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三农 > 正文

将大运河徐州段打造成重要文化地标

《大运河徐州段核心监控区国土空间管控细则(试行)》出台

徐州日报讯(记者 吴云)3月9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徐州报业传媒大厦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刚刚出台的《大运河徐州段核心监控区国土空间管控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这是我市第一部关于大运河核心监控区国土空间管控的规范性文件。按照《细则》提出的目标,至2025年,大运河徐州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格局将全面形成,大运河徐州段将成为中国大运河重要文化地标。

《细则》包括总则、强化规划引领、严格空间准入、严格用途管制、推进整治修复、加强风貌管控、实施保障和附则,共8章41条。根据国土空间规划的用途,核心监控区细分为文化遗产保护区、生态保护与控制区、农业用途区、村镇建设区和城镇发展区5个用途分区,实施差异化管理。文化遗产保护区内将对运河水工遗存、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建筑等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全面保护。

在建设项目准入方面,《细则》规定大运河实行国土空间准入正、负面清单管理。滨河生态空间内实行最严格的正面清单准入管理,严控新增非公益性建设用地,原则上不在现有农村居民点外新增集中居民点。核心监控区其他区域内实行负面清单准入管理,严禁高风险、高污染、高耗水等6类建设项目准入。

“不但要对生态环境污染说‘不’,还要运用‘天际线’‘山际线’,带来视觉上的美学享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遵循滨水梯度原则,《细则》对空间形态、风貌管控、建筑高度和密度提出具体要求,同时规范大运河沿线景观视廊和重要景观界面控制,不得新建或扩建高度、体量、色彩、建筑风格等与历史文化遗产不协调的建(构)筑物,有机融合并彰显徐州“楚汉文化”和“运河文化”。

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细则》提出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加强大运河沿线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不断优化滨河生态空间,引领沿线产业绿色发展,构建资源节约、环境优美的人河和谐共生新格局。

“《细则》的发布,为统筹推进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为高质量推动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sannong/2023-03-16/456963.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