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合肥6月12日电(汪瑞华)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消息,目前,全省夏收工作基本结束,4280万亩小麦预计产量350亿斤,较上年增加约10亿斤,单产、总产有望创历史新高,实现小麦生产“十九连丰”。
今年以来,安徽以“两强一增”行动为引领,推进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主攻亩均产出率、劳动生产率,有力提升了粮食生产的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其中,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10603名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推广粮食生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
同时,全面落实“一喷三防”,延长灌浆期,提高千粒重。推广“单种、单收、单储和专用”的产销加一体化模式,实现“按图索麦”,落实优质专用小麦3178.67万亩、占播种面积的74.3%,较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有望带动农民增收超30亿元。
为提高小麦产量,确保颗粒归仓,安全入库。安徽省加强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复式高性能智能化大型农机作用。重点关注耕种管收烘环节作业质量。
统计显示,今年麦收先后投入20余万台大中型拖拉机开展深松深翻整地,30多万台复式精量播种开展机播,投入3万余台无人飞机和高性能植保机开展统防统治,组织近20万台大型高性能联合收割机有序抢收,机收率稳定在99%左右。并准备1.6万台烘干机,根据需要随时开展烘干作业。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举办的50多场机收减损系列活动,全省机收损失率在2%以下,较往年下降1个百分点,挽回小麦收获损失超3亿斤。
另外,在麦收期间安徽省还充分发挥5804个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585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中心、132个应急抢收作业服务队作用,确保极端天气或突发情况下有机可用、应收尽收,今年4280万亩小麦较正常年份提前2天抢收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