率先建成并运营77个“绿岛”项目,补齐中小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短板 。 另一方面,徐州的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0.6%,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2015年的近3倍,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8%,获批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国家产业转型示范区。 经济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徐州的新兴产业占比首次超过60%。站在这个转折点,徐州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夯实“美丽徐州”产业基础,努力让产业结构变“轻”、发展模式变“绿”、经济质量变“优”。 科技赋能——生态保护天蓝、水清、土净的徐州“奇迹” 11月25日,天气晴暖,一辆印有“中国环境监测”的白色车辆缓缓行驶在中山北路—九里山路—襄王路,车内的数据不停地跳动,17摄氏度、浮尘,这就是代表高科技的走航监测车。通过颗粒物监测,发现李沃地铁站附近道路积尘明显、九里第一小学施工时降尘不到位。走航车监控VOCs或大气颗粒物、遥感监测机柴油车、无人机助力现场执法……越来越多的炫酷“黑科技”,正加入到生态环境保护的力量中来。 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副处长王吉峰表示,为系统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今年以来先后推进了7项重点工作,如实行“点位长”负责制、加密布设微型空气站等,在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双百日”攻坚行动中,适时启动臭氧污染预警,对重点排放源实行错峰作业。 水和空气一样,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水环境综合治理关系到城市发展的大局。 加强水环境治理,政策先行,我市先后制定《徐州市2021年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十四五”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整治提升“一断面一策”实施意见》,实施《徐州市汛期防范水质下降应对预案》,出台《徐州市河湖管理条例》,推进“河(湖)长制”“断面长制”,大力推进“碧水清源”专项整治行动。 得益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控工作和务实举措,我市的“气”质与水质都得到了有效提升。 根据国家平台发布实况数据统计,今年1月1日—11月25日,徐州市区优良天数265天,同比升高18天;优良率80.5%,同比升高5.7%;PM2.5浓度39.4μg/m3,同比降低14.0%。两项指标改善幅度分别排名全省第二位、第三位。其中PM2.5浓度首次降低至40μg/m3以下,这是有监测数据以来的最低值;2021年上半年全市44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为88.6%,超过省考目标2.2个百分点。 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相比,土壤污染治理更是难题中的难题,被称作“看不见的污染”。今年2月,我市政府投资的首批土壤污染治理项目顺利完工,10月底前,又完成144家企业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引领,以源头治理为抓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更加突出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蓝天白云成为徐州“常客”。 生态修复——多元化发展的徐州“标准” 初冬季节,美丽的拖龙山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健身。这片曾经岩石裸露的采石场遗址变成了彩色的生态绿地,一个鸟语花香的生态公园展现在徐州市民面前。 拖龙山山体生态修复工程占地面积约21.4万平方米,是我市宕口修复面积体量最大的土方回填覆绿工程。工程共投资7000多万元,形成了四季有绿、有花的景观效果。 43岁的翟东风原来住在拖龙山脚下的王庄,在他的记忆中,从他四五岁的时候起周围村民就到拖龙山上采石,宕口面积一度达到几千顷,村里经常灰尘弥漫。采石场关停后,村民搞起了养殖和种植,后来又搬进了拖龙山小区,从农民变成了市民。这两年拖龙山宕口开始修复,山上种满了花草树木,村民明显感觉到空气变得清新了很多,山上的景观也越来越美了。 “拖龙山山体生态修复项目以‘见山不见全山’为景观修复目标,总体上进行封山育林,恢复生态,丰富生境。”项目负责人王荣说,今后还将根据城市发展情况和周边居民的需求,增加上山步道等功能性配套设施,最终发展成山体公园。 采煤沉陷区上建起工业园区,连片积水采煤沉陷区蝶变园林景观,压煤村庄搬入现代化集中居住区……徐州工矿废弃地的生态修复经过多年探索,已经形成了“生态修复+”的多元化发展模式。2019年,《徐州市生态修复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9-2021年)》出炉,共安排生态修复重点项目6大类、119项,总投资131亿元。“十三五”期间,全市共治理采煤塌陷地66.73万亩、修复采石宕口40个,向全球发布了生态修复技术“徐州标准”。今年又安排生态修复项目86个,计划投资72.5亿元。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承载容量有限的问题变得愈加突出。2020年,我市开始将包括银山在内的30个废弃矿山推向市场,政策激励、各方投入、市场运作、科学治理,走出了一条市场化方式修复矿山的徐州之路。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加大生态修复治理,制定实施生态修复2022-2025年行动计划,因地制宜推进山体、水体、林地、农田、采煤塌陷地五大类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并通过政府引导、项目支持、综合整治、收益共享的方式,持续推进市场化、多元化修复机制的探索和实践。 久久为功——铁腕制度、高压态势 近日,徐州市生态环境局通报一批生态损害赔偿典型案例。其中苏州其安工艺品有限公司在未经审批的情况下,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约117吨硫酸废液交由无资质的第三方处理,经鉴定,确认赔偿金额4835267元。 为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市生态环境局今年相继组织开展一系列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废水偷排直排环境、危险废物非法处置、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施工工地夜间噪声等违法行为。 环境执法监督一直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如何让执法更规范?全程监管、精准问责的徐州市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成了在全省推广的“徐州样板”,它打通了各个环节数据壁垒,将执法治污行为全流程线上再造,建起了信息主导、体系支撑的污染防治“智慧监管”新模式。去年3月9日,该平台入选江苏省“2019年度十佳生态环境保护改革创新案例”,且排名第一。借助这一平台,曾经的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城市走出一条科技治污、精准治污的新路。 领导干部离任,也要算一算绿色“生态账”。今年5月,徐州市出台《关于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的实施意见》,逐步完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符合徐州实际的审计规范,用绿色“指挥棒”引领绿色发展。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副教授李多松认为,这有助于推动领导干部政绩观的改变,有效避免一些领导干部在任期内为了突出政绩,重经济发展而轻生态建设,只追求短期效应。可以提醒和约束在任领导干部,把生态文明理念贯彻于整个发展过程中。 在全省率先建成危废智慧监管平台,实现危废全生命周期监控;成立市级环保集团,增强技术支撑能力;执法记录仪实现全覆盖、全联网、全使用,执法能力大幅提升……铁腕治污,“利剑”高悬,“高压”常态化,我市环保执法越来越高效、规范。 一城青山半城湖,已然成为徐州最显著的标志,也是决策者眼中最重要的担当。站在新的起点上,这座城市再次迈出了新的步伐:一座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美丽徐州”,渐行渐近,美丽中国的“徐州样板”呼之欲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